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民主党派的新变化、新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迅速发展,随着大批高学历年轻人的加入,随着中共统战政策的调整,上海市的民主党派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一)上海市民主党派成员的新变化新特点
80年代以后加入党派的新成员与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相比在某些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在价值观上更加注重自我,讲求实效,价值取向多元,行为灵活务实;政党意识增强;参政能力有所提高;参政要求持续增强;部分党派成员对本党派的认同感,对中共的向心力有所减退。
1、价值观之变迁。与老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相比新成员之价值观有明显之变迁,表现在:
1)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讲求实效。
老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加入党派恰值战争时期,革命形势使其养成了时时处处将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无私奉献之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具有单一性和理想性的特点。而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加入党派是在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建立与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尊重与彰显个体之利益,市场经济就是靠市场主体之利益追求驱动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由于文化水平较高,更能敏锐把握社会经济之发展趋向,他们的竞争意识更强,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更强烈。他们注重知识的商品化,追求个人事业之成功,追求将个人待遇与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结合起来。
2)价值取向多元,行为灵活务实。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养成了凡事都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而新一代已经摆脱了这一思维模式,他们凡事注重实效,十分憎恶形式主义,行为灵活务实。他们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富有改革创新精神,遇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考虑问题,并开始用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中国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仅追求个人事业之成功,自我价值之实现,还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之享受,追求居住生活之环境,追求社会环境之优化。
3)独立自主倾向增强,重独立思考。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习惯了“听、跟、走”,善于政治表态。而新一代成员的独立思考意识在增强,他们在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层面没有异议,但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某些党派成员具有了自己的不同见解,例如,某些党派成员在“法轮功”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有些党派成员在反腐败问题上没有信心,有些党派成员在对对日外交政策上有意见,有些党派成员对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不满等等。
2、新一代党派成员政党意识有所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民主党派在实际中的角色是学习改造,它没有参政议政之法定地位,又由于各民主党派不是一个阶级的政党,它具有阶级联盟和统一战线性质,成员的政党意识不是太强。1989年中共中央的14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将各民主党派明确定位为参政党,并于1993年将民主党派的地位写入宪法,各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有所增强,近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年轻的民主党派成员对国外的政党制度越来越熟悉,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更趋增强,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导致的利益多元分化也日渐突出,这也更强化了民主党派新一代的政党意识。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增强可以从提案由先前的党派成员个人行为逐渐转化为整个党派的行为看出来,也可以从他们不断增多的政治要求上看得出来。3、新一代党派成员参政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学历高(他们之中硕博士的比例越来越高),眼界开阔(他们出国机会很多,与海外联系密切),熟悉现代民主政治的运做,而且新一代的民主党派成员大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都很熟悉本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意见要求建议,他们能准确感知自己所代表和联系的那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利益所在,并且还具有将其意见和利益适当整合表达的能力,他们关心国计民生,关注国家大事,信息渠道多元,获知政治信息快速迅捷准确,他们的知政参政能力大为提高。
4、新一代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要求提高。
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利益分化日益凸显,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由于对自我利益的关注参政的愿望自然有所提高,随着其参政能力的提高,政党意识的兴起,其参政议政的要求必然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