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论文模板 > 硕士毕业论文 > 正文

根底教育减负的博弈剖析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编者按】网学网硕士毕业论文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根底教育减负的博弈剖析“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也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经过这几年基础教育减负政策的实施,并没有给素质教育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减负难的原因予以分析,并对影响减负工作顺利开展的各种制度因素,如现行考试制度、当前就业形势及教育评价机制等给予关注,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摆脱基础教育减负困境的方法。
  
  一、基础教育减负的历史和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基础教育减负问题多有论述。毛泽东主席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学习和开会的时间宜大减”;(1)邓小平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要把学生的活动搞得生动活泼”以造就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人才。(2)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2月《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到一些学生负担过重,导致出现了一系列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理问题。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让孩子们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与此相伴,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的文件,也使基础教育减负工作成为一个常议常热的话题。
  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基础教育减负工作,其效果如何备受关注。为此,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沈汝发老师对南京市中小学减负情况做了调查分析;严启英老师对广西贺州市中小学的学生、家长、教师三个群体对减负实施落实情况做了调查;另外,在网络上也有一些对基础教育减负的效果如何的调查。
  从这些调研文章中笔者发现,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基础教育减负基本持欢迎态度,应该说国家的减负政策完全可以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但是这几年减负所产生的效果,并没有“使学生把学校教育当作自愿被吸引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被视为限制且乏味的过程”。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认为减负依然没有落到实处的都占不小比例。
  
  二、基础教育减负中的相关主体分析
  
  国家为推行基础教育减负政策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主体在减负中“各怀鬼胎”。
  
  1.无奈的学生家长。
  教育部门倡导减轻中小学学生负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此我们的学生家长都知道。但是他们为什么还是不支持减负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能否获得这种稀缺资源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产生天壤之别的影响,获得意味着将来能得到好的工作,有较高的工资收入,同时有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等。同时,国家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自1978年以来一直是实行高考制,即依学生的高考成绩高低来分配高等教育资源。面对这种分配规则,学生家长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呢?为使子女有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增大他们在应试竞争中获胜的概率。
  为此,家长一方面会不惜投入,为其子女学习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会督促学生加倍努力,即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依然走应试教育的路子。即使学生家长知道这样做对孩子全面发展有不利的一面,也别无他法。
  
  2.左右为难的教师。
  教师一直处于左右为难之中。一方面教师是最了解学生负担之重的,也是最能够听到学生要求减负呼声的,但教师又要承担家长寄予的重托和学校升学目标的实现。如果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学生的学业压力小些,一旦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升学率下降,则教师将不得不面对家长怨、学校罚的境地。为此,教师只能一边喊着减负,一边左右为难地走在应试教育的路上。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