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文化论文-译写内容与功能概述,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人们形成一种共识,认为“翻译是原作的再现。”因此“忠实”被普遍认为是翻译的首要标准,它要求译作原原本本地呈现原作,不能添加、省略或改变原意。但就文学翻译而言,一个好的译作的衡量标准远非“忠实”能一言概之。“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傅雷)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而兼筹并顾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译写。
一、关于译写
译写是翻译与写作适当的、灵活的结合的一种翻译手段。强调译者的主观性和创造性。“译写”不是对原文“忠实”的否定,而是在忠于原著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及作品精神”的前提下,使“具体的语言文字”更适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翻译腔’”,由此而产生的不足就是“不可能与原著百分之百的相同”。(蔡骏)“忠实”与“创造性”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相对共生的。忠实不意味着逐次死译,而是忠于原作的思想情感;创造性意味着超越原作形式上的限制,在语言表达上的灵活性。
译写是文学翻译中不可或缺的形式。在文学翻译中,文字传达的不仅仅是信息,更重要的是一种带有审美功能的艺术语言。因此,在文学翻译中,为了带给译入语读者与原作相同的艺术美感,译者必须深刻理解原作角色的思想情感,再用最适当的语言表述成目标语言。为了达到能和原作媲美的目标,译者往往选择译写的翻译策略。事实上,译写是文学翻译中必须且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被多位著名翻译家所使用,比如林纾。林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译作极大的满足了中国读者的需要,广受追捧。
二、译写实践
在实践中译写涉及文学的各种文体,以下就戏剧、小说、散文、诗歌中译写实践的举例说明文学翻译中译写的必要性。
(1)戏剧中的译写
戏剧翻译中的关键问题是可表演性,因为戏剧不光要求可读性,更重要的是表演起来要朗朗上口。并且角色之间的对话要符合舞台场景和人物关系。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以下经典独白:(朱生豪译)
Juliet:朱丽叶:
My only love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恨灰中燃起了爱火融融,
Too early seen unknown, and too late!要不是应相识何必相逢,
Prodigious birth of love it is to me,昨日的仇敌,今日的情人,
That I must love a loathed enemy!这场恋爱怕要种下祸根!
朱生豪的翻译中“昨日的仇敌,今日的情人,这场恋爱怕要种下祸根!”是一句典型的译写,生动的展示了朱丽叶的内心世界,如果直译这段独白的话,就索然无味,效果大打折扣了。
(2)小说、散文的译写
小说和散文的翻译要求作者在原型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创造出符合目的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当“翻译”和“改写”这样有机结合后才能翻译出比直译更符合原型的作品。
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 in the latter part of autumn, 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 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 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 There was something congenial to the season in the mournful magnificence of the old pile;and,as I passed its threshold,it seemed like stepping back into the regions of antiquity,and losing myself among the shades of former ages.(欧文《威斯敏斯特教堂》)
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接连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幕,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气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中了。
Seated with Stuart and Brent Tarleton on the cool shade of the porch of Tara, her father''s plantation,that bright April afternoon of 1861, she made a pretty picture.
