网学网为需要管理学论文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先民对五味的理性思辨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李说可取,“益”当为“溢”之本字,本义即水漫出器皿。清人王筠提出:“益之水在皿上,则增益之意,即兼有氾溢之意。溢似后来分别文。”[5]许慎以“益”释“滋”,实从两字间的内在联系着眼。滋者,兹声。兹,当为“滋”之本字,《说文•艸部》:“兹,艸木多益。从艸,兹省声。”段玉裁注:“戴先生《毛郑诗考正》曰:兹,今通用滋。”[3]39徐锴释“兹”曰:“此草木之兹盛也。”[6]《素问•五藏生成论》:“五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王冰注:“兹,滋也。言如草初生之青色也。”[1]888根据以上训释可知,滋,本义为草木茂盛丰益,本字应为“兹”。“兹”、“益”二字义通,皆为茂盛丰益之意。许慎释“滋”为“益”,而“兹”为“滋”之本字。何以引申为滋味呢?这当是汉字顺义衍意规律的结果。草木茂盛,滋长于野,故“滋”有蔓延生长的引申义,《玉篇•水部》:“滋,长也。”[7]121《吕氏春秋•明理》:“草木庳小不滋,五谷萎败不成。”高诱注:“滋亦长。”[1]647器皿盛水外溢之状(益),草木滋长于野之势(兹),皆似口中滋味飘溢而出,味道绵长,可至幽远。正因如此,“滋”引申为滋味。又,“滋”亦有美味之义。《广韵•之韵》:“滋,旨也。”[8]旨,甲骨文作,上为匕,下为口,似匕(羹匙)盛美味入口之象;金文作,上为匕,下为甘(美味),似匕盛美味之象。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旨从口从匕,所谓尝其旨否矣。”[9]《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3]202《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2]1521由是可知,“旨”之本义与“滋”通,皆作美味,无怪乎品嘗(尝)之“嘗”从旨,只有品尝,方知滋味。先民造字,为表示滋味这一抽象概念,抓住滋味的动态特征,以器皿之盛水盈溢、原野之草木茂蔓诸事作类比,进而引申出口中溢出的“滋味”,并衍生出“旨”、“嘗”诸字,趣意生动,可谓用心良苦。
“味”考
烹调要义,一是烹熟,二是调味。滋味的好坏,决定了美食烹制的成败,这一点,先民不仅有着充分的认知与丰富的经验,而且亦将这种认知与经验融入汉字中,细加考释,耐人寻味。“味”字从“未”。未,甲骨文作,金文作,皆似草木茂盛之态。《说文•未部》:“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像木重枝叶也。凡未之属皆从未。”段注:“口部曰:味者,滋味也。……《史记•律书》曰: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许说与《史记》同。”[3]746按许说及段注可知,“未”不仅是“味”之本字,且与“滋”一样,与草木关系密切。许慎所言“六月”者,即《礼记•月令》所言“季夏”之时,“是月也,树木方盛”[2]1371,正是这样的盛夏,草木枝叶浓密,重重覆盖,木色渐老,果实渐熟,滋味渐成。“未”之甲骨文、金文皆在“木”字上加横,像枝叶茂盛、硕果累累之形,表示味之本义。后世对许说多有歧义。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认为:“未”即“穗”之初字,“釐”字从“未”,形可作,即“穗”之古字;“未”即“(穗)字”。[10]郭说似更贴近味之本质。先民以“禾”为“和”,这与以“未”为“味”同理。禾者,《说文》:“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3]320在先民眼里,禾是人类与大自然诸因素相谐的产物,它又反过来调和人的生命。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是立国之本,农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天”,在农耕条件和方式都相当落后情况下,“天”对农业的丰歉甚至起了决定作用。所以,如何窥测天意、把握天道、恪守天时,以求达到人与“天”(即自然)之间的和谐,这已成为精耕农业时代先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和”的构字就是以先民对农业生产之科学认识为依据的。