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设计(论文)任务、重点研究内容、技术方案及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的任务是: (1) 建筑部分: ①建筑总平面图:包括总平面布置,与相邻建筑尺寸的关系,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建筑物地面标高及道路标高,道路宽度及相应比例。 ②建筑总说明:包括各部分建筑构造的做法,材料规格及色彩,使用的标准及通用图集,防火与防盗及门窗表。 ③建筑平面图:包括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屋顶平面图。 ④建筑立面图:根据建筑形式,设计出主要立面及侧立面。对复杂的民用建筑。四个立面均应表示。 ⑤建筑剖面图:至少表示1~2个在设计中较复杂的位置的横剖面或纵剖面。 ⑥建筑构造详图:根据具体工程设计需要,画出4~5个施工构造详图,标明详图做法及尺寸。 (2) 结构部分 ①结构设计说明:包括各材料的强度等级,各构件钢筋的构造要求,图纸未能交待清楚或未作交代的有关构造处理及施工说明。 ②结构平面布置:包括底层、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和屋面结构平面布置。 ③框架、梁板柱:框架、(一榀)梁柱的配筋图 ④基础: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配筋图。 ⑤楼梯:梁氏楼梯或板式楼梯及休息平台的配筋图。 ⑤其它构件:雨蓬、檐沟等。 设计(论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1) 建筑部分: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应着重说明建筑方案的构思,建筑方案如何满足各部分功能的要求,垂直与水平交通的组织,建筑物采光、防火、防腐等要求的说明,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建筑经济指标、建筑物位置(坐标),标高及与相邻建筑物的关系、道路的相对标高、特殊装饰材料的规格、色彩、各部分施工做法的说明、使用的设计规范及标准的说明、使用的标准图集、通用图集的说明及防盗措施可在建筑总平面图和建筑总说明中表示。 (2) 结构部分: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包括结构方案的选择及说明,结构构件的计算(如框架、楼梯、雨蓬、现浇梁板等);特殊情形的地基、地基加固措施的说明和依据;基础类型的选择和基础设计计算等。 结构构件计算的一般顺序是: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荷载组合及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配筋计算及钢筋选择。 上述有关的说明和计算内容编入设计说明书时,应包括必要的计算简图和内力图,计算过程应条理化和图表化。 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是(应具体到哪一周): 第一周: 1.熟悉设计资料中的结构设计部分; 2.翻阅毕业设计指导书中的结构部分; 3.收集有关规范(《荷载》、《混凝土》、《抗震》、《地基基础》、《建筑构造》) 第二周: 1.通过建筑图及其他因素确定结构形式; 2.针对建筑图进行结构布置(CAD图); 3.计算书尽量用表格,简化计算过程; 第三周: 1.确定计算简图; 2.掌握荷载的传递方式; 第四周: 1.依据荷载规范,用EXCEL完成荷载的复杂运算; 第五周: 1.学会结构力学求解器的应用,并用它计算框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2.用分层法计算恒载作用下框架顶层的内力; 第六周: 1.用D值法计算风荷载作用下框架顶层的内力; 2.比较求解器于传统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 第七周: 1.了解荷载规范对荷载组合的各项规定; 2.注意各种荷载组合时系数的选定; 第八周: 1.用EXCEL完成组合过程; 第九周: 1.查看抗震规范及结构构造要求; 2.了解抗震概念设计; 3.了解抗震设计的原则; 第十周: 1.掌握构件配筋的设计; 2.绘制框架的配筋图及大样图(CAD图); 第十一周:1.仔细阅读地质报告; 2.了解基础的选型; 3.掌握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4.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大样; 第十二周:1.了解楼梯的形式; 2.楼梯荷载的设计; 3.板式楼梯的设计; 第十三周:1.整理计算书及结构施工图; 2.完成一篇英文文章的翻译(5000字左右); 3.完成其他有关毕业设计的事宜; 报告人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