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延安还十分重视改善环境,积极推进山川秀美工程。延安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 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4%,年入黄泥沙高达2.58亿吨,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900吨。建国后到1997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保存面积5694.3平方公里,治理保存率为34.1%。1997年以来,在江泽民总书记批示和朱镕基总理“十六字”方针的指引下,延安积极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全面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治理速度、规模和质量空前提高。1997年至2001年底,全市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4260平方公里,其中造林336万亩,种草251万亩,兴修基本农田52万亩。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兑现面积463. 46万亩,其中退耕315.78万亩,荒山造林147.68万亩。建设大中型淤地坝141座,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4.5%,年入黄泥沙总量减少2770万吨,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一些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开始恢复。
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延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就业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延安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
尽管延安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延安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还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延安的工业企业发展状况是,全市国有企业455户,从业人员45444人,其中工业企业有88户,从业人员38293人,年人均工资总额7133元,生产经营增加值44.08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75%,占城市工业企业户数的79%,是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集体工业企业6户,从业人员504人,年人均工资总额4224元,生产经营总值0.14亿元,占城市工业企业户数的 5.4%。其它工业企业 17户,从业人员 1132人,年人均工资总额4580元,占城市工业企业户数的 15.3%.民营企业还不够发达。
从产业结构上看,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石油、煤炭、卷烟、电力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加工工业有企业 13户,从业人员22445人,年人均工资总额8068元,产值94.02亿元,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值的 77.09%,是目前延安整个工业的最主要支柱。煤炭工业有企业10户,从业人员6047人,年人均工资总额7633元,产值1亿元,占城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值的0.82%.卷烟工业有企业 2户,从业人员1451人,年人均工资总额9800元,产值3.93亿万元,占城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值的3.22%。电力工业有企业14户,从业人员2854人,年人均工资总额13008元,产值l.7亿元,占城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总值的1.39%.2001年全市第三产业经营单位 154个,从业人员31.03万人,年人均工资总额8145元,生产经营总值29.27亿元,与石油工业的产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在上述产业结构下,延安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还有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目前延安有城市城镇人口60万人,有劳动适龄人口3 9. 9万人,除在校生(8. 2 6万人)和伤残人员(0. 8 4万人)外有劳动力30.8万人,包括从业人员28.6万人,失业人员2.2万人。2001年约有城市贫困群体694万人,占城镇人60万人的11.4%,包括的类别有:家庭生活困难职工1万人,下岗职工2.4万人,失业人员O.14万人,伤残0.l万人、城市低保工3万人。延安2001年度城市贫困群体生活保障标准是:家庭生活困难职工:200元/年。人,下岗职工:180元/月。人, 失业人员:188元/月。人,城市低保:100-130元/日。人。 2001年,全市城镇从业人员 28.6万人,其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10.58万人,占 37%,高中文化程度 15.73万人,占 5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288万人,仅占 8%.
延安有农户354605户,人口 146万人;劳动适龄人口96万人,在校生和伤残人口除外,劳动力总量为71.6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51.2万人,劳务输出5.6万人,在本市务工经商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