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结构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高校教师体育锻炼与体育消费意识较差,体育消费支出较低,且消费结构不合理。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消费
随着高校在教师的工作岗位、课时津贴方面的调整,高校教师的工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高校教师却在体育消费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消费状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众所周知,一些高级人才英年早逝都是因为不断透支身体的工作,缺乏体育锻炼造成的。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的现状直接反映他们的健身意识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调查河南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状况,提出了培养他们良好健身意识和积极进行体育消费的措施,从而积极主动地为增强体质而投资,更好地进行教学科研工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自河南省普通高校教师抽样,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20份。被调查教师学历比:本科62%,硕士30%,博士8%;性别比:女性43.6%,男性56.4%;年龄比:40岁~50岁44.7%,50岁~60岁18.3%,40岁以下37%。
全部数据运用spss12.0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河南高校教师生活消费结构水平
2007年与2006年相比,高校教师人均收入平均增长17%左右,而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消费表现为:大部分收入支出用于住房消费,其次是生活消费,第三是子女教育消费,第四是交通和通讯消费,最后才是体育消费,说明河南高校教师体育消费水平较低。随着住房消费的结束,用于身体健康、精神文化娱乐的消费将成为高校教师的一大消费内容。
2.河南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结构水平
体育消费是人们利用体育物品的使用价值或劳务来满足健身、娱乐、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包括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劳务消费两种。调查中看出,河南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课题组2006年的体育消费调查中,高校教师体育消费50元以下的占38.5%,消费在50元~100元的占26.6%,消费在100元~200元的占13%,消费在200元~300元的占12.2%,消费在300元~500元的占4.3%,还有5.4%的人无体育消费。
课题组在对高校教师家庭所拥有的体育器材的调查发现经济条件好的高校教师家庭体育器材比较缺乏。其中49.5%的教师拥有运动服装,35.4%的教师拥有羽毛球拍,50%的教师拥有乒乓球拍,17.4%的教师拥有游泳衣,11.4%的教师拥有毽子,29.3的教师拥有足、蓝、排球,12.6%的教师拥有网球拍,7.2%的教师拥有冰鞋,0.2%的教师拥有各种器材。从以上调查可以发现,高校教师家庭体育器材的价值分布在50元~100元之间的占大多数。而且多数家庭购买体育器材是为了儿女,如各种球类、球拍、冰鞋等。由此看出,体育器材单一且数量偏少,体育消费意识的滞后势必给高校教师家庭的健身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全民健身活动在高校中的顺利开展。
从体育消费结构来看,可以直观地看到高校教师各项体育消费总额的分布结构。按比例依次是:一是体育服装,即鞋袜帽的费用为54.3%;二是购买体育运动器材费用为29.6%;三是旅游和郊游费用为5%;四是购买体育场、馆门票费用为22.4%;五是购买体育书刊杂志费用为14.7%;六是观看体育比赛和参加俱乐部协会费用均为8.3%。从中我们可以得知,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体育服装等实物消费仍是第一大消费,而在体育健康咨询及医疗保健方面的劳务消费还停留在学校代扣的每人每月工资3%的医疗保险费上,这说明高校教师体育保健消费意识仍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层面上,这势必会对他们未来的健康产生影响。
3.河南高校教师体育意识、体育锻炼项目和体育活动时间地点的选择
在回收的500份问卷中,体育锻炼有效率为94.5%,体育消费有效率为42.3%,说明体育锻炼观念已经被大多数高校教师所接受,但体育消费意识较差。在对高校教师判断自己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时,他们认为,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因此,改善体质下降的最好方法是加强体育锻炼。并且有89.6%的教师认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非常重要。
转贴于 myedu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