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教为不教”理念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研究”,希望对需要“教为不教”理念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研究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摘要]教为不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名言,这一观点对中国的教育曾经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这一理念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用以探寻“教为不教”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实现途径,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教为不教”理念
“教为不教”理念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20世纪6O年代,叶老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论点。1978年,在教育拨乱反正的初期,叶老再次重申:“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这一理念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教学观念,对当时中围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2012年1月4日,温家宝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上发表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他指出:“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仅在知识的本身”;“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教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温总理的这段话为中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透视出我国高校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原因之所在,揭示了教学的真谛。本文将试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和实现“教为不教”理念做出回答。
一、“教为不教 理念的科学内涵
从理论层面认识,“教为不教”应概括为两层含义:“教”的目的是“不教”;“教”的方法是“不教”。这里的“教”就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教诲学生、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学会”。通俗地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及概念、理论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教”,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样,一旦教师离开了,学生也会在教师“不教”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学习,能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思维方法去面对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这样,“教为不教”的教学目的就从中实现了。
在教学上确立并践履“教为不教”的理念,即应确立并践履着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的本质在育人,学的核心在成人。教师教育,重点在“育”;学生学习,重点在“习”。孔子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习”,显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解释的预习、复习乃至实习之意,它应该还有或者说主要是践行、修品、养性、涵泳、磨砺等意义。基于此,我们的大学教学在本质上应该是:教而育之,学而习之,重在涵养,贵在创造。这就是笔者从教育的角度对“教为不教,学为创造”作为教学理念的诠释。
二、“教为不教”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实现途径分析
1.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正目的,切实实现“教为不教”理念。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六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六门课程教学的起点当然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概念、理论的讲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在“教为不教”理念下审视这样的教学结果,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学习的结果并未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也难以实现“教为不教”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