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广大网友收集整理了,论经济法的调整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货币演变 中的两次国家介入
“以交换价值和货币为媒介的交换,诚然以生产者相互间的全面依赖为前提,但同时又以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完全隔绝和社会分工为前提。”? 岬这句话再好不过地概述了在社会分工下剩余产品交换的普及为货币的产生所提供的历史条件。历史上,人类最早的交换形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不过直接物物交换要求寻找需求恰好相反的交易他方进行交易,极其困难,试想这需要一个饥肠辘辘的裁缝恰巧遇见一个没穿衣服的屠夫这样的概率。“人们只倾向于通过交换获取其直接需要的产品,并拒绝那些他们根本不需要或者其需要已经得到充分满足的产品。显而易见,这种条件下,交易被局限在一个相当狭隘的范围以内。”
于是,为了满足扩大的交易需要,人们开始自发地寻找可以作为交易中间品的“媒介”。“在人类历史上,据说米、布、木材、牛、驯鹿以及其他牲畜、羽毛、兽皮、一定重量的皮革、普通大小和质量的衣料和席子、干鱼片烟草、食盐、糖、杏仁、枣子、椰子甚至鸡蛋都曾被作为通货使用。”E3]P27。一般地,只要商品具有良好的可转售性就可以作为交易媒介使用,而且在特定社会群落中不存在唯一的交易媒介。如果说,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商品是否具有良好的可转售性是以特定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在供需上存在数量错配为基础的,那么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数量错配后面所隐身的稀缺性越来越显现出来。一种实物只要在特定的社会群落中具有适当的稀缺性水平,就具备了被人们选定作为交换媒介的基本条件,至于这种事物是否具有广泛的实际用途而为生产生活所必需就不再重要了。这就产生了货币商品和实物货币的分野,开启了货币的时代。
最开始充当货币的是金属。在金属货币发展的最初阶段,金属货币是以称量货币的形式出现的,金属被切割成条块状用于交易,每成交一笔买卖,都要对金属的重量、纯度进行检验。为了便捷交易,人们开始对金属货币按照一定的成色、纯度、重量加以标准化,从而出现了加盖印戳的货币即铸币。正是基于对铸币者或者加盖印戳者的信任,人们相信经他们担保或制作的货币是足额的从而不加检验地予以接受。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人开始在贵金属上加盖戳印以保证其质量和重量。后来,希腊城邦的商人又加以改进,开始在铸造扁平的圆币上加盖印章。
而由于政府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最强信用,地域上相隔遥远的人们更倾向于普遍相信政府以戳记或铸币形式对金属货币重量和成色的保证。所以,渐渐地人们基于交易扩大的需要承认了政府对铸币的垄断权。在货币的自发演进过程中,第一次出现了国家介入的身影— — 金属铸币时期,国家成为货币的制造者。但是制造货币本身并不意味着可以主宰货币,典型例证如宋徽宗崇宁三年发行的当十大钱, 时文记载:“时朝廷铸大钱当十,已而当五,旋复为三。令下之日,市门昼闭,人持钱求束薪斗米至日旰莫肯售者。”_5 ∞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交易媒介的,所以便捷交易势必是货币演化永恒的主题。交易的不断扩大,日益显露出金属货币在异地支付中直接运输的不便,由此催生了汇票(“汇”票之名亦由此而来)。通过票据冲销和清算债务显然要比运送铸币简单、快捷、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还避免了跨境贸易中重新熔铸货币的费用和损耗。不过,票据作为支付手段其背后的信用支撑仅仅是个别商人的商业信用——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这决定了票据只能在较短期间内、较窄范围内作为交易和支付的媒介使用,且必须采取“背书”、“保证”等保护手段维持其有效性。而此后银行的出现和信用基础的加强,正是因应了加强票据信用基础、扩大票据使用范围、简便使用手续的交易需要。
银行产生以后,以银行为付款人的票据在信用基础上的得到了极大加强。随着银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为了安全、便捷的目的将金属钱币储蓄在银行,而使用银行签发的票据作为交易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