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论文模板 > 文化论文 > 正文

归化异化概述及其运用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4/10/06

网学网为需要文化论文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归化异化概述及其运用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一、归化异化的涵义及作用

归化(dom 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是一种专业的翻译术语,是两种翻译策略称谓,最先由美国的著名翻译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提出。按照翻译研究词典(Dictionary ofTranslation Studies)中给出的定义,归化是指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尽可能将译文本土化,以读者所习惯的方式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翻译,尽可能减少读者对外语文本的生疏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的翻译策略,简言之就是译者向读者靠拢;异化则要求译者在翻译中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保留原文的异域性的翻译策略,即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归化与异化两种策略是翻译界如何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两种对立意见形成的,归化认为译文应以译文读者为文化归宿,异化则主张应以原作者为文化归宿,两种文化归宿不仅表现在语言措辞,更表现在跨文化意义上。翻译界对于归化和异化的问题,一直以来讨论最为激烈。其实,从翻译角度看,没有任何译文是完全的归化,也没有任何一个译文属于完全的异化。译文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两者相互交融的产物。非要说区别的话,仅在于他们杂合程度的不同。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在翻译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文学翻译中,翻译主体的地位、特性和目的都是影响文学翻译的重要因素。文学翻译中的归化异化我们也可以看作是“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法的延伸。以文化为主导的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史上都有着各自的积极作用。“归化”要求翻译时与本土文化结合,这样能够克服语言了解和文化差异上的障碍,更有利于文化交流;“异化”要求翻译更原汁原味,这又能给封闭的文化体系和一些接受程度较低的读者带来新的语言形式,并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从单方面讲,归化和异化都有着自身的缺点,过度的归化可能会抹杀原本文学的民族特性,抹杀文学译本的可读性,过度的异化则容易产生沟通障碍,不利于读者认识了解以及对整个篇章的把握。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我们不能过分地强调归化或异化这两种策略中的其中一个,而应当根据译文的具体需求和用途来选择一个侧重方向,例如,在注重译本的阅读性时就要以语言层次为重,要以译文流畅易读为立足点,适当采用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在注重译本的文化特点时就要以不影响艺术性为前提,尽量保留原文的异国文化情调。

二、归化和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关系

归化和异化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是在文学翻译中他们又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相辅相成和对立统一的密切关系,这表现在:

(一)“归化”和“异化”的区别

“归化”和“异化”是两种矛盾的翻译策略。“异化”要求译文保存异域情趣和民族特性,它是世界文化融合的一种翻译策略选择趋势;“归化”是为迎合本土读者而将原著尽可能本土化的一种翻译策略。其具体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第一,就两种翻译策略的目的而言,异化是译者试图忠实地介绍原文,尽量给普通读者呈现原文所在国度的异域文化,归化则是译者希望读者能通过译文完全了解原文并从译文中获得美的享受。这两方面是互相对立的,若要保留异域性,普通读者可能会无法理解译文,若只考虑译文的流畅和优雅性,又可能无法忠于原著。

第二,采用归化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出发点不同。在中国的翻译界,一直都存在着归化和异化两种相对的观点,持不同主张的翻译家们都有各自的理由,主张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观点是从译文出发,以译入语文化为归宿,而主张异化翻译策略的观点是从原文出发,以出发语文化为归宿。

(二)“归化”和“异化”的联系

有些学者认为在翻译中必须纯粹地选择归化或异化,其实在实际翻译中是无法做到这么纯粹的。在翻译中,如果要顾及原作者的写作意图、翻译目的和读者的文化层次等多个方面,那么归化和异化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不能只肯定某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选择哪种翻译策略只是取决于不同的翻译目的,两种策略本身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实际上翻译中还能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具体我们可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没有任何一种译文是完全归化或异化的,因为归化和异化都是翻译者自己的翻译观,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所采取的一种翻译手段,这种翻译策略本身就是主观性的。绝大多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会考虑到原作者的意图和读者层次要求,根据这些要求,译文会不自觉地出现某种倾向性,在这种情况下,翻译者不可能对文章的每个地方都采用一成不变的同一翻译策略,即不可能一直纯粹地采用某种翻译策略。纵观我国的翻译历史,在以往的文学翻译中,归化策略的应用稍占上风,但是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译文异化的要求又越来越高,并且有逐步发展的趋势,不管如何发展,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都是缺一不可的。

其次,文学翻译本身不是无目的性的,翻译中都应根据不同的翻译意图和目的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还需要随时交换策略以使译文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当译者的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外国的历史、人文风情和文化时,就应自觉地遵守异化的原则,让这些著作保持原有的异国风情,但是在陈述中又要适当归化以便读者清晰了解,此时就是重异化轻归化;当翻译宣传资料、广告新闻和通俗文学作品时,则要根绝接收对象的文化层次和接收需求来选择归化或异化策略。

总之,在翻译中归化和异化是不能完全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的,好的翻译者应该平衡好归化和异化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针对读者和翻译目的选择一个融合居中点,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归化或异化作为侧重点。文学翻译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既要维护本民族语言文化,又要尊重他国基本国情和文化内涵,这两种态度就必然要求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两中策略的并存和共用,只要是既能还原著作风格,又便于读者阅读了解就是成功的翻译。

