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需要土木毕业设计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高校综合楼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本次设计选题为西安高新创业集团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通过为本综合楼设计生活给水、热水系统、建筑消防系统、建筑排水系统以及雨水排水系统,基本能熟悉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全部过程,为今后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亦在迅速发展,建筑给排水已由原来简单的房屋卫生设备设计演变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专业体系。“‘公用设备注册工作中水、暖专业交叉问题’会议纪要”对建筑给排水涵盖的内容作了详细的描述:从建筑物内来说,水的系统有生活给水系统、直饮水系统、中水给水系统、热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生活废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游泳池循环水系统、水景、水上游乐设施水循环系统,人防工程特殊给排水系统等。这些系统中包括了水质处理,水质、水温、水压保证及供水、配水、排水、通气等众多技术内涵。消防系统有消火栓系统、消防水喉系统、湿式、干式、预作用,重复启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水喷淋联用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水炮灭火系统、CO2灭火系统、各种洁净气灭火系统(烟烙烬、七氟丙烷、三氟甲烷、隋性气体)等以及手提灭火器的计算及设置。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建筑物其建筑高度超过50m,建筑的功能复杂,已涵盖了给水、排水、热水、消防供水等工程内容。 建筑给排水专业亦在迅速的发展日趋成熟,研究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高层住宅给水采用分区给水方式比较普遍,有效的节约了能源。为防止二次污染多不设生活水箱,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提高了供水安全可靠性。 2.各种新兴塑料管(PE管、PPR管UPVC管)以及复合管材的出现取代了钢管、铸铁管大大降低了管材的造价,另外运输、造型、施工也比较简便。 3.排水系统由最初的普通单立管发展为双立管、三立管到现在的特殊单立管系统。 4.消火栓系统采用新的管材改善了水力条件。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报警系统也越来越可靠采用预作用式避免了错报和误报,各种新型的感温、感烟装置和特种喷头使用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灵敏度,有利于初期灭火。在设计过程中除考虑用水节点对水压、水质、水量等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其运行过程中的节水、节能及环保。
(二)消防系统 本楼设有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消火栓给水系统 本工程室内消防用水标准为30L/S,室外消防用水标准为40L/S。由于西安最冷月平均水温为4 oC,水泵结合器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水泵结合器与室内消防环网相连。消火栓系统不分区,消火栓系统的静水压满足最大静水压的要求。消火栓系统水平和纵向均成环状。消火栓系统前10分钟的消防用水储存在屋顶水箱内,由生活泵供水。10分钟以后由水泵从水池抽水供给。水池储存3个小时的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由市政管网供水,考虑安全性,布置成环状,有两条引入管从市政管供水。消火栓管道采用镀锌钢管。 设计如下: 1.绘制消防给水管道系统图并确定给水方式,确定最不利消火栓并进行流量分配; 2.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径; 3.计算消火栓系统所需压力并核算室外水压,确定选定给水方式。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按中危一级考虑,采用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竖向成一区,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前10分钟由消防水箱供水,10分钟之后,按火灾延续一小时计,水量全部储存消防水池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增压稳压泵设在屋顶水箱旁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有水泵结合器。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储水池、水箱、加压泵、稳压泵、报警阀、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和喷头组成。喷头布置间距按边长3.6米,距边墙最大1.8米成正方形布置。喷头选用玻璃球喷头,喷头温级采用68度。管材为镀锌无缝钢管。在本工程中除变配电室、消防控制中心、电梯机房及小于5平方米的卫生间外,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设计如下:1.绘制自喷系统图并确定给水方式; 2.按照作用面积法进行最不利点水力计算并确定管径和系统所需压力; 3.选取加压、储水设备以及附件。
(四)热水系统 本楼在设计中考虑到热水和冷水水压平衡的问题,故在热水给水的方式上沿用冷水给水的方式。由于一层至五层为公共卫生间暂不考虑热水的供应问题,热水主要供应宾馆客房的卫生器具用水,采用上行下给的方式。热水管道采用铜管,且对于热水的供水及回水立管、横干管均加设保温层,保温系数取0.6。 设计方法如下: 1.根据建筑平面图初定给水方式,绘制给水管道平面布置图及轴测图; 2.根据轴测图选择配水最不利点,进行管道节点编号; 3.根据建筑性质选用设计秒流量公式,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径; 4.根据热损失的计算公式,校核系统中各点的设计温度。 (五)雨水系统 本设计的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管材选用UPVC塑料管。 设计方法如下: 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 以上设计方案均考虑环保节能,在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的比较之中所选择的方案。研究框架如下: 1.整理建筑资料进行给水排水工程的布置; 2.解决给水、排水、消防系统的计算并确定其管径; 3.进行综合管道的布置与设计形成系统图; 4.整理设计资料形成说明书 |
本站发布的计算机毕业设计均是完整无错的全套作品,包含开题报告+程序+论文+源代码+翻译+答辩稿PPT |
本文选自计算机毕业设计http://myeducs.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