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广大网友收集整理了, 对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古代典籍教学内容增加的意义、作用观念规范着行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为了使学生明确中学古代典籍教学内容增加的意义、作用,明确古代汉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性;我们从有限的课时中挤出时间向学生介绍了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课程变动的情况,使学生尽快了解高中语文教材中课程调整的具体内容,并思索这一调整的意义: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积淀在古代典籍中;通过古代典籍的教学,使中学生从小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继承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塑造美的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古代汉语课程正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是学习古代典籍的工具。作为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师,只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国民的责任,才能激发起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的积极性。
二、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培养和提高分析、鉴赏古代语言的能力在校中文本科生普遍感到古代汉语课难学,语言障碍难以克服。虽然这门课学生到课率很高,但是往往只是为了顺利拿到学分。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也只是浅尝辄止,专业功底并不扎实。在前几届学生的毕业实习中,没有学生敢于选择文言文作为教学实习的内容,大家都害怕文言文课文的讲授。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几年来都是只有7%左右的学生在古代汉语方面选题。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尽快改变,我们的毕业生在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中将难以胜任对中学生“导”与“引”的教学工作。再以新大纲要求中学生背诵的古文篇目为例: 《兰亭集序》、《陈情表》、《报任少卿书》(节选)、《滕王阁序》、《前赤壁赋》、《谏太宗十思书》、《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座》等篇目现本科生在原高中教材中均未曾接触过。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我们在2(XX)年 5月对九八级进行了期中考查:要求同学们在两节课里独立翻译《兰亭集序》,可以查阅工具书。
从考场情况看,许多同学翻译得很吃力;从试卷情况看,翻译的情况不理想。在试卷讲评中,当同学们得知这篇文章是新教材高中第一册的课文时,感触很深; 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古代汉语方面专业功底不足。许多同学到老师这里抄写或复印高中语文教学新大纲,了解高中文言文课文的篇目内容。有了危机意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植根于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之中: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沽、古代文化知识等等,缺一不可,语言材料历史跨度大,非潜心攻读、静心思索、勤于练习而不能真正有所得。所以古代汉语课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克服困难,勤奋努力;以熟练掌握并运用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基础,坚持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相结合,坚持语言理论学习与古代典籍阅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多学、善思、勤练,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分析和鉴赏古代语言的能力。
三、改革教法,指导学法,调动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教法改革、学法指导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面对古代汉语教学课时有限(北大古代汉语课开四学期,每周四课时。第一届全国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研讨会将一般院校古代汉语课的课时底线定为两学期,每周四课时。我们现在只能达到开课两学期,第一学期周三课时,第二学期周四课时)、教学内容难度大、学生文言文基础相对较差的实际情况,只能向教学改革要时间、要效率、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