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文化论文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网络财富与文学”一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网络财富每天都会散布起各式的谣言,在报纸上开设专门的辟谣专栏,则能够为公众指明舆论方向。二战期间,美国的《旅行者先驱日报》开设“谣言诊所”每周专栏,任务在于每一期反驳一则当前流行的谣言[5]。反驳一般以采访无可争议的领导人或介绍一些使谣言无法成立的事实为主,寻找谣言中的谣言,寻找显而易见的荒谬之处。对于一些难以处理的事件,报社还会聘请相关的心理专家,来解释一则谣言必然会迷惑人的原因,利用“精神分析法”来找出公众之所以会相信谣言的原因。5.结语事实上,人人都怕谣言,却往往不小心会成为“谣言”传播的载体。可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谣言依旧与人们生活紧密的联系着。如何进一步减少大众对现代信息的认识盲点,遏制谣言对社会的危害,以及如何将谣言“变害为利”,进一步使大众传媒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保持社会公平、使得人心趋安。此中因缘际会,依然是当下每一个传媒人理应思考的问题。注释:①语出《周礼·秋官·小司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海洋文学是海洋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创新与发展,宋元海洋文学表现出鲜明的主题取向,宋元海洋文学以宽视野、多角度的审美追求,突出了海洋经略的价值取向。宋元海洋文学的繁荣与兴盛不仅打破了中国没有海洋文化的传说,而且丰富了文学的殿堂。它既有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文化学方面的意义,对宋元海洋文学主题取向与艺术特色研究正是本文研究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关键词】海洋文学;主题取向;宋代;元代;艺术特色;文学研究宋元海洋文学的繁荣,有其特定的时代土壤。首先是造船业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密舱、尖底造型及龙骨结构等工艺发明及指南针的应用,使传统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已臻成熟,这无疑是海洋文化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次是海外贸易不断扩大,元代更是大力发展海洋贸易事业,出现了“东西南数千万里,皆得梯航以达其道路”、“虽天际穷发不仁之地,无不可通之理”的远航盛景。宋元两朝的各种海洋活动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在以海洋为题材的作品中,尤其是远洋航行,反映了国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以及征服海洋的勇气和毅力。其次,是陆地政治进一步向海上延伸,海军的活动趋于频繁。北宋文人苏轼《送冯判官之昌国》云:“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短短数言就写出了海军的声威,元代的海洋漕运,更为政治、经济上的一大创举。此外,海上朝拜也推动了文人的冒险经历。宋代航海事业发展后,越来越多的沿海渔民和商人迫切地祈求慈祥的观音保护他们。免遭海上风暴及危险,并保佑他们的生意,这使得当时观音崇拜也在东南一带风行。普陀山则为观音在江南沿海的中心道场,到了元代,已经和五台山之文殊、峨眉山之普贤并称。随着普陀山名声的远播,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像宋代的陆游、史浩,元代的贯云石、昊莱等人,他们在瞻仰大海、寻仙访道的过程中也留下了不少佳作。
还有很多作家做官于或被贬于穷海,如柳永担任过浙江定海晓峰盐场的监督官,苏轼曾被贬到海南为官,晁说之被贬为明州船官等等。这些人都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他们的滨海经历也时不时地为他们的作品染上大海的气息。以上种种因素,都促成宋元海洋文学走向活跃、繁荣,并呈现出多元的审美取向。1.宋元海洋文学的主题取向宋元海洋文学比较重要的主题取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海洋政治,风波陆沉宋代海军的发展与海上政治、军事活动的增多,使文人往往把目光聚焦到海洋与政治的关联中,尤其到了改朝易代之际,宋高宗浮海与陆秀夫负帝蹈海的历史事实,触动了无数汉族文人的心痛。所以宋元以海洋为题材的作品,多有政治色彩寓含其中,这也是宋元海洋文学的一个重要时代特点。如宋的大势已去,诗人皇甫明见国亡无日,不愿做新朝的顺民,为表气节,以海为归宿,蹈海而死,诗人蹈海之前写下《海口》一诗。元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元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朝廷煞费心机,企图扭转危局。正如杨维祯《席上作》所云:“江南处处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如此烽烟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一方面是烽烟乱起,另一方面则是元帝每年别有用心地通过漕运送酒给张士诚进行安抚。目睹如此强烈的对比事实,使得杨维祯的心灵极度沉重与压抑。诗歌非常准确地表达了在动乱时代官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生命体验,扩展了海洋文学的表现领域,丰富了人们的视野,不仅有史学价值也有文学价值。1.2海洋生活,充满悲欢蔚蓝色的海洋不仅仅为沿海人民提供了生活之资,而且还凝聚了无数沿海人民的悲欢情感。宋元描写海洋生活的诗文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