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提醒】:本文主要为网学会员提供10天oracle学习计划,希望对需要10天oracle学习计划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10天学习Oracle计划
2008年05月02日星期五11:56
Oracle10G十天学习计划
共计10天(每天按6小时计算)
三、预期目标:
1.安装OracleDatabase10g并配置数据库
2.管理Oracle例程
3.管理数据库存储结构
4.创建和管理用户帐户
5.执行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6.监控数据库、解决使用数据库时出现的问题和维护数据库
7.配置OracleNetservices
8.在数据库和文件之间移动数据
9.使用RMAN创建和管理备份集和映像副本
10.将数据库恢复到过去某一时刻的状态
11.使用Oracle安全备份来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12.使用Oracle闪回技术恢复数据库
13.检测块损坏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修复损坏的块
14.使用各种数据库Advisor来监控和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15.使用资源管理器来控制数据库资源的使用情况
16.使用调度程序来简化管理任务
17.复查数据库日志文件以便进行诊断
18.为数据库和单独的会话自定义基于语言的行为
19.管理VLDB;实施安全数据库
四、培训指导思想:
以Oracle公司的官方培训教材为基础,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客户感兴趣的内容,删除一些理论性强而客户又很少用到的内容。
五、具体授课安排:
时间授课内容主要实验
第一天内容一:简介(数据库体系结构)
1.描述课程目标
2.研究Oracle10g数据库体系结构
内容二: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
1.解释DBA核心任务和工具
2.计划Oracle安装
3.使用最佳的灵活的体系结构
4.使用OracleUniversalInstaller(OUI)安装软件
内容三:创建Oracle数据库
1.使用数据库配置助手(DBCA)创建数据库
2.使用DBCA创建数据库设计模板
3.使用DBCA生成数据库创建脚本
内容四:管理Oracle例程
1.启动和停止Oracle数据库及组件
2.使用OracleEnterpriseManager(EM)
3.使用SQL*Plus和iSQL*Plus访问数据库
4.修改数据库初始化参数
5.了解数据库启动阶段
6.查看预警日志
7.使用数据字典实验一:安装数据库软件
实验二:使用图形化界面
实验三:创建数据库
实验四:启动、关闭数据库
实验五:设置参数文件
实验六:查看预警日志
第二天内容一:管理数据库存储结构
1.描述表数据存储(以块为单位)
2.定义表空间和数据文件的用途
3.了解和使用OracleManagedFiles(OMF)
4.创建和管理表空间
5.获取表空间信息
6.描述自动存储管理(ASM)的主要概念和功能
内容二:管理用户安全性
1.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用户帐户
2.对用户进行验证
3.分配默认的存储区(表空间)
4.授予权限和撤消权限
5.创建和管理职责
6.创建和管理配置文件
7.实施标准口令保护功能
8.控制
用户对资源的使用
内容三:管理方案对象
1.定义方案对象和数据类型
2.创建和修改表
3.定义约束条件
4.查看表的列和内容
5.创建索引、视图和序号
6.解释临时表的用途
7.使用数据字典实验一:创建表空间
实验二:使用OMF
实验三:创建用户
实验四:使用配置文件
实验五:分配权限
实验六:创建表
实验七:创建索引
实验八:创建约束等对象
第三天内容一:管理数据和并发处理能力
1.通过SQL管理数据
2.确定和管理PL/SQL对象
3.描述触发器和触发事件
4.监控和解决锁冲突
内容二:管理撤消数据
1.解释DML和撤消数据生成
