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走廊里展示着同学们的作品,在外行人眼里,这是一些看不太懂的线与面的奇妙组合;系主任严扬的办公室内,学生用三片不锈钢制成的圆柱体烟灰缸摆在桌上,造型简单却十分耐看;桌旁的几把转椅造型也很独特。 对严扬的访谈便从这几把椅子说起。“造型虽然不错,但是不好用也不结实。”严扬指了指那几把转椅,“不能把造型设计仅仅看成将产品做得漂亮,造型设计是要使产品更漂亮更具吸引力,但汽车设计师不是雕塑家,他们不仅要使产品更漂亮更具吸引力,还要使产品的功能更加合理、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严扬认为,汽车设计师设计的产品要在造型与功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如果一款车的设计十分漂亮却忽视了实用性或安全型,那就是在错误地“诱惑”消费者。 严扬在与该系交通工具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交流时,反复提醒同学们每一个作品背后要有“故事”,“故事”的内容包括这辆车是为谁设计的,车辆的使用者用车时的场景等等,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避免掉进过分地重视汽车造型而忽视了汽车的实际功能的“坑洞”里。 汽车设计人才的成长需要整个汽车工业体系的配合 “以前我国培养汽车设计师的教育模式是以车身工程为主,车身造型为辅,专业设置属于工科,而在国外,汽车设计师基本都是搞造型的出身,专业设置属艺术类。国内以前这种教育模式与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相适应的,而且也是与当时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如果当时培养以车身造型为主的设计师,那么他们走出校门后很可能难有用武之地。”据介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开始“试水”汽车造型设计方面的课程也是1996年以后的事情了。严扬指出,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消费市场越来越成熟,个人买车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中国培养以造型为主的汽车设计师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已经有一些我们认为不错的企业开始给设计师提供良好的成长与发挥的环境了,但一个好的设计人才的成长还需要整个汽车工业体系的配合。” 技术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 严扬认为,造型作为汽车产品的一种竞争力,其作用正在不断提升,在国外,一些汽车产品的设计对市场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技术对市场的影响力,国内也出现了这种趋势。 他解释道:“任何一个产品进入市场时都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很多现代产品的产生正是基于技术创新,但是技术对市场的推动是跳跃式的——技术发展到一个十分成熟的阶段后,就会遇到一个平台,期间产品的技术不会有重大进步,也不会对产品的市场进步产生重大的推进,当产品技术得到重大突破,摆脱平台期后技术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又会增强,但这一技术会逐渐成熟,走向下一个平台期。从机械技术的角度来看,汽车技术遇到的平台期已经很长了,说得极端一些,20世纪前半叶,汽车机械技术方面的大致格局已经形成,虽然之后汽车技术又遇到了很多很有意义的改进,但是对汽车的基本功用、结构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当技术遇到这种平台期时,产品在市场上的进步需要设计来弥补、来推动。汽车造型在产品间技术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体现个性,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国内汽车企业模仿借鉴要避免“硬碰硬” 在与笔者聊到某款因外型设计而引起广泛争议的车型时,严扬认为,我国一些汽车的设计可能会有模仿的因素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抄袭,某些汽车工业强国在发展初期也是经历了模仿的阶段。关键是我们的企业在模仿、借鉴的过程中要学会与国外的企业“共生”,不能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上与别人“硬碰硬”。当我们国家汽车设计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模仿自然就会转变为创新。 汽车上的“中国元素”应当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谈到自主创新,聊天的话题便转到了汽车设计当中的“中国元素”或“民族特色”上来。严扬说:“中国人对民族自豪感的追求有时会走上不太理智的极端。”他随后把话题扯远,远到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中文化最为开放的年代之一,有很多外来文化的元素融进了当时的艺术品中。当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端详这些唐代艺术品时,却会感觉它‘十分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够始终散发魅力,缘于她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严扬又谈到了伦敦街头的出租车和电话亭,他问笔者:“你能看出这两者身上有白金汉宫或者大本钟的设计元素吗?不能!当初设计这两样东西的人也没有把它们(出租车和电话亭)和伦敦的某些象征结合起来,但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它们已经成为了伦敦甚至英国的象征。”接着转到日本:“符合当地人民现实需求的东西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日本车很有特点——空间利用率高,燃油经济性好——原因是日本人多地少,石油资源紧张,老百姓对空间和燃油经济性有特殊的需求。同样,你无法直接从日本车上找到和服或者浮世绘的设计元素。” 严扬认为,所谓汽车设计中的“中国元素”或“民族特色”是不能刻意追求甚至硬贴在车身上的,它应当是设计师对民族文化理解后的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很难说国产车何时才能让人感觉很有“中国味”也许几十年后,我们一回头,会发现已经有一款车展现的正是这种“民族特色”了,就像伦敦街头的出租车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