穗者,先民之禾,天赐之惠,故“穗”之构字如此。先民一年耕作,其前提条件就是要顺应自然,与天地相和谐,这样才会得到大自然的赐惠。可见,“和”在耕作中起决定性作用,天时(时令节气)、地利(土壤肥力)都是先民顺应的对象,求和的前提。经过人为调理而得之于“天”的禾穗,就是“和”的结果和象征。孟秋,嘉禾成熟之际,先民需至田间掐穗取谷,亲尝谷粒是否已熟,以证稼穑是否已成,谓之“尝新”。《礼记•月令》载:“孟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2]1373这也就是“和”从禾从口、禾亦表声的道理。而先民烹调活动中对“味”的理解和认识也正是以“和”为起点的。在尝新过程中,先民体会的不仅仅是谷粒的成熟,他们对谷穗的香味更有感受,谷熟之“味”正是先民顺应天地自然的结果。五味调和百味香,此语虽俗,却有大义。“香”本始于先民对农耕生产的认识,《说文•米部》:“香,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3]330从其本义看,“香”与庄稼秋熟后散出的芬芳气味有关,后引申为人们调和出的美味。《诗•大雅•生民》:“其香始升,上帝居歆。”陈奂《诗毛氏传疏》:“歆,饷也,居,语词。上帝居歆,言上帝其饷也。”[11]从《诗》及其陈疏中可知,香就是一种经人们调和而出的美味,香气升腾,使天帝有所享(饷)受。又,《吕氏春秋•审时》:“搏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不啖而香。”高诱注:“香,美也。”[1]726《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水泉而香。”孔颖达疏:“水泉必香,谓所用水泉,必然香美。”[2]1383可见,“和”与“香”通。“和”的实质就是美味,就是先民从饮食对象中回味出来的美好感受。综而言之,未(味)、穗、禾(和)、香,四字皆言稼穑秋熟发出的香味,可谓同源。郭沫若先生深悟其道,并以此为基础,以“未”(味)训“穗”,将“味”之本质一语道破。
“五味”考
酸、苦、辛、咸、甘“五味”,此五字沉淀着久远的文化信息,蕴藏着先民对五味的深厚而丰富的理性思考。
1酸
酸,《说文•酉部》:“酢也。从酉,夋声。关东谓酢曰酸。”段注:“酢本酨浆之名,引申之,凡味酸者皆谓之酢。”[3]751显然,“酸”本义为“酢”酢即“醋”之本字。醋实为古人酿酒致败的结果,然对后世烹饪及饮食保健起到重要作用。训诂学家杨树达先生在总结古汉字中形声字研究规律时指出:“一曰形声字中声旁往往有义;二曰文字构造之初已有彼此相通借的现象;三曰意义相同的字,它的构造往往相同或相类。”[12]从五方、五行而论,酸、春皆属五行之木,春、酸有内在联系,二字古音同。许慎读“酸”音为“夋”声,《说文•夂部》:“夋,行夋夋也。一曰,倨也。从夂,允声。”[3]232允,古音同“春”。董莲池注音“夋”为cǖn[13],即读若“春”。可见,“酸”、“春”古读音同,这不仅合乎古音韵理论,而且以“酉”、“夋”构成“酸”字,正体现了先人造字时对酸、春内在关系的理性思考。
2苦
苦,《说文•艸部》:“大苦,苓也。”何谓“苓”?《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苦,苦菜也。”孔颖达疏:“苦菜生山田及泽中,得霜甜脆而美。”[2]367按此说法,苓即苦菜,其味并非大苦。段玉裁觉许慎释“苦”为“苓”之说非是,并认为许慎释“苦”所言之“苓”当为“蘦”之误写。《说文•艸部》:“苓,苓耳,卷耳艸,从艸,令声。”[3]29何谓卷耳?《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其筐。”《毛传》:“卷耳,苓耳也。”[2]277陆机曰:“卷耳,一名枲耳,一名胡枲,一名苓耳。”[14]朱熹注:“卷耳,枲耳。叶如鼠耳,丛生如盘。”[15]明人李时珍所释甚明:“枲耳,其叶形如枲麻,又如茄,故有‘枲耳’及‘野茄’诸名;其味滑如葵,故名‘地葵’,与地肤同名。诗人思夫赋《卷耳》之章,故名‘常思菜’。张揖《广雅》作‘常枲’,亦通。……气味甘,温,有小毒。”[16]796由是可知,“苦”并非“苓”,许慎释“苦”为“苓”失当。段玉裁在考证“苓”、“蘦”二字后指出:“然则大苦何物?曰,沈括《笔谈》云:《尔雅》:‘苓,大苦’注云:蔓延生,叶似荷青,茎赤。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3]27段玉裁所引沈括之语,出自《梦溪笔谈•药议》,沈括最后还强调了一句:“非甘草也。”[17]清人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曰:“苓当为蘦,本书:蘦,大苦也。《释草》同。馥案:即黄药也。”[18]段、桂之说可取。《说文•艸部》:“蘦,大苦也。”段注:“此与前‘大苦,苓也’相乖剌。”[3]36显然,段玉裁不认为“蘦”、“苓”同物。“黄药”又称“黄药子”、“黄药根”,亦名“大苦”,其块茎呈球形,其味甚苦。先民作“苦”字,当始于此。
