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交通运输局作风效能建设创新工作总结”,希望对需要交通运输局作风效能建设创新工作总结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转载请注明来源:毕业论文 需要其他论文可去论文范文查找。免费毕业论文下载交通运输局作风效能建设创新工作总结交通运输局作风效能建设创新工作总结
2010年是全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转型升级年”,围绕全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点,吴中区交通运输局把“服务经济、关注民生”创新服务活动作为今年作风效能建设的切入点,结合交通运输系统开展的以“优质服务作表率、创新发展当先锋”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交通行业资源和优势,在行业管理和交通工程建设中大力开展创新服务活动,形成了“主动热情、有求必应、廉洁高效、务实创新”的良好局面。
一、以优质服务为导向,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1.区行政服务中心交通运输服务窗口结合行政指导工作,深入开展审批“提前介入”实践活动。变审批为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变项目围绕审批为审批围绕项目,变企业到中心来为到企业中间去。特别是在对待“不符合要求的”审批项目上,变过去“不予审批”一推了之,为现在“积极帮助企业,使项目达到审批条件,尽快审批”,并把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的后续升级等多个领域。同时,进一步优化窗口服务细节,服务世博会,加强宣传、解答和引导作用,耐心细致、有问必答;积极组织开展无车日和低碳生活宣传。
2.区公交公司发挥党员示范岗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抓创先争优活动与员工实际工作的结合,运用公交智能系统,做驾驶员的贴心人,即时监控站点及车厢内动态情况,在各主要场站完善场站设施、增添设备,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特别是搞好服务营造良好氛围。注重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强化争创意识,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活动层次,优化活动质量,致力于运力更新、服务创新,以“安全优质、服务至上”为企业宗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更完善、更贴心的服务。及时向群众公布活动进展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3.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围绕“五比五创”主题实践活动,突出“岗位奉献”,服务人民群众。
公路部门以迎接“十一五”国检为契机,认真做好干线公路路况改善,加大日常养护监管,突出小修保养巡查成效,做好路肩边坡、边沟整治和公路绿化完善工作,全力推进路政示范区(镇)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省级文明样板路段,加大环境整治的投入,实施路宅分家,清理非公路标志,全面改善公路沿线环境。
航道部门通过树立先锋模范岗,重点对苏申外港线6座航标采用目前最先进航标配套设施对其电池和灯器进行了更换,完成了苏南运河13号航标标体改建,并在苏申外港线设置交通标志标牌4块,为通往上海及其过往船舶提供航道信息,引导船舶安全便捷航行,服务上海世博会。
运管部门强化农村公交建设,加快新建金庭衙甪里、东山陆巷两个农村汽车客运站,配合中心城区拆迁,异地重建太湖东路公交首末站,积极实施新建公交候车亭年度计划,在加快公交场站建设的同时,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0条,新增公交线路6条,方便群众出行。
维管部门扎实推进机动车维修行业服务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化、监管动态化,全力打造维修行业放心消费环境。在省运管局要求落实“三项制度”的基础上,推动车辆交接、质量检验、质量保证期、出厂合格证、维修档案等制度的落实。4S店和特约维修站要求采用电子方式公开配件价格和工时定额。同时加强营运车辆技术保障,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加大了对营运车辆技术性能检测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维修做到全程监控。对达不到能耗要求的高耗能车辆,使其逐步退出运输市场,从根本上杜绝高耗能车辆投入营运,实现道路运输的节能减排。当前全区690多家三类维修企业管理已下放到基层交管所(分局),严格执行规范化服务。
二、以转型升级为目标,推进工程建设创新
搞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服务全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今年主要实施东山环山公路扩建、宝带西路延伸段、绕城高速光福互通度假区连接线、绕城高速金庭互通连接线拓建、230省道吴江北段(吴中段)养护改善等工程。在工程过程中突出创新理念,抓好三个环节,推动交通创新发展。
1.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创新工程质量理念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也是质量保持领先的必要条件。创新工作、效能建设就交通工程建设来讲,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节约优先、环保优先的理念,以创新作为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鼓励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逐步形成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思想落实新任务、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牢固树立交通“品牌”意识,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改扩建工程为示范工程,借鉴省、市示范精品的成功经验和理念,全面加强吴中区农村公路的品牌建设,把我区的农村公路打造成与吴中经济社会地位相符合的优质工程,创建出内在质量可靠、外观形象秀美、使用寿命保证的优质工程、品牌工程。