2.监控和管理撤消
3.描述撤消数据和重做数据之间的区别
4.配置撤消保留
5.保障撤消保留
6.使用撤消Advisor
内容三:实施Oracle数据库安全性
1.描述DBA安全性责任
2.应用最少权限原则
3.启用标准数据库跟踪
4.指定跟踪选项
5.复查跟踪信息
6.维护跟踪线索实验一:学习SQL语句
实验二:监控锁
实验三:配置撤销段
实验四:设置跟踪
第四天内容一:配置OracleNetwork环境
1.使用OracleEnterpriseManager配置OracleNetwork环境
2.创建其它监听程序
3.创建OracleNetService别名
4.配置连接时故障转移
5.控制OracleNetListener
6.测试OracleNet的连接性
7.确定何时使用共享服务器和专用服务器
内容二:积极维护
1.使用统计数据
2.管理自动工作量资料档案库(AWR)
3.使用自动数据库诊断监控程序(ADDM)
4.描述指导框架
5.设置预警阈值
6.使用服务器生成的预警
7.使用自动任务
内容三:性能管理
1.使用OracleEnterpriseManager页监控性能
2.使用SQLTuningAdvisor
3.使用SQLAccessAdvisor
4.使用共享内存的自动管理
5.使用内存Advisor设置内存缓冲区的大小
6.使用与性能相关的动态视图
7.排除无效或不可用的对象中的故障实验一:配置Listener
实验二:使用AWR
实验三:使用ADDM
实验四:设置预警
实验五:使用工具调优
第五天内容一:备份和恢复的概念
1.确定Oracle数据库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
2.描述优化例程恢复的方法
3.确定检查点、重做日志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的重要性
4.配置ARCHIVELOG模式
内容二:执行数据库备份
1.创建一致的数据库备份
2.在不关闭数据库的情况下进行备份
3.创建增量备份
4.自动数据库备份
5.监控快速恢复区
内容三:执行数据库恢复
1.恢复丢失的控制文件
2.恢复丢失的重做日志文件
3.在数据文件丢失后执行完全恢复
内容四:执行FlashBack
1.描述闪回数据库
2.使用闪回表将表内容还原到过去的某一特定
时间点
3.恢复已删除的表
4.使用闪回查询查看截至任意时间点的数据库内容
5.使用闪回版本查询查看一段时间内的行版本
6.使用闪回事务处理查询查看行的事务处理历史记录
内容五:移动数据
1.描述移动数据的可用方法
2.创建和使用目录对象
3.使用SQL*Loader从Oracle数据库(或用户文件)中装入数据
4.解释数据泵的通用体系结构
5.使用数据泵的导出和导入功能在Oracle数据库之间移动数据
6.使用外部表并通过平台独立文件移动数据实验一:备份数据库
实验二:监控快速恢复区
实验三:恢复试验
实验四:flashback试验
实验五:装载数据试验
第六天内容一:配置RecoveryManager
1.RecoveryManager的功能及其组件
2.使用RMAN的快速恢复区
3.配置RMAN
4.控制文件自动备份
5.保留策略和通道分配
6.-在默认的NOCATALOG模式下使用RecoveryManager与目标数据库连接
7.显示当前的RMAN配置设置
8.更改数据库的备份保留策略
内容二:使用RecoveryManager
1.RMAN命令概览
2.并行备份集
3.压缩备份
4.映像副本
5.数据库整体备份和增量备份
6.LIST命令和REPORT命令
7.为数据库启用ARCHIVELOG模式
8.使用RecoveryManager
内容三:Oracle安全备份
1.安装和配置
2.实施Oracle建议的策略
3.RMAN和Oracle安全备份
4.备份/恢复到磁带的数据库和文件系统文件
5.使用obtool和Web界面配置Oracle安全备份设备(CLI/GUI)
6.为Oracle安全备份配置EM并对到磁带的备份进行测试(EM)
7.使用RMAN将数据库备份到磁带(CLI)
8.使用OBWeb工具备份文件系统文件
内容四:从非关键性数据丢失中恢复
1.非关键性文件恢复
2.创建新的临时表空间
3.重新创建重做日志文件、索引表空间和索引
4.只读表空间恢复
5.数据库管理员的验证方法
6.口令验证文件丢失
7.创建新的临时表空间
8.更改数据库的默认临时表空间实验一:配置Rman试验
