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手《江苏近代建筑》一书的设计时,一股创作的欲望透过尘封的往事,触动了我早年关于民国建筑的所有记忆。我亲眼见过,工匠用小凿子一点一点修葺着那些经过半个多世纪洗礼的民国建筑。 反复琢磨着这个书名,对于生长在南京的我而言,中山陵、国立美术馆(现省美术馆)、国民大会堂(现人民大会堂)这些近代建筑中的精品,都是陪伴我长大的经典老建筑了。关于近代建筑所有的印象,在我脑海中慢慢凝聚成一片灰,一片有着粗糙砖墙质感的灰色。 因此在设计这本书,定的基调就是占绝对比例的灰色和一定比例的民国蓝。内页被分为四大块内容,一、二、三部分的总览均采用了双色印刷,黑版和蓝版。从第四部分开始则是各个城市的近代建筑介绍,配合着大量图片,四色印刷。最后的附录,我则采用了满版的深蓝色。 深蓝色附录 相较于其他时期的建筑,以民国建筑为代表的近代建筑有着中西合璧、浑厚朴拙这两大特点,而我也将这两大特点体现在了书的设计上。 封面看似随意的标题排版,其实是参考了民国时期的各色出版物的封面和标题排版而做,松散却错落有致。书名“江苏近代建筑”几个字也是在民国时期出版物字体的基础上,重新做了字体设计,与烫白的古典欧体英文组合出中西合璧的意味。为了该书设计的整体性和同一性,包括序言、每一部分过门的标题都采用了和书名同样的字体。 封面 书一开始的扉页,在满版深灰色之上,放了近代一些代表性建筑当年的老照片。同时,还特别挑选了带有人物的建筑照片。半个世纪前的人们穿着那个时代的服装,在当时建筑前的留影,在今天看来具有别样的历史沉淀感和厚重感,从而一瞬间将读者拉回了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年代。而夹在每部分过门处的小书页,则专门介绍了几位那个年代著名的建筑大师。 内页设计 内页设计 内页设计 通过这样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小细节,从全方位立体的层面上完成了整本书的设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书籍的封面设计对我来说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从书名开始的设计,具体到书内每一部分过门的标题,考虑到每一个章节色块的分布……这些细节设计才是我格外重视的。 看着这样一本书在我的手中逐渐成形,精确到每一个骨骼构架,血脉分布,羽翼丰满,这应该是我做书最大乐趣所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