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调查报告- 三重视阈下的明清世情小说研究评赵兴勤理学思潮与世情小说 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从上世纪的鲁迅先生到当下学人,皆在此课题上孜孜以求。赵兴勤先生于此研究领域经营多年,相继出版了《古代小说与伦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明清小说论稿》(南京出版社,1995)、《中国古典戏曲小说考论》(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古代小说与传统伦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理学思潮与世情小说》(文物出版社,2010)等五部著作,成果颇丰。其中新近出版的《理学思潮与世情小说》,既是赵先生在这一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是重新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度开拓。阅读再三,笔者以为在这部学术专著中,赵先生别具三副慧眼,即以哲学眼光观文,以史学眼光论文,以文学眼光品文。三者互为因果,联通贯注。以哲学眼光观文,是理学与世情小说这一研究课题的应有之意。世情小说,虽说是市民情感生活的反映,但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要影响到世人的文化心理,不管是否真正介入理学之具体课题的思考,理学研习和论辩的文化氛围和有关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不能不潜移默化或明确诱导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心理”,正是在这一层面上,赵兴勤先生抓住了这一课题研究的关键。
《理学思潮与世情小说》一书,于“绪论”一章中,从理学演变历时性角度,重点评骘和明清世情小说密切相关的朱熹理学思想、王学思想勃兴与话语权下移的问题,不仅给读者清晰展示了世情小说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而且为全书定下理论构架。在这一构架下,阐幽发微,发前人之所未发。作者认为,在理学思潮影响下,小说人物设置方面,由“非此即彼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转化为对人心灵演化轨迹的追索,人物形象更切近现实生活之真实;在情节构思方面,小说“别善恶,助风化”的结构模式,显然受到晚明讲学风气浸润;内容表述方面,亦受到明中叶以来心学思想的影响。于此处,作者特别拈出《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八回中的磨镜叟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加以论证,尤其是孙悟空形象论述更为精妙独特。作者认为吴承恩生活的时代,正是王阳明心学最为活跃时期,而孙悟空“无知无畏,敢作敢当,真性流露,随处挥洒,独来独往,不待管束,又似有王畿所鼓吹的‘自信而是,断然必行’、‘自信而非,断然必不行’、‘盖天盖地,始是大丈夫所为’之豪迈气象”(本论文由网学http://myeducs.c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