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文化论文-文学教育在艺术院校的创新之路探索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摘要:艺术院校大学生文学教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艺术人才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分析文学教育工作在艺术院校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创造性地解决文学教学中的困难,以期推动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艺术院校;文学教育;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要把推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作为重点,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艺术院校文学教育亟待创新,这不仅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神圣使命,更是关乎社会主义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艺术院校绝大多数大学生长期处于“重专轻文”的状态,把主要精力放在训练艺术技能上难以提高艺术修为和个人综合素质。艺术院校应该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把握文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学科结合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包含作家火热的激情和深沉的智慧。设计师非凡的想象力、创作力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而对生活的感悟来自于个人亲身的经历和更多的从他人处获得的阅历。仔细品读文学作品会丰富知识、荡涤心灵、启发创作灵感,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文学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文学即人学。对于文化基础薄弱、个性十足的艺术院校大学生来说,文学教育的精神感染作用尤为重要。学生在阅读名篇、了解背景、感受意境之时能够吸取、品味、欣赏和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的精华,塑造自我完善的人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艺术院校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为了考试成绩而出勤是很多艺术院校学生对文学课的认识。一些学生上课迟到,课堂听讲不专心,中途缺席,甚至旷课,无法对文学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不按时完成平时作业,期末考试不认真复习,考试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企图通过作弊获得良好成绩的大有人在。艺术院校学生长期存在“重专轻文”的认识。“往往很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学习,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具体表现为知识面较窄,缺乏理解力,考虑问题时缺乏思想深度。相对非艺术学生而言,思辨性不强。”很多学生认识不到文化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者认为文学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不大,可以不用心学习,考试也是敷衍了事;或者只为取得奖学金而学习,带有变味的功利性。文学课的内容也让艺术专业的学生望而生畏。文学知识理论性较强,阅读量大,学生排斥需要记忆的知识。尤其对于文化基础薄弱的艺术学生来说,他们缺乏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对学习文学存在心理排斥、理解困难和参与途径稀缺的阻碍。“填鸭式”的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缺少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机会。开课一般采取大班上课方式,教师和学生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由于教学人数多,教师讲授无激情,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导致文学教育效果差。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艺术院校的学生数量少,文化课教师的需求量较少,因此在文学课生师比偏低,科研成果和水平也深受影响。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艺术院校往往优先考虑专业发展的需求,文化课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文学图书及影像资料在图书馆藏书中所占比重很低,文学教学的经费支出在校级财政支出中处于弱势。艺术院校的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相比之下,文学教育的主题活动则相对较少。
日前,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提出:解决创新人才的成长“需求”问题,一是学科专业结构要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二是人才培养过程要加强实践环节。艺术院校可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文学类选修课或专题讲座,以加强学生文学修养的塑造。第一,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可以使教学时间灵活。可安排晚课及周末上课,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够确保学生安全。第二,有的放矢地安排辅助专业教学的相关课程,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创作灵感。蔡元培先生曾提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一律,毋宁展个性。”因材施教的立足点就是教材。然而,目前我国至今仍然没有普遍适用于美术院校或音乐院校的文学教材,加强自编教材建设刻不容缓。有目的性地选取名篇进行解读能使学生在增加文学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比如,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希腊神话时引入相关的油画欣赏,如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可在教材中适当加入插图以增强视觉刺激,加深记忆。可在自编教材中加入相关艺术专业知识进行比较对照,使文学知识和艺术知识融会贯通。在进行各文学时期知识梳理的同时可以补充艺术史知识的简介,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学和美学发展的脉络,理解历史发展中文化变迁的进程,使文学学习和艺术专业学习得到整合提高。单个文章解读中也可以将文学知识和相关艺术知识糅合起来。比如,解读《伪君子》引申介绍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戏剧理论“三一律”时,可将文学、绘画、建筑、音乐、表演风格结合艺术史中古典主义及新古典主义一同讲解。这能使学生在了解文学技法的不断创造演化中学到一种创新求变的思维方式,对艺术技法、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的独立创造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并学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品位进行艺术的创新。由于艺术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自治性差,所以要在教材中设计知识总结和复习环节,其中复习环节需要设计创新性题目才能达到有效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课后作业誊写老子着作《道德经》效果显着。学生反馈:从抄录老子五千言中重拾荒于修习的中国书法;也在字里行间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妙,加深了对古代文学、古代哲学的兴趣;在文章品读中得到了艺术境界的提升,根据《上善若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等篇章由意入形,给艺术创作注入了文化内涵。文学是思想沟通的媒介,是最好的思想教育载体,所以在文学教材中要加入对艺术院校学生的灵魂疏导内容。首先,文学课上梳理中外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能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能使学生认知灿烂的世界文化,理解人类思想的演变。其次,作品背景的具象介绍能够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让学生们感受各种不同的文化理念。《论语》一课对孔子生平的介绍能够使学生改变对孔子是瘦小干枯的陈腐学究的错误印象,正确领会儒家的伟大思想,培养学生形成仁爱知礼的思想观念。再次,名篇赏析能够使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用灵魂去触摸作品的精神内涵,这是文学教育对个性自由的艺术院校大学生最好的思想熏陶。
艺术院校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课程应摆脱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种形式促进教学方法上互动式的创新。授课时教师应环顾全体同学,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课前及课上提问、朗诵、讨论环节,增强参与性。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比如,授课对象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外国文学课件中,可用彩图简介介绍“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同时对比“文艺复兴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播放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牧歌等,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调动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知识结合学生专业兴趣来设置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在发挥学生专长的同时更好地吸收文学营养,塑造健康人格。可以给美术院校大学生布置读名着配插画的作业,给音乐院校大学生布置古诗配乐、编剧表演的作业。通过网络进行文学知识渗透能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比如在校园网络论坛上开辟文学园地,在微博中定时更新古代诗词或西方神话典故等内容,在聊天群里与学生互动等等。
艺术院校应该根据学科特色建立、完善适用于文学课的一系列评价制度。重视对教师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的监控,完善教师考勤制度;积极开展听课和评课活动,将专家点评、教师互评、学生参评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成绩配比,按各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分配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完善请假条制度,促进学生对文学课的重视。充分发挥各个教学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任课教师和学生对管理部门、管理系统给出评价,群策群力提高教学监管质量。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陈传席先生指出:“艺术院校必须加强文化基础课”、“教理论的教师尤须大人才、大学问家”。艺术院校文学课教师更要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授课能力,甚至包括心理疏导能力。提倡文学课教师进修。应提倡艺术院校文学课教师选择在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攻读更高学位或进入研修班深造。鼓励文学领域教学科研。艺术院校应推动文学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高质科研成果,推出高水平的文学精品课、示范课。
将文学学习延伸到校园文化建设、产学研建设中可以根据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活跃、才艺丰富的特点,设计一系列校园活动来使学生关注文学,如举办新生班集体诗歌朗诵比赛、主题辩论赛、主题征文等。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可以在产学研项目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要完善高校面向科研院所、企业、地方开放合作机制,加快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艺术院校应在校企合作中引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吸纳优秀学生加入艺术项目实践。完成作业和项目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树立主动学习、创作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只有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愉悦感才能使得艺术院校的学生真正关注文学,学习文学,热爱文学。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核心,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原则,创造多种途径和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并在课余时间通过产学研结合的主题活动方式全方位展开文学教学工作。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文学教学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些研究实践还有改进之处,艺术院校的文学教育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相信通过创新性教学,文学教育在艺术院校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浅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