3辛
古代辛辣调料很多,有花椒、姜、食茱萸、胡椒、辣椒等。其中,胡椒原产于印度,梵名“昧履支”,唐代传入中原,唐人吃肉用以调味;辣椒原产于南美洲之秘鲁,在墨西哥被培育成栽培种,明代传入中国。在它们传入中国以前,花椒、姜和食茱萸为古代民间三大辛辣调料。王念孙疏证:“《御览》引《风土记》云‘三香,椒、欓、姜也。’”[19]在三香中,花椒为首,李时珍曰:“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今处处可种,最易蕃衍。”[16]1428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商代,先民已用花椒调味[20]。食茱萸,李时珍曰:“此即欓子也。蜀人呼为艾子,楚人呼为辣子。因其辣,蜇口惨腹,使人有杀毅党然之状,……味形似茱萸,唯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16]1441姜,在古文献中出现最多,《论语•乡党》:“不撤姜食,不多食。”[2]2495孔子认为:姜食固然好,不可撤,但亦不可多食,这也说明古代先民在饮食活动中用姜调味较为频繁。辛,《玉篇•辛部》:“辣也。”[7]132《篇海类编•干支类•辛部》:“辣,辛味也。”[21]此皆后人诂训。“辛”之初义并非“辣味”,先民以辛喻辣,经历了一个思辨过程。《说文•辛部》:“辛,秋时万物成而孰,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辛承庚,象人股。”[3]741以“辛”象征秋季,这是中国远古先民“五行”思想发展的产物。辛辣之味在“五行”中归属“金”。段玉裁注“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曰:“谓成熟之味也,故以为艰辛字。辛痛泣出,罪人之象。”所谓“金刚”,在商周时代指的是铜与锡。《尚书•洪范》:“金曰从革,……从革作辛。”[2]188“革”就是变化,就是新生,经过奴隶们(段注所谓的“罪人”)的开采、冶炼和加工,铜矿和锡矿被制成各种青铜器,如具施刑用的刀具之类。辛,甲骨文作,金文作,形似刀具,高亨曰:“辛与产古为一字,古代一种刑具,剑之类也。”[22]这就是郑玄释“辛”为“新”之意;辛(新)是冶金的结果,有冶炼加工成新品之义,冶金过程很辛苦,烟火弥漫,淬火之气蒸人鼻目,令人有辛辣之感,这就是许慎所谓的“金刚味辛,辛痛即泣出”之道理所在。作为五味之一的“辣”,给人类的感觉也有热感和痛感,所以,人们将辛辣味与“辛”所引申出的辛痛之义联系在一起,以“辛”喻辣。由是可知,“辛”的文化内涵是由“五行”说中之“金”派生而来;先民识“辛”,当始于冶金过程中的淬火之气。
4咸
先民造“咸”字之据,非始于盐。咸,甲骨文作,金文作,从字形由一把利斧和一颗人头组成,本义为大斧杀砍人头。《尚书•君奭》:“咸刘厥敌,靡使有余。”[2]224“咸”即杀绝之义。砍杀必有血溅,人血,闻之腥,尝之咸,故“咸”字亦有咸淡之咸的意思。正因如此,许多以“咸”为声部的字皆有“咸味”之义。以堿、碱、減、喊、感、鍼、葴诸字而论,“堿”,即盐碱土;“碱”(“礆”之俗字),石碱;“減”,加水于苦涩液中,使味减淡;“喊”,高声呼叫,易引发喉咙干燥腥咸;“感”,从咸从心,有酸楚的感受和体会;“鍼”,古代针灸器具,可使人感觉咸涩;“葴”,俗称酸浆草,其味咸涩。可见这些字皆与“咸味”有关。“鹹”,从鹵,咸声。鹵,金文作,像盐池之形,里面的四点像盐粒。《说文•鹵部》:“西方鹹地也。从西省,象盐形。……凡鹵之属皆从鹵。”[3]586鹹即盐鹵之味。“咸”之本义始于砍头,因血味咸,而有咸味之义;而“鹹”字的出现乃是造盐的结果,与上述堿、碱、減、喊、感、鍼、葴诸字一样,应为“咸”的衍生字。从文字学的角度看,“鹹”与“鹽”(盐)、“盬”、“苦”间的关系甚密。《周礼》、《史记》等文献皆释“盬”通“苦”。如《周礼•鹽人》:“祭祀共其苦鹽。”贾公彦疏:“苦当为盬。盬谓出于盐池,今之颗盐是也。”[2]675《史记•货殖列传》:“猗顿用盬鹽起。”司马贞索隐:“盬音古,案:《周礼•鹽人》云‘共苦鹽’,杜子春以为苦读如盬,盬谓出鹽直不用炼也。”[23]由是可知,盬乃盐之一种,是未经熬制的盐,结晶粒较大。“盐”是“鹽”的简体,从鹵,“鹹”当为“鹵”的孳乳字。
5甘