三、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应用

任何作品都是为读者而存在的,无人阅读的作品就只是一种可能的存在,翻译作品也是如此。艺术类文学作品只有得到鉴赏才能展现其魅力。艺术只有得到人们的鉴赏,才能展现其魅力和光彩,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归化和异化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应用是处处可见的,具体内容为:

(一)归化异化策略在叙事类文学著作翻译中的应用

(1)归化策略的应用

归化策略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是很多的,例如著名饮料“健力宝”广告是这样的:“要想体力好,常饮健力宝”。译者运用归化策略,套用目的语读者特别熟悉的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a doctor away.”从而将此句译为:“A Jianlibao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使得译文浅显易懂,便于记忆。还有中国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如果译为“Until QingFu is done away with,the crisis in the state of Lu will not be over”,译文读者就无法搞清楚文中的人名和国名,如云里雾里。但只要运用归化手法,译为“There will always be trouble until the trouble-m akerisrem oved”就更贴近目的语读者。再者,除了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David H awkes的翻译也可圈可点,尤其是归化译法的运用。比如俗语“杀人不过头点地”,H awkes的译文是:“H e who check sam om ent’srage shall calm and care freeend his days.”归化翻译的正确恰当应用既生动形象,又使本句易于译文读者接受,而且将汉语中的慷慨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在美国名著《飘》(Gone W ith the W ind)的译本中,译者就将原著中的一些地名、人名和成语本土化了,这样的译本很容易被普通读者接受,特别是目的语读者,这样可以减少本土读者对外国著作的文化疏离感,更便于沟通和交流。这种归化的翻译虽然便于读者阅读沟通,但也容易歪曲信息内容,如果归化过重,则会连普通读者都很难体会到原文的异国风情,一些较高层次的研究者更会觉得译文滑稽可笑。

(2)异化策略的应用

翻译外国作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繁荣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国著作译入我国,不仅丰富了词汇,更是让汉语的结构形式都有新的发展。要达到这种效果,异化翻译策略就是应用比较多的,在翻译外国作品时,译者会不自觉地运用外语的语式和句法,洋化的情形就自然出现了,以至这种“洋化”会感染读者,达到向读者传递异国文化的目的,让读者能了解另一个世界的知识。在用异化策略翻译一些难以理解的语言形式时,译者可以使用必要的比喻使内容更明朗,通过特定的语言和词汇帮助读者了解。这种异化虽然能保留著作原味,但文化的差异会使一些典故或俚语让普通读者难以理解,甚至某些译者本身在翻译的时候就存在偏颇,容易误导读者。

(二)归化异化策略在诗歌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诗歌散文的翻译与叙事类文学作品不同,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表现某国某个时期的特定文化背景或作者在特定时期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和感想,翻译时除了迎合读者外还要注意其特殊的社会研究价值,因此在翻译时难度比叙事类文学作品大。这类作品的翻译只有首先了解作品的历史大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环境,才能更真实地还原原文的文化底蕴和含义,在翻译中,涉及特定的历史事件翻译的最佳策略就是异化策略了,若一味迎合读者口味而忽略作品的社会研究价值,则会丧失作品翻译的初衷和意义了。另一方面,一些影射性的文章要翻译成外文则必须侧重归化策略,例如鲁迅先生的很多小说,他的很多小说都有极强的对现实的谴责意味,如果只按照字面异化翻译,则会让小说译文显得毫无内容和深度,此时配合归化翻译策略才能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真实感性的思想。

(三)归化异化策略在文化交流翻译中的应用

在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外企与中国企业间的往来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了解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国语言间的互译更是时刻发生,这种情况下要最确切地了解信息和资料,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语言互译中的应用就随处可见了。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在此期间就会有中外语言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中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的成语更是寓意深刻,在翻译成语时就不能只应用异化策略了,例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如果只采用异化策略直译成英文,那就是“It''s better to go back and make a netthan to stand bythepond and longforfish”,这样的英文表述就完全不能表达成语的深刻寓意了,此刻采用归化策略翻译成“ one should take practical steps to achieve one''saim s”则更能表达成语的真实意思,更贴切。另外,在语言翻译中,不同行业的所应遵循的归化或异化程度又不一样,例如一些科研项目、专业术语句必须采用异化策略,叙事类的翻译则侧重归化策略。一体化的加剧和网络文化的兴盛,当前社会环境下的文化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平台,读者对外国新文化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学翻译中也是时时随处可见的。

四、结论

总而言之,归化翻译策略满足了大多数读者的基本阅读要求,被普通读者认可和接受,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异化翻译策略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不仅缩短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人们的距离,能够丰富翻译目的国的文化,是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的。归化和异化是矛盾的两方面。但是,无论异化翻译策略如何发展,归化翻译策略的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在文学翻译中对待归化和异化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两种策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能简单或武断地采取某一种而完全摈弃另一种,必须要跟根据实际目的和需求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做好翻译工作。只有这样,文学翻译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归化异化概述及其运用责任编辑:陈老师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原创论文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