一八六一年四月一个晴明的下午,思嘉小姐在陶乐垦殖场的住宅,陪着汤加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叫汤司徒,一个叫汤伯伦的一坐在一个阴凉的走廊里。这时春意正浓,景物如秀,她也显得格外标致。(傅东华译)
(3)诗歌译写
诗歌翻译是最难的,因其中涉及诗歌的形式、韵律、意境和意象等。许渊冲先生曾说到,诗歌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再现,译者必须用尽办法改编原作才能传达原作的美。例如《袖底风 绿袖》(节选)(莲波译)
《袖底风 绿袖》Greensleeves
我思断肠,伊人不臧。Alas my love, you do me wrong
弃我远去,抑郁难当。To cast me off discourteously
我心相属,日久月长。I have loved you all so long
与卿相依,地老天荒。Delighting in your company
绿袖招兮,我心欢朗。Greensleeves was all my joy
绿袖飘兮,我心痴狂。Greensleeves was my delight
绿袖摇兮,我心流光。Greensleeves was my heart of gold
绿袖永兮,非我新娘。And who but my Lady Greensleeves
三、译写的三种方法
译写实践的例子枚不胜举,但概括起来,不管是哪种文学形式,译写过程中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种:改变原作的内容、改变原作的形式、改变原作的风格。
(1)改变原作的内容
译者,尤其是翻译家,有自己独到的文学翻译见解,而这些见解有时让他们的翻译“背离”原作内容。以傅东华译《飘》为例,当他翻译《飘》时,他想:“这类文学作品不同于经典名著。[14]所以他重新定夺了主人公的名字,地名及谈话内容。”至于有些乏味漫长的描述和心理分析,他想道,“他们已经很少影响到情节的发展,必将使读者感到乏味,所以我干脆省略了整个段落。”[15]在他看来,只要意思没有改变,没有必要紧跟原作的语序和句序。因为重要的是,译作的气氛和思想要类似于原文。他认为在认真分析原作句法和语义的基础上只要能流利地道的表达原文思想,适当的略词或加词无关紧要。结果,他的版本在当时被国人广为接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改变原作的形式
所有不同形式的语言,如果想要保存源语言的内容,那么很自然地目标语言的形式必须改变。例如,著名的译者翁贤良翻译孟浩然的《春晓》。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s: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 This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16]
(3)改变原作的风格
风格是写作的本质特征,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众所周知,每个作家有独特的文体风格。译者的写作风格体现在目标语言上。因此,翻译版本都带有不同于别人的独到的风格。下面是华兹华斯的诗:(朱光潜译)
Lucyⅱ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幽人在空谷
Beside the springs of Dove结居傍明泉
A maid whom there were none to praise知音世所惜
And very few to love.孤芳谁见怜
A violet by a mossy stone贞静如幽兰
Half hidden from the eye!傍石隐苔藓
Fair as a star, when only one皎洁若晨星
Is shining in the sky.孑然耀中天
She lived unknown, and few could known存不为世知
When Lucy ceased to be;殁不为世惜
But she is in her grave, and oh,幽明已殊途
The difference to me!予独怀戚戚[17]
四、成功译写的因素
(1)译者因素
“翻译工作者要精通本国的语文,而且要有很好的外文基础,所以它并不比创作容易。创作要有生活体验,翻译却要体验别人所体验的生活。”(郭沫若)译者要用目的语把原作重现,保持原作思想情感不发生变异,又不能让目的语读者读起来有陌生感。这不仅要求译者具备语言文字专业知识,完备的百科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不同文化知识,才能做到语言文字背后思想情感的自由转换。与此同时还要充分理解作品的文化功能和审美价值。比如就小说和戏剧的翻译而言,小说的目的在于读,而戏剧的目的在于演,那么译者必须采取各自相宜的翻译方式才能满足各自的实用目的和审美价值。
另外,译者自身的翻译经验和生活体验也很重要。如果由于译者经验浅薄无法对原作思想产生共鸣,何以使读者对译作也产生情感共鸣呢。除此之外,译者的主观性也不容忽视。译者如何抓住原作中的主题思想,在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使读者也深刻领悟同一主题思想,这完全取决于译者的主观选择。
(2)适度原则
译写虽是文学翻译中一种必要形式,但有其限度。译写不是译者的天马行空、自由想象,而是以原作为基本参照的艺术再创作。尽管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作且不可能绝对的忠实于原作,但这不意味着“忠实”这一标准在文学翻译中可以省略。译者可以延伸原作的内涵但不能改变其思想。采用译写可以适当增加原作价值,胡译乱译将会降低原作价值。
结论: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它不只是一连串事件的记录,它以其独特的文字魅力、塑造的艺术形象及所反映的思想吸引着读者。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创造同样的艺术魅力,以使读者所受的启发和感动与原作读者一样。译写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种有效方式。翻译和写作适当的结合有助于产生高质量、受欢迎、经久不衰的翻译作品。然而,我们应注意译写应该在原作的框架内适当发挥,杜绝过度译写和不当译写的发生。译者的内在的语言和文学知识在译写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回顾历史,许多直译翻译作品大多被公众所遗忘。然而,一些采用译写翻译的译著取得巨大的成功,获得了与原作相同的好评。这说明译写在文学翻译中有特殊的作用和魅力,值得继续研究和利用。
译写内容与功能概述责任编辑: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