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功能缺失问题研究
摘要 10-11
Abstract 11
第一章 绪论 12-20
1.1 问题的提出 12-14
1.1.1 行政复议在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2
1.1.2 行政复议在我国发挥的作用与立法者的期望相去甚远 12-14
1.1.3 研究本课题是问题本身的必要性和笔者的本职工作使然 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9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17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7-19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9
1.4 理论意义、应用价值和创新点 19-20
第二章 行政复议系统及其功能的基本理论研究 20-33
2.1 行政复议系统 20-24
2.1.1 行政复议系统在公共管理系统中的位置 20-21
2.1.2 行政复议系统与同位子系统的同质性、差异性和关联性 21-24
2.2 行政复议的系统结构及基本运行模式 24
2.2.1 行政复议的系统结构 24
2.2.2 行政复议的基本运行模式 24
2.3 行政复议的目的、性质和定位 24-27
2.3.1 对行政复议的目的、性质和定位的不同观点 24-25
2.3.2 行政复议的目的 25-26
2.3.3 行政复议的性质和定位 26-27
2.4 行政复议的功能 27-30
2.4.1 行政复议功能的不同观点 27
2.4.2 功能的含义 27-28
2.4.3 功能的分类 28-29
2.4.4 行政复议的功能 29-30
2.5 影响行政复议功能的因素 30-33
2.5.1 行政复议的功能结构 30-31
2.5.2 功能缺失的含义 31-32
2.5.3 影响行政复议功能的因素 32-33
第三章 长沙市行政复议的现状 33-44
3.1 长沙市行政复议体系状况 33-34
3.1.1 长沙市行政复议制度体系 33
3.1.2 长沙市行政复议机关、机构体系和行政执法机关体系 33-34
3.1.3 长沙市行政机关法制机构的工作职责 34
3.2 长沙市行政复议运行模式现状 34-36
3.2.1 长沙市行政复议外部运行机制 34-35
3.2.2 长沙市行政复议内部运行机制 35-36
3.3 长沙市行政复议运行的问题 36-44
3.3.1 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经费无保障、工作条件差 36-38
3.3.2 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少 38-40
3.3.3 行政复议案件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不同类型之间分布不均衡 40-42
3.3.4 行政复议案件受理比例低 42
3.3.5 行政复议案件维持率高 42-44
第四章 行政复议功能缺失的表现 44-50
4.1 权利救济─解决行政争议功能缺失 44-46
4.2 保障─监控功能缺失 46-47
4.3 补救─纠错功能缺失 47-48
4.4 效率功能缺失 48
4.5 平等─统一功能缺失 48-50
第五章 行政复议功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50-63
5.1 外部环境不佳 50-52
5.1.1 政府对行政复议的性质定位错误、系统目标不明确、观念认识有偏差 50
5.1.2 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不重视、内在动力不足、主观意愿不强 50-51
5.1.3 公众对行政复议的需求度、认知度、信任度不高 51-52
5.2 层次结构不合理 52-54
5.2.1 行政复议机关的设置不合理 52
5.2.2 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不适应公正性的要求 52-53
5.2.3 行政复议人员队伍不适应行政复议工作的要求 53
5.2.4 行政复议的范围无法满足权利救济的需要 53-54
5.3 秩序结构不完善 54-63
5.3.1 制度设计脱离人性假设 54-58
5.3.2 程序内制约不足程序外责任虚化 58-60
5.3.3 程序规则存在缺陷 60-63
第六章 与其他救济制度进行经济学比较的启示 63-69
6.1 行政复议与信访的优势比较 63-66
6.1.1 行政复议与信访在制度设计层面的各自优势比较 63-65
6.1.2 行政复议与信访的成本效益比较 65
6.1.3 启示 65-66
6.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比较分析 66-69
6.2.1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各自优势比较 66-67
6.2.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效益比较和选择 67-68
6.2.3 启示 68-69
第七章 外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借鉴 69-75
7.1 外国有利于行政复议功能发挥的主要做法 69-73
7.1.1 德国的做法 69-70
7.1.2 英国的做法 70-71
7.1.3 美国的做法 71-72
7.1.4 韩国的做法 72-73
7.2 外国行政复议功能发挥卓越的原因 73
7.3 对外国行政复议做法的借鉴 73-75
第八章 行政复议功能缺失的解决对策 75-83
8.1 解决问题的思路 75-76
8.1.1 对行政复议“司法化”的质疑 75
8.1.2 解决问题的原则 75-76
8.2 解决问题的方案 76-83
8.2.1 纠正错误认识,为行政复议运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76-77
8.2.2 科学设置层次结构为行政复议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77-80
8.2.3 完善秩序结构,为行政复议提供合理的制度支持 80-81
8.2.4 行政复议流程 81-83
结束语 83-84
致谢 84-85
参考文献 85-90
附录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