实验二:使用Rman备份、恢复数据库
实验三:重新创建重做日志文件
实验四:重新创建索引表空间
实验五:恢复口令文件
第七天内容一:不完全恢复
1.恢复步骤
2.服务器管理的恢复和用户管理的恢复命令
3.恢复控制文件自动备份
4.创建新的控制文件
5.不完全恢复概览
6.不完全恢复最佳方案
7.利用重置日志简化恢复
8.使用RMAN进行时间点恢复
内容二:闪回
1.闪回数据库结构
2.配置和监控闪回数据库
3.备份快速恢复区
4.使用V$FLASH_RECOVERY_AREA_USAGE
5.闪回数据库注意事项
6.使用闪回数据库RMAN接口
7.使用闪回数据库EM接口
8.管理和监控闪回数据库操作
内容
三:处理数据库损坏
1.块损坏症状:ORA-1578
2.DBVERIFY实用程序和ANALYZE命令
3.初始化参数DB_BLOCK_CHECKING
4.段元数据转储和验证
5.使用闪回修复逻辑损坏和使用DBMS_REPAIR
6.块介质恢复
7.RMANBMR接口
8.转储和验证段元数据
内容四:监控和管理内存
1.Oracle内存结构
2.共享内存自动管理
3.SGA优化原则
4.数据库控制和共享内存自动管理
5.自动优化SGA参数和人工优化SGA参数的行为
6.调整SGA_TARGET的大小
7.PGA管理资源
8.使用内存Advisor实验一:执行不完全恢复
实验二:闪回试验
实验三:数据块损坏恢复
实验四:监控内存
第八天内容一:监控和管理存储I
1.数据库存储结构
2.空间管理概览
3.Oracle管理的文件(OMF)
4.行链接和行迁移
5.主动式表空间监控
6.管理可恢复的空间分配
7.SYSAUX表空间
8.监控表空间和索引空间的使用情况
内容二:监控和管理存储II
1.自动撤消管理
2.重做日志文件
3.表类型
4.分区表
5.索引组织表(IOT)
6.使用SQL管理索引空间
7.配置重做日志文件最佳大小
8.查看“撤销保留的自动优化”
内容三:自动存储管理
1.ASM通用体系结构和功能
2.动态性能视图增加
3.管理ASM例程
4.ASM磁盘组
5.使用asmcmd命令行
6.将数据库迁移至ASM存储
7.在单独的Oracle主目录中创建ASM例程
8.迁移表空间以使用ASM存储
内容四:自动性能管理
1.确定可调组件
2.Oracle等待事件和系统统计数据
3.排错和优化视图
4.直接附加到SGA以进行统计数据收集
5.工作量信息库
6.指导框架
7.ADDM方案和使用提示
8.使用SQLTuningAdvisor和SQLAccessAdvisor实验一:行迁移
实验二:监控表空间
实验三:管理分区表
实验四:使用ASM
实验五:监控性能
第九天内容一:VLDB支持
1.创建大文件表空间
2.对程序包和数据字典方面所做的更改,以支持VLDB
3.创建和维护临时表空间组(TTG)
4.分区和分区索引
5.跳过不可用索引
6.创建和使用散列分区全局索引
7.DML错误日志记录
8.解释大文件ROWID
内容二:管理资源
1.数据库资源管理器概念和配置
2.创建新资源计划
3.活动会话池机制
4.估计的最大执行时间
5.创建复杂计划
6.管理和监控资源管理器
7.资源计划指示
8.创建资源用户组
内容三:使用调度程序自动执行任务
1.调度程序概念
2.创建任务分类和窗口
3.管理作业、程序、链接、事件、计划、优先级
4.查看并清除作业日志
5.创建程序和计划
6.创建使用程序和计划的作业
7.更改作业的程序和计划,并观察作业行为的更改情况
8.监
控作业运行情况实验一:VLDB的管理
实验二:管理执行计划
实验三:定义自动化任务
第十天内容一:数据库安全性
1.虚拟专用数据库:概览
2.创建列级策略
3.编写策略函数
4.策略类型
5.具有列屏蔽的列级VPD
6.透明数据加密
7.设置监听程序口令
8.实施VPD
内容二:数据传输
1.外部表概念
2.创建目录对象和外部表
3.数据泵
4.传输数据库
5.RMANCONVERTDATABASE命令
6.传输表空间
7.创建目录对象
8.创建临时表
内容三:使用全球化支持
1.全球化支持功能
2.编码方案
3.数据库字符集和国家字符集
4.指定基于语言的行为
5.区域设置变量
6.使用语言比较和排序
7.客户机与服务器字符集之间的数据转换
8.确定默认的NLS设置实验一:管理数据安全及加密
实验二:传输数据
实验三:设置数据库和客户端语言及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