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一般采用查表法确定每道工序的加工余量,然后按工序顺序由后向前推的计算方法,根据选定的余量计算前一道工序尺寸。 工序尺寸的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应按该工序的加工方法和经济精度来确定。工序尺寸的公差一般规定为按工件的“入体”方向标注,对包容面尺寸公差取正值。 1.2.6 机床和工艺装备的选择和设计 I 车端面、外圆及内孔 ①机床、刀具、量具及夹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铸钢ZG35,零件重量为16.38kg。 加工要求:粗车端面至尺寸161mm,半精车端面至尺寸160mm,粗车外圆至尺寸Ф142mm,粗车外圆至尺寸Ф132mm,半精车外圆至尺寸Ф130mm,半精车外圆尺寸至Ф127mm,精车外圆至尺寸Ф125mm,粗车内孔至尺寸Ф90mm,倒角。 (2)定位元件的设计 由于定位方案采用Φ50mm孔和右端Φ125mm外圆为定位基准,以Φ50mm心轴及V型块定位,因此我们需要一直径为Φ50mm的心轴,便于装卸工件采用间隙配合 ,因此轴径为Φ50 mm。同时由于要钻孔,要想钻通则钻头必须伸出工件一段,这就要求Φ50mm心轴上有孔,且孔径要大于Φ13mm以便于减少刀具的磨损,同时利于容屑、排屑。同时开孔方向要求与要钻的Φ13mm孔方向一致,因此需要周向定位,采用一平键定位。其他结构根据需要确定。 (2)定位元件的设计 由定位方案知,钻该Φ30mm孔是以Φ50mm孔和右端Φ125mm外圆为定位基准,采用Φ50mm长心轴支承Φ50mm孔,再采用V型块支承右端Φ125mm外圆定位。由前面钻Φ13mm孔时我们为了与本工序一致,同时为了制造加工方便,采用的固定V型块,因此定位元件V型块与前面一样。至于Φ50mm孔的定位就是采用Φ50mm的弹性套筒,自膨胀定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