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设计上,正如“文无新变,不能代雄”一样,需要在意识、思维上有一个创意。因为意新,不仅能准确折射现代火热的生活,人们的开放意识,而且也能给人以灵魂上的震撼,情操上的洗礼。但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要想有一个让人们都能理解、接受的平面创意,必须在“融”上下功夫。此处所说的在平面设计上的“融”,一是指对古老的中国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另外也是指对西方设计精髓合理的“拿来”而非机械仿作。在这一方面,需要勇气,也需要辩证思考的冷静。 为何? 一、中国从原始社会就有许多设计方面典型佳作,如半坡氏族的彩陶,做工精良的骨器,后有商代的青铜,秦汉的漆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隋唐宋的唐三彩、瓷器,不一而足,而其中的造型、图案、色彩,都带有原创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极高的借鉴性。 二、中国是一个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第三世界国家,是有着极其完备的历史叙想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从未经历过较完全的殖民化过程,本土文化的凝聚力也从未消失过。因此,继承并发掘中国的本土性的平面设计理论使之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将是一个具有巨大魅力的课题,有利于中国艺术设计理论由第一世界艺术设计的从属形态转变为中国艺术设计理论的独立形态。三、不能否认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那么,中国的平面设计也似应当以开放的胸襟来接触西方的设计理念和作品。我想这还要从两种文化的碰撞上谈起。 东西方文化各有特点,无优劣之分,东方文化之核心在于其自然观,天人合一、和谐共存,西方文化的核心在于理性的精神,科学的精神,两种文化都经历过盛衰,衰盛的发展与转化。以世界范围来看,它们呈现一种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的状态,在国际交往中,我们一方面要有实事求是不卑不亢的态度,不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另一方面还要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和高屋建瓴的胸襟,这实则就对我们的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包括知识面与人的操守、修养、眼界等。 此话题又引出另外一话题,即“东道西器”问题,“东道西器”是韩国近代应对西风东渐的文化策略,类似于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日本提出的“和魂洋才”。道,指精神,器,指物质,是否可以理解为:如何处理东方美学思想与西方物质媒材的关系?中国自古有道、器之说,但在东西方大文化相撞的过程中,却将道、器分别地对应于东方和西方了。清末王韬说过:“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这大概就是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威胁了东方人之后,东方人的哲学感受。后来,中国兴办“洋务”有了洋枪、洋炮,还是挨打,未能雄强,才意识到办洋务“师夷长技”不能救国,只有政治、经济、哲学,包括“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全方位的革新才能强国,这才是全方位的“师夷长技”,于是才有了政治上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又进入了思想文化领域,也才出现“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才出现了美术家留学西洋、日本的潮流。这其中有一个问题被疏忽,那就是西方不光有“器”,而和东方一样是既有“器”又有“道”,道不同而已。以大文化的角度或范围来看,“道”与“器”的引进都是必要的。正因为有过“西道西器”的过程,才有了今天“东道西器”的再反省。 今天,“东道西器”所衍生出的产品已有不少,而且还有精品,比如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