甘,甲骨文作。甘对人类审美意识之觉醒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迪意义。《说文•甘部》:“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段玉裁注:“五味之可口皆曰甘。食物不一,而道则一,所谓味道之腴也。”[3]202这里提到的“一,道也”值得回味。结合段注,笔者认为,这个“道”当是一种无法言状、比较模糊的美味。先民识美,以甜味为始,故先民心中的美就是甜(甘),《说文•羊部》:“美,甘也。”段玉裁注:“五味之美皆曰甘,引申之凡好皆谓之美。”[3]146当先民对“甘”的初步认识从较为模糊、尚未明确的阶段提高到具有一定概括性和明确性的阶段时,“甘”的本义也就引申为今人所谓的“甜”义了。《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2]304此“甘”即“甜”义。由“甘”引申到“甜”的过程,正是先民对世界之审美认识在饮食活动中的一个投影。许慎释“甘”为“美”、又释“美”为“甘”,虽属汉说,却遗留了远古社会以甜为美的饮食观,也反映出味觉中的“甜”对人类美感之产生所起到的积极影响。正因如此,先民心目中的“甘”在五味中地位甚高,《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2]188周太史史伯对郑桓公曾言:“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24]结合上述两段引文可知,在“五行”与“五方”的配置中,土(甘)居中央,这是先民以农为本的意识在哲学体系中的体现,这也成为后世厨师重视甘味的源头。因为如此,先民以甘(土)为四季调味之本,这与《周礼》所谓“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一语互成验证。
先民对五味的理性思辨
1先民眼里的五味关系
如果从五味各自的自然属性而论,甘味与酸、苦、辛、咸诸味的关系分别形成了相对性。甘、酸相依,从五行说的角度看,甘属土,酸属木,两者为相生关系。如自然生态,木可固土,所以才有植树造林以防水土流失的实践;如水果,生则酸,熟则甘。甘、苦相对,古有“苦尽甘来”之语,中医有苦则凉、甘则热之说。而甘与辛、甘与咸则在烹调实践中又形成了调味中的相承关系,将甘加入辛或咸中,不仅可减弱辛辣之烈、浓咸之苦,而且可使风味更为鲜香醇厚。酸、辛同源于“鬯吏”。“鬯吏”者,《说文•鬯部》段注:“谓酒气酷烈。”[3]218换言之,先民从酒的辛酸酷烈联想到五味中的辛和酸,而醋乃酿酒致败而生,辛乃酒之本味,所以,酸味、辛味与“鬯吏”有同源关系。咸、苦同源于“盬”。清人沈自南曰:“盬,鹽池也。于盬造鹽,故曰鹽盬。盬,音古。予观《采薇》注‘王事靡盬’,盬,不坚固也。颉羽注‘盬不攻緻。’《周礼》‘鹽人共其苦鹽。’杜子春读‘苦’为‘盬’,谓出鹽直用不炼治。”[25]《说文•鹵部》:“鹽,鹵也。天生曰鹵,人生曰鹽。”[3]586所谓“天生”,天然也,当指未经人工熬制;所谓“人生”,人造也,当指已经人工熬制。未经熬制的盐,咸极而苦感甚重。《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夫鹽之味鹹者,其气令器津泄。”李冰注:“鹹谓鹽之味苦侵淫而润物者也。”[1]905《尔雅•释言》:“鹹,苦也。”郭璞注:“苦即大鹹。”邢昺疏:“鹹味极必苦,故以鹹为苦也。”[2]2581古人识咸,初得之于杀砍,后得之于盬盐,而盬盐极咸,易生苦感,故“盬”字从“鹽”省形,读若古,与“苦”义通。由是可知,咸味、苦味与“盬”有同源关系。
2先民调味之道
所谓调和之道,亦即五味和谐相处、共呈美味的规律。《左传•昭公二十年》载述春秋时齐相晏子与齐侯就君臣之事、治国之理展开的讨论,晏婴提出了“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2]2093的理论。“齐”是什么?从调味实践的角度看,“齐”不仅仅是创造佳味、以求菜品给人以味觉享受的技术手段,而且也是人们评价美味的首要科学依据。《吕氏春秋•本味》:“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1]670由是可知,五味调和的审美标准就是“中和”。中者,不偏不倚,寻求五味间的谐调与适中;和者,是在五味的复杂关系中求取调味的最佳效应,而不是单调的千品一味。因此,“和”是美味的最高表现,是古代庖厨和中馈们追求的最美的艺术境界。从烹饪的角度看,咸有突显之效。《白虎通•五行》:“五味得鹽乃坚也。”[26]古人认为,许多味道,如果加盐,可使其味更突出。