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设计下载 > 其他类别 > 正文

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希望对需要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QQ交谈客服咨询,网学网竭诚为您服务,本站永久域名:myeducs.cn

 第三章  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和收入问题

    3.1.  导言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分离了城市和乡村,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和农业生产上。据估计,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农村蓄积了大约2亿的剩余劳动力。[6]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政策的推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体制性阻碍逐渐得以减少消除,农村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流动,尤其是向城市流动。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00年,中国大约有7600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这部分人几乎占到城镇全部就业者三分之一。到2005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劳动社会保障部的最新调查推算,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已达1.2亿人,其中,进城农村劳动力约为1个亿。尽管已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但按照中国整体就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这种转移速度仍然不够。[7]

2000年,中国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64.21%,比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27个百分点,相当于还有6679万人需要转移。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届时,中国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该收入组国家的农村人口比重平均为23%左右。中国要将农村人口比重降到这一水平,即使在人口总数不增加的情况下,仍需要转移出5亿以上的农村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劳动年龄人口。可见,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面临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8]

    很多文献探讨了农民工就业及其收入的决定机制。马九杰等(2003) 的研究指出,除了体制和政策障碍等直接因素外,农民工自身因素,如较低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风险厌恶特性、家庭收入最大化决策模式等是导致他们在第二市场择业的重要原因 。曾旭晖(2004) 的研究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具有人力资本再生产的意义,而务农经历可能导致消极的影响;性别因素是决定收入的一个重要变量 。李睿等(2005) 的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从事工种的技术含量是影响农民工收入的关键因素。钱雪飞(2004) 的研究也显示,农民工收入与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王东等(2002) 通过相关检验发现,与收入有显著相关的是年龄和文化程度。苏群等(2005) 对决定农民工收入的人力资本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培训情况、打工时间、性别、婚姻状况等都影响着农民工的就业与收入状况。[9]

 

    3.2.  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 

    农民工处于一种非正规就业状态或主要工作于次要劳动力市场。李强等(2002) 的研究指出,非正规就业状态包括两种情况,既包括在正规部门里的作为“临时工”的农民工,也包括那些根本就没有任何正式单位,有组织或无组织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服务活动。马九杰等(2003)通过深圳个案,分析了城市农民工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择业特征。马文认为,大多数进城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不仅工种地位低,收入低,劳动时间长,而且职业具有不稳定、临时性强的特征 。张戈(2005) 的研究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工的失业情况。在其调查样本中有过失业经历者高达83. 57 %,其中66. 67 %的农民工曾经有1 2 个月失业,25. 5 %的农民工曾经有3 6 个月失业,甚至有4. 17 %的农民工一年多时间找不到工作。肖云等(2005) 的研究也反映出农民工工作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职业不稳定。调查样本显示,农民工工作变换频繁,有近60 %的农民工换过工作,换过1 - 2 次工作的占31 % ;换过3 - 5 次的占27 %;换过5 次以上工作的占13. 1 %[10]

    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繁荣了城市经济,促进了经济增长。计量分析表明,在中国19781997年年均9.4%GDP增长率中,有近2个百分点是由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带来的,劳动力流动对GDP增长率的贡献接近20%。但是,进城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却令人堪忧,突出表现在工资水平低、劳动时间长、工作稳定性差和劳动保障严重缺乏,非正规就业的色彩浓厚。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者不分城乡,只要条件和工作时间相同,都应该获得大体同等的待遇和劳动条件。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的现实,客观上要求原来按照户籍标准制定的劳动力就业制度随之调整。妥善处理进城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10]

    农民工一度被称作“盲流”,主要是指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寻求工作有大的不确定性。农民工主要是从亲朋好友、熟人关系那里获得就业信息,信息来源有限,有些甚至有误导。这种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随之不断地更换工作,在不同工作间、单位间、行业间、城市间频繁流动。由此带来的是: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走不出社会底层。[11]

 

    3.2.  农民工就业问题

    对中国进城农民工就业的不同研究结果均分析显示,进城农民工从事的行业范围较为狭窄,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餐饮业;绝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在职业阶梯中处于中低层;进城农民工总体上地位低、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工作不稳定等。本调查显示,进城农民工就业表现出行业高度集中、劳动时间长、工资水平低、雇佣关系不规范和劳动关系紧张等特征,非正规就业的色彩浓厚,在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方面进城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劳动力存在显著差距。

 

3-1 进城农民工就业基本状况及其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比较

 

民工

本地人

工作时间

 

 

     每月工作天数(天)             

27.9

25.7

     每天工作小时数(小时)  

10.0

8.7

小时工资收入(元)

3.8

4.3

雇主类型分部(%

     国家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业

 

 

15.0

61.0

     股份、联营企业及其有限公司

7.4

13.6

     "三资"企业

4.8

2.3

      私营企业

27.6

7.5

     个体工商户

28.7

4.2

     自我雇用

14.7

6,5

      其它

1.8

4.9

行业分部(%       

 

 

     农林牧渔业

1.2

0.3

      制造业

28.8

3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5

2.6

      建筑业

9.5

4.9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

4.2

8.5

       批发和零售餐饮业

33.8

13.4

      金融、保险、房产产业   

1.2

2.3

      社会服务业

15.7

15.4

       卫生体育教育文化科研业

1.4

5.6

      国家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0.4

6.2

      其他行业

3.3

4.8

经常被拖欠工资比例(%

8.7

9.0

加班得不到加班费的比例(%

49.4

40.2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

67.5

40.9

周六或周日能休息的比例(%

13.3

55.6

 

本站发布的计算机毕业设计均是完整无错的全套作品,包含开题报告+程序+论文+源代码+翻译+答辩稿PPT

本文选自计算机毕业设计http://myeducs.cn
论文文章部分只是部分简介,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本站客服!QQ交谈QQ3710167

  • 下一篇资讯: 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