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思想汇报-论县(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必须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各级政府中,县政府更贴近农民,更容易获得和把握农民的需求信息,因此县政府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在新农村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义乌市政府在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归纳出义乌市政府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探讨县(市)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
[关键词]义乌市;新农村建设;政府职能;职能定位
[正文]
一、义乌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面积1105平方公里,下辖6镇7街道。2005年底全市人口170余万,其中户籍人口68万,外来建设者近110万。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积极实施兴商建市发展战略,通过培育市场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在2006年度全国百强县中居第12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跃居全省县级市首位。现如今义乌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化、智能化—体发展的国际都市迈进。从义乌的发展空间上看,义乌市已不仅仅是义乌人的市场,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从经营业态上看,义乌市场已不是传统交易方式的农村集贸市场,而是作为集产品展示、代理批发、厂家直销、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一种新兴流通业态,它已成为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水平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之后的重要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加快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加快社会进步;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义乌市新农村建设走的是一条以工哺农、以商强农、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和谐发展之路。
义乌于2003年7月出台了《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明确了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的大体思路:四个区、三步走、二十年、一体化。“四个区”即把义乌市域划分为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主城区为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副城区为主城区两翼各100平方公里地区,城郊区为介于副城区与远郊区之间的区域,远郊区为地处偏远的山区;“三步走”即到2005年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城乡壁垒消除、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到2020年实现城乡一体化、基本建成国际性商贸城市;“二十年”即通过近20年努力,完成城乡一体化任务;“一体化”即推进农村向社区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农业向企业转变,市域共享现代文明。
义乌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着力围绕城乡规划、注重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加快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等“五个统筹”做好文章,在出台并深入实施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的基础上,2006年制订了《义乌市新农村建设二十条》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突出抓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等五项任务,力争使义乌成为繁荣、富裕、文明、民主、和谐、城乡融合、基本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证明,近年来,义乌通过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城乡一体化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和改善。
义乌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步较早、成效显著,受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等中央有关部委的关注,并成为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的教学案例。义乌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规划和制定配套政策
2006年4月份,义乌已经编制了全市社区布局规划,将全市800个农村规划为290个社区。紧接着义乌市政府按照“义乌腾飞在青山绿水之间”的规划理念,投入2000万元资金,邀请美国、香港、深圳等地国际知名设计单位,修订市域一体的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带规划和社区规划。明确分区功能定位,主城区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副城区为小商品先进制造业基地,城郊区为生态农业区,远郊区为自然保护区。
制订各项配套政策,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成立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目前,从相关部门抽调20个人,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要求市级班子所有领导、所有部门和镇街干部联系到村,并进一步强化考核机制,将城乡一体化工作与每位干部年度考核"奖惩挂钩"。同时,广泛开展城乡一体化宣传调研活动,制定完善了新社区建设、异地奔小康、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对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的旧村改造、下山安居、资金管理、土地指标核拨使用、办事程序等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出台了《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考核办法》,明确各镇街、各单位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
(二)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004年共安排重点工程75项,概算总投资230亿元。统筹城乡的通信、供电、交通、给排水等管网建设和文教卫等专项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投入巨资修建城乡快速通道,实现全市域公交一体化,使农村成为城市的延伸,大大加速了城乡融合。按照分区功能定位和社区布局规划,分区分步推进城市新社区建设,把原先面貌落后的城中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城市组成部分。
(三)大力发展各区产业,使农民变工人,减少农民富农民
产业布局的不平衡性,是产生区域之间就业、收入、消费水平和选择机会差异的关键因素。按照分区功能定位要求,主城区进一步加快国际商贸城建设,着力推进市场、物流、购物旅游等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努力建设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购物天堂;副城区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坚持扶优扶强扶特,建立完善研发机构和科研体系,建设国际性小商品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城郊区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业;远郊区重点发展生态林业。大力实施贸工联动战略,积极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城乡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本地商贸业繁荣优势,以商促工、贸工联动,鼓励农民向二、三产业发展,引导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从农民变成工人,实现减少农民富农民。启动农业企业化行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社会化生产转变。
(四)改善农民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品位
义乌市政府在旧村改造时一方面主要是加大旧房拆除力度,坚持内部挖潜,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采取边拆边建、原抓原建、全拆全建、退宅还林换指标等方式,挖掘旧村改造的空间,使旧村改造尽量不占用新的土地。
另一方面主要是抓好高层公寓建设试点。义乌市政府针对当地用地紧张的形势,采取“以空间换土地”方式,引导和鼓励农户居住水平房。2006年下半年,在北苑街道和江东街道各选择一个社区进行高层公寓建设试点,探索以水平房安置农民居住用房,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在改善农村环境方面,政府一方面重点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试点,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成堆、卫生条件差的问题。如每家每户都发一个环保垃圾桶,每个村都安排几个环保人员每天轮流收集各家垃圾,清扫街道。现在的农村已经变的干净整洁漂亮。另一方面政府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预计在2007年实现每家每户都通上自来水。近几年政府每年都投入了1亿多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