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文化论文编辑为广大网友搜集整理了:三十年来咏竹文学研究述评绩等信息,祝愿广大网友取得需要的信息,参考学习。
中国大陆的彭昆仓、李贤平、陈大康,香港的潘铭燊,以及美国的陈炳藻,都是这方面的研究者。另外,在出版方面,1987年以后各种版本《红楼梦》不计其数,在此仅择其要而列之:1987年,冯其庸主编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出版,逐字逐句比较10种脂抄本及程甲本的文字异同;1987年,周汝昌主编的《红楼梦辞典》出版;1990年,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的《红楼梦大辞典》出版;1991年,冯其庸纂校订定、陈其欣助纂的《八家评批红楼梦》出版;1995年,李智星、刘可主编的《红楼梦大系》出版,收入120回《红楼梦》与80回《石头记》及清代续书九种。四、结语1976年以来的红学研究因历史背景的变化,显现出研究逐渐回到作品文本本身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术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受历史语境的影响,但绝不可以沦为政治、经济的附属物,不能用实用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学术研究,因为并非一切学术研究的成果都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或政治效果,但能够创造出一种在近期看不到效益却可以在长远很有意义的东西。
一切学术研究,包括红学在内,都应该注意保持其学术的独立品格,在这方面,红学研究者还须作出进一步的努力。摘要:三十多年来,咏竹文学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作品选编、宏观研究、意象研究、体裁拓展研究等领域;不足主要表现在时段关注失衡、研究队伍薄弱、文学独立性不强等方面。关键词:咏竹文学研究竹意象自《诗经》始,竹便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此后咏竹文学不断传承和拓展,蔚然成为咏物文学的主流。但令人遗憾的是,对咏竹文学的研究长期以来罕有问津。直到改革开放后局面才得到改观,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咏竹文学作品的选编按类选编作品古已有之,如《古今图书集成》、《群芳谱》等里面就有咏竹诗词的专门归类。三十多年来,学者继承了这种“选学”传统,在咏竹文学作品的选编工作上用力甚勤。有单独选诗的,如《历代咏竹诗选》(浙江省安吉县政协编,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历代咏竹诗丛》(成乃凡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这类诗选数量一般都逾千首,收录时间多为先秦至清末民初;有诗词共选的,如《中国竹诗词选集》(周芳纯等选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等;有录诗词之外的,如《竹君流韵·中国历代咏竹文赋画论》(徐小飞辑,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有专门选对联的,如《咏竹联集粹》(刘星亮等主编,岳麓书社,1994年版),等等。有各种体裁混选带有“总集”性质的,如《历代咏竹佳作三百篇》(曹毅前等主编,岳麓书社,1999年版),所选包括诗、词、曲、联、铭、赋、赞、记等。《古今咏竹集》(刘学文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版)除体裁宏富外,还古今通选,时间从先秦一直到现当代。
《绿竹神气》(彭镇华、江泽慧,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版)规模空前,所选古代诗词文赋多达万首,选文外尚附有“‘个’字探源”、“图文解说”两部分,学术含量较高。有与其他植物作品合选的,如《松竹梅诗词选读》(徐振维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等是将歌咏“岁寒三友”的作品并选。《历代林木诗选》(吴鹤鸣等编,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等则是将咏竹作品置身于更广阔的植物文学中。这类合编本有利于对比阅读,区分异同,进而丰富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咏竹文学作品的选编,遵循于一定的取舍标准。这不只是反映了编者的学术旨趣和眼光,更重要的是它有资料汇编的性质,可为深入研究奠定文献基础。二、咏竹文学的宏观研究咏竹文学是咏物文学的分支。要深入研究它,必须从整体和宏观的层面来把握和观照。在切入口上,应注意从聚点和散点两个视角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