在今天的烹饪实践中,如甜食中放些盐,就可使甜味坚而不散。但在五味调和中,“甘”的地位很特殊,这应与先民以土为本的意识有关。先民在长期的烹饪活动中对“甘”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视“甘”为本味、原味,入口有舒适感;与之相比,酸、苦、辛、咸都不能算原味,因为这些味入口皆有刺激感,较原味而论,当属别味。正因如此,《周礼•食医》有言:“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2]667可见,“滑甘”二字大有文章。古人重养老,而养老菜品(如周八珍)的口感必有滑润之美,味感必有甘香之美。可见,“甘”在烹调中不必像酸、苦、辛、咸那样有很强的季节性,而应四季皆用之。实践表明,甘有提鲜增香的作用,这一点古代厨师已有深刻认识。古无味精、鸡精之类的调味品,厨师调味,一年四季最常用者为甜味品。唐代以前,先民以野蜜等调味,唐代以后,制糖技术由天竺传入大唐中土,蔗糖便成了厨师四季常用的调料。而《内则》提到的“枣栗饴蜜以甘之”一语则是秦汉以前先民四季调味的直观反映。
3五味养生之道
先民在饮食实践中提出的食物原料性味的概念,对五味有着一定深度的认识与理解。在古人看来,食物的性味就是食物的性质。中医常以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来阐释食物的性质。四气者,指食物的寒热温凉;五味者,指药物或食物所具有的酸、苦、辛、咸、甘五种不同的滋味。先民发现了食物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对应关系(中医谓之“归经”),归纳和总结出五味对五脏的养生规律。从饮食养生的角度看,不同的季节对五味有不同的侧重,《周礼•食医》:“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2]667不同的滋味对人体五脏又有着不同的作用,《内经•宣明五气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1]903“五行”概念出现较晚,至少不会出现于甲骨文问世以前,但它是先民“五方”意识发展的结果,是先民对自然环境长期理性探索与哲学思考并形成积累的结果。早在创造文字过程中,这种漫长的探索与思考既已有之,虽然不似后世“五行”说那么明确清晰,但对日渐成形的汉字体系有所渗透。从古文字学与中医学的角度梳理这个问题,更可直观先民对五味的理性认识。
作为“味”之本字,“未”含有中医理论因素。从“五行”、“五方”而论,未属十二地支之一,于方位中属西南,于五行中属土,于时季中属长夏,于后天卦中属坤,于五脏中属脾。从中医理论而论,味觉是由脾掌管。《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脾味者仓厚之官,五味出焉。”[1]885《黄帝内经•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1]1011由是可知,脾开窍于口,脾气健旺,则口能辨味,食欲强盛。“味”以“未”为声部,不仅昭示着味与脾、口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味(五谷)成熟于长夏、长夏成味的自然规律。五味养生,先民感悟深于今。《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王冰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湊肝,焦气湊心,香气湊脾,腥气湊肺,腐气湊肾也。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也。清阳化气而上为天,浊阴成味而下为地,故天食人以气,地食人以味。此即天地之运,阳阴之化,而人形之所以成也。”[1]887在古人看来,从自然界之一切物象到人体内部,都存在着一种相应相生的内在联系,在中医养生理论中,五味与人之五脏都有对应关系,五味入口,各有所归。《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软)。”[1]903食物不同的滋味即有不同的作用,中医理论多有阐述,养生实践与科研成果多有验证,不再赘述。(本文作者:马健鹰 单位: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先民对五味的理性思辨责任编辑: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