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从《祝福》教学现状透视文学类文本解读误区”,希望对需要从《祝福》教学现状透视文学类文本解读误区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教育感悟文学反映世界是整体性的,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本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思想和情感的深度和广度,文本形式给内容留下空间的深度和广度,会使作品蕴涵丰富的意义。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探求文本的动荡活跃、深远丰富的意义。当然,从“工具性”目标来看,要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字词句篇,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但是,作品中的字词句篇是不能脱离它们所维系的意义的。因此,在文学教育中重要的是把握作品的意义。鲁迅的《祝福》长期选入中学教材,是颇受重视的一篇课文。但是,迄今为止,对其解读依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从《祝福》教学的现状透视文学类文本的解读,我们会发现重重误区。
文本解读的误区之一是视“中心思想”为“主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中心思想”视为“主题”,而对作品的意义探求或者说对主题的把握局限在“中心思想”上,应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正如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所批评的那样:“通过对文学的分析,目的是获得‘中心思想’”,是“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主题是作品的多种意义融合而成的意义核心,它包括思想意义,也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所以,主题不仅与作品的思想性有联系,而且与作品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其内涵丰富而活跃。在教学中,人们常常将《祝福》的主题作这样的概括: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这分明源于毛泽东关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的论断,且不说这种认识存在游离文本的因素,就算成立的话,充其量可以看作文本众多意义中的思想意义或者说是思想意义中的部分意义,而绝不是“主题”。
《祝福》作为经典文本,其意义是非常丰富的,因而作为意义核心的主题也会随读者的不同而呈一定范围内的动态之势。文本解读的误区之二是视作者的创作意图为“主题”诚然,作家在创作文本时,总是有一定意图的。这也是“知人论世”这一传统解读法的生命力所在。但现代文艺理论尤其是接受美学认为,把创作意图作为揭示文本意义的依据,其结果不一定真正寻找到主题。因为创作意图不能自然衍化为文本的主题,创作过程并不等同于文本本身,文本一旦从作者手中抛入社会,那文本的意义就不再取决于作者,而是取决于文本客观的艺术存在和人们对它的认识。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义,一般都会超出作者意图的限制。况且,很多时候我们无法确切知晓作者的意图。人们在解读《祝福》时,常常联系这样的写作背景: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
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的《祝福》意在展示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且不说作者是否有这样的意图,就算是有这样的意图,以此为依据,也是无法找到《祝福》这一经典文本的主题的。真正从“文本”这一客观的艺术存在来解读,我们发现的并不仅仅是“辛亥革命以后”“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即“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这样的制度,“饥寒交迫的生活”这样的状况。我们发现的是传统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几乎全部内容:从风俗到制度,从思想到宗教,从日常生活到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