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调查报告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 选用感性材料上好初中思品课的思考 ”一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搜集整理的原则1.趣味性。初中生对感性的东西敏感度高,他们习惯于通过感官的刺激来提高注意力。他们对新、奇、怪的现象尤其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我们的选材就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尽量选取—些新近的、他们难于接触到的、甚至具有—定震撼力的感性材料,先让这些材料抓住他们的心,让他们有探索的欲望。2.思想性。选材不是只为趣味,是为了让学生从中明白某些道理从而受到启发。没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即便学生很感兴趣,也不在我们应该选取的范围。要不然思想品德课就上成了相声小品课。因此,材料的选取要有—定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能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感知深化到对材料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内容的理解。3.关联性。思想品德课有其自身的内容体系和层次结构。选择材料必须考虑到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实际上这同时也是个突出教学重点的问题。选择的材料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课堂气氛因而活跃,看上去教学效果不错。如果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与同步的教材内容不相联系甚至相去甚远,结果就是教学偏离重点。这样的材料再有新鲜感、思想性都不宜选用。
二、选材展示的方式感性材料主要包括声音、图片和影像。即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去使用它,让它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材料的罗列不能随意,要适度,否则就不能显示教学准备工作的充分,也不能显示教师的博学,只会表现出教学的乏力。1.图片。主要有两种方式:—是通过幻灯片、多媒体投影设备等;二是直接通过纸质图片。现在教学过程中第一种展示方式比较普遍和便利。图片材料的展示可以给学生产生有效的视觉效果,便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哭泣的自然》为例:首先展示一副从太空中拍摄到的—颗蓝色星球的图片,让学生首先感受到地球的美好。地球是美丽的,然而拨开这层华丽的外衣,看看现实的地球上真的—切都那么美好吗?接着又让学生欣赏那些漂亮的动植物图片,而这些图片中的美丽成为了海市蜃楼,因为它们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所以说图片的展示必须要注意层次与有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渐进式展示。
2.声音。它包括音乐、语音和声响。合理地使用声音材料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往往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般情况下使用声音材料之前要对声音材料的背景、表达的思想等做简要说明,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方向。相对于图片和影像材料来说,声音材料在现实感表达方面有所不足,但可以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在演示美丽地球图片的同时播放韩红用天籁般声音演绎的《我的家乡》,因为动听感人的词曲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勾画出一副最为美丽的家乡的场景,课堂上不少学生闭上眼睛或轻摇着节拍,陶醉在音乐和自己美好的想象之中。
3.影像。它综合了对人视觉、听觉的刺激,所表达的内容和展现的场景也最为直观。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电视、电影、网络视频等是影像材料的重要来源。大部分影像材料都需要经过技术处理,比如对内容做适当剪接。运用影像材料时应把握好两个要点:一是材料的知识性和思想性要与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尽可能吻合,避免单纯追求趣味性而导致主题内容的偏离或淡化。二是材料的运用必须保持整个教学过程的自然流畅,即材料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忌讳材料展示的随意性,否则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脱节,影响学生学习思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运用中注意的问题感性材料的选取是—个基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要会运用。如何自然顺畅地将准备好的材料展现出来是—门艺术。而且各种材料的运用之间还要考虑到相互间的衔接,它的运用要注意两个方面:—是形式上要注意自然流畅而不生硬,这里的“自然”主要是强调材料要贴近学生生活,即在选材中—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智、环境、家庭等因素,万万不可追求华而不实,要切合学生身边的事,做到无缝对接。二是内容上密切相关主题。初中生由于心理的不成熟,课堂上往往容易被材料的精彩而吸引,反而忽略了素材的主题。所以我们在选材中牵强的、含糊的不能采用,一定要注意做到精、准。
—节课材料不宜过多,否则学生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体检、探究,活生生的思品课就会变成故事会。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简要、重点明确。一张图片,一首乐曲,一段影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往往会有不同的感悟。不过从整体上说,它们所体现的主题应该只有一个。总之运用这些感性材料时,我们应该从把握这个主题入手,选用主题与我们的教学内容最为相关的材料。当然如何准确地运用感性材料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运用的方式方法可以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在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选用感性材料上好初中思品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