为此,我们在各项工程建设项目中积极宣传创新工程质量理念、“品牌”意识,使创新工程质量理念、“品牌”意识深入工地基层,深入到每个工地的建设者,提高工地各建设者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制度和方法上创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局成立工程质量监督科,进一步明确创新质量管理制度的重点环节,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形成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为确保工程质量,指挥部通过事前控制、事中监督检查和事后验收评定方式方式开展工作,即开工前要详细审核工程图纸,优化设计方案,从设计上把好工程质量关。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中间环节,是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质量监督工作的技术保证。我局严格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以及省厅《〈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实施程序》等有关规定要求,扎实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坚持以数据说话的原则,严把质量关,对发现的不合格段落或不合格工程,坚决要求返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从中间环节上保证交通工程质量。指挥部通过参与交通工程交工验收,并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和出具质量意见书来控制工程质量。
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进一步规范了交通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所有招标工作都严格按照国家《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和程序,在市交通行业及产业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区综合督察办和区交通局纪委的监督下,实行了公开招标,在中招网和苏州市建设网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通过规范的程序实行“合理低价评标法”。
交通工程指挥部分别同各个标段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签订了合同,另外还同各标段施工单位和监理组签订了廉政合同和安全合同。通过“三合同制” 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在工程中创造出安全、高效、廉洁的施工环境,保证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健康、有序地进行。
为确保工程质量,指挥部严格落实“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在任务重、工期紧的情况下,指挥部坚持事前控制,涉及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召集监理组、设计公司、施工单位群策群力,并邀请有关专家共同研讨解决。规范现场施工工艺、措施和质控行为,防患质量隐患,实现现场施工质量的良好受控;同时,指挥部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对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查处,消除质量隐患。适时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针对工程实施各个阶段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专项整治;定期开展工程质量检查,严格把好进场材料的质量关,坚决把不合格材料拒之门外。邀请市交通质监站经常性地对工程质量、计划实施进行全程监督,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和全方位监理。推行质量管理终身责任制,使整个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和保障。
3.加强技术攻关,推进工程科技创新
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攻关,通过学习和推广一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路面是改善的骨架密实结构,由于添加了纤维稳定剂(或使用高粘度的改性沥青)克服了普通的骨架密实结构易于离析的缺点,同时增大的沥青用量也使得骨料表面覆裹较厚的沥青膜,混合料的粘结力得到改善,可全面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型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投资规模较大的重点道路项目建设。在吴中大道工程(越湖路)上成功运用了该技术的基础上,今年在宝带西路延伸段改建工程上也使用了SMA沥青摊铺,取得了抗滑耐磨、提高路面的抗拉与结合强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养护费用、降低噪音、排水畅通等综合效益,比一般沥青路面黑亮,表面观感较好,符合景观大道对外观的要求。
在交通公路养护中,我们积极进行技术钻研,较好地掌握了公路养护稀浆封层技术,施工速度快、投资低、综合效益好,苏州独此一家掌握该技术。今年立足预防性养护、拓展工程建设的目标,积极参与地方道路建设,加大稀浆封层技术的推广运用。为迎接世博会分会在苏州度假区的召开,我们通过运用该技术,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吴中区环太湖公路东山馆至太湖大桥段,全长39公里,施工面积45万平方米。另外根据道路路面特点和需求,在施工工艺上区分得更精细。1cm的预防性养护主要运用在环太湖路东山宾馆至胥口至太湖大桥段,全长约39公里,施工面积约38.9万平方米,孙武路2.2公里,施工面积约4.5万平方米。0.5cm的稀浆封层下封层施工,主要参与了光福连接线工程、北环东延、北环西延项目建设。通过稀浆封层的预防性养护,可以减少路面的细裂缝、小坑塘等病害,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好路率,提升吴中区的对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