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其他类别-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的空间审美特征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摩崖造像:以石刻为主要内容的佛教造像,特点是或置于露天或位于浅龛中,多数情况以群组形式出现,有时与石窟并存。
摘要: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作为川东北地区隋唐时期的一处重要佛教造像遗址,当前学人主要从考古学的视角对石窟造像的形态特征、年代考辨、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而本文从空间美学的视角对其空间的组合、单体空间的布局做了详细探析,以期能为研究学人提供一个新的维度探察视角。
关键词:广安冲相寺;空间美学;摩崖造像
摩崖石窟造像作为佛教艺术宣扬教义、表现佛经的重要载体之一,与佛教绘画、佛教建筑、佛教雕塑、佛教书法一样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专家、学者考察探究佛教艺术、佛经、佛理的过程中,摩崖石窟造像是一个的重要课题。广安冲相寺摩崖石窟造像是四川东北地区重要的一处佛教摩崖造像遗址,当前学人在考察探析广安摩崖石窟艺术的研究中,多从石窟造像的形态特征、年代考辩、教义主题等视角进行考察。笔者以为,在摩崖石窟造像艺术的空间处理与空间组合中,同样蕴含了前人高妙的佛学智慧与佛学修为,从空间美学的维度考察摩崖石窟造像会让人体会出别样的石窟空间美学特色。
一、摩崖石窟与山体环境的和谐之美
“和谐之美”向来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追求典范,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天地之和、天人之和、人人之和、社会之和均是中国古代和谐美学的不同表现形态。而天人之和是中国古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二法则,即强调人对于天道的尊重与顺从。中国古人将自然、山川看作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并且具有无私、博大、厚重的品德,而人也应该通过学习、修炼、克制自己的言行以让自己具有圣人的品德,以此为基础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天人之和的审美思想体现在设计上的典型理念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作”必须符合“天开”的标准。在设计中,要求顺应自然脉理,按照自然山水景物的生存机理和形态特征去构筑景观,以到达自然天成的境界。[1]
崖壁石窟的开凿受到山体崖壁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山体的方位朝向、地理位置、山体形状、体量大小等诸多因素,广安冲相寺摩崖造像能很好的利用这些客观因素,让石窟与山体浑然一体、应势而生。首先,广安冲相寺的摩崖石窟跟随定光崖壁的起伏跌宕顺势开凿,自然天成而不失韵律节奏。其次,跟随定光崖壁的山势起伏,冲相寺的摩崖石刻呈现出鲜明的主次高潮。与冲相寺相对居中的主轴崖壁上,石窟的数量与体量均达到高潮,石窟内容、人物体态变化丰富,整体洞窟与崖壁相映成趣、和谐自然。
二、石窟空间组合的形式之美
形式美感法则即视觉艺术语言语素之间排列与组合的规制。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建筑、设计等诸多学科领域,形式美感法则都是其关注的重要艺术规律,形式美感法则不仅决定着艺术作品的整体风格面貌、而且形式美感法则也有着其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
广安冲相寺摩崖造像五十余龛,在龛窟空间的排列与组合上充分体现了重复与秩序、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等形式美感规律。石窟整体均呈方形窟口,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石窟的口沿呈现出许多不规则的形状,反而让观者更能体味到时间沧桑的变幻与历史变迁的意趣。石窟开凿的大小根据佛教造像的内容题材、山体高低的起伏变化、整体工程的布局安排变化适度、穿插错落,在统一与变化之间找到了适度的契合点。与石窟的大小比例变化相适应,石窟之间的组合也同样在对比与微差的秩序变化之中呈现出形式节奏美感,石窟之间的穿插错落有致,不同方向、不同尺度、空间的衔接过渡犹如古画上的钤印考究而精巧。
三、单体石窟的空间布局之美
石窟佛像雕刻与龛窟空间巧妙地结合为一体,这就要求开凿者处理好佛像人物造像与龛窟空间之间的比例尺度与体量关系。单个石窟的体量与尺度通常是根据佛像人物的内容、主题、数量,人物的主次、重要性等方面来考虑。例如居于定光崖壁中间顶部的定光佛在龛窟的体量与比例上都显示出了其在整个摩崖石窟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而净土变、佛菩萨弟子及部众像、七佛龛等内容繁复、人物较多的场景,其龛窟空间的体量与比例也相对较大;和尚冢龛、一佛二菩萨等人物较少、人物地位次之的场景其龛窟空间体量就相对较小。无论是大场景的龛窟还是人物少的空间,冲相寺的摩崖造像均对龛窟空间做到了恰到好处的处理与布局,场景人物在空间内既紧凑密切又从容自如。其次,龛窟内的内部空间处理也是精微而细致。龛窟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态肢体、服饰、法器、侍从人物等对空间做进一步的分割处理,小空间的分割让龛窟大空间显得丰富而生动,在起承转合的空间分割中让石窟空间中的故事婉转而深沉。虽然单个石窟的空间有三面围合,仅一面通透,然而在内部空间在进一步地分割与围透处理下,其内部空间已经形成了互相贯通、穿插、渗透的浑融境界。
参考文献:
[1]计成著,胡天寿译注.园冶[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