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营销推广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江苏省现代物流企业资源整合体系研究”一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研究背景
“十二五”时期,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环渤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陇海兰新经济带等交流与合作将全面深化,这将推动物流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融合。而规划指出:物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苏北地区企业在服务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与苏南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促进物流枢纽城市与周边城市有效衔接,构建物流体系, 就成为当前极为紧迫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近10年来,关于物流资源整合,相关研究文献非常缺乏。如陈明亮(2004)认为作为一种战略选择,客户资源管理通过客户资源的组织体系,客户资源的开发体系,客户资源的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并建立了理论框架。陈璇和刘波(2009)重新构建了企业物流活动管理过程和一个开放式立体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为企业的物流资源整合提供了参考。根据上述分析,对现代物流企业资源的整合问题目前还缺乏系统化深入研究,而且大多研究基本停留在理念和战略层面上。江苏省内的研究主体也由于地域差异局限于某几个地区。本文预期切入价值链管理视角,结合苏南苏北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解析江苏省现代物流资源的价值链构造并揭示出现代物流资源整合机理。
三、研究内容
(一)对现代物流客户资源整合研究
客户资源整合是指在现代物流运营过程中,将客户资源集中在一个系统中有效运用。在企业其他资源有效运用的前提下,实现货主物流的最大需求,客户创造价值的最低成本,最高效益的目标。现代物流核心在于客户服务,因此加强物流客户资源整合十分必要。而加强整合的前提是对物流市场有充分全面的把握,这正是整合的关键成功因素之一即信息的获取与把握,而其他三大因素分别为人员,客户,技术流程组合。而归根到底,对物流市场的分析把握是客户资源整合的最终目标。通过市场分析可知,当前市场具有细分性,即根据不同物流需求者的需求特点,将物流市场分成若干个子市场,每个群分子市场中的物流需求消费者具有相似的消费理念与模式,不同市场间存在明显差异。市场细分可以准确地定义客户的物流服务需要和需求,帮助决策者更准确地制定营销目标,更好地实现物流资源分配合理化。物流企业事先获取市场信息,并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将整个物流市场划分成若干个细分的市场以后,再结合自身的条件与外部环境、细分市场的规模和竞争情况、以及细分市场客户的偏好特点等各种要素确定企业主攻细分市场,并努力去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反之则会令企业陷入盲目运转中,市场信息沟通不畅,最终丧失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因此充分利用市场信息,研究物流客户细分市场,实现客户资源整合,最终创造客户价值需要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基础知识模型的构建。该模型主要由客户界定、客户沟通渠道、客户需求、客户交易行为、客户生命周期、客户关系等级和客户综合价值等子模型组成,它反映的不仅是这些子模型的简单集合,它还包括客户相关信息的处理与后续延伸过程。基于客户价值的现代物流客户综合知识模型不仅是实现客户价值的前提,也是顺利完成物流客户资源整合的基础。
(二)对物流企业的能力资源整合研究
物流服务能力是指在最大程度压缩企业运营成本的前提下,为顾客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行为。它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具体来说,物流服务可以分为几大能力资源的有机统一。(1)实物资产,如必备的仓储运输设备,互联网技术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材料。(2)无形资产,如服务信誉,服务系统效率(包括存储管理能力,运输管理能力等)信息技术设计水平等(3)由高精尖人才组成的物流服务团队(4)完整全面的信息知识资源整合能力,如对当前企业所处物流环境的敏锐洞察能力,对物流管理有充分全面的认识,对如何具体操作企业物流运作有独特的见解,而这一点离不开(3)的大力支持。总结来说,(1)(2)是基础,(3)(4)是关键。企业的有效运作离不开以上4点的整合。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可以将物流企业的价值链分解为与物资的传递转移相关的基础服务部门和辅助服务部门活动,物流企业通过物流基础设施运作把供应商、经销商(零售商)和客户汇聚在一起,结合电子商务技术,通过物流虚拟平台汇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实物虚拟相结合的价值链体系。物流能力资源整合在其中起着基础性的构建作用:实物资产如设备等连接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的关键价值链,无形资产为构建虚拟价值链创造基础,而物流管理服务团队及其具备的综合性信息知识整合能力确保企业价值链模型的顺利高效的实施。如图所示
能力资源整合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企业间要形成广泛的战略同盟。比如拥有奔驰等著名品牌车的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宣布与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公司结成联盟,决定在客车和敞篷小型载货卡车的设计领域建立广泛的联盟。从而带来了经济机会,降低了入市风险,提高了竞争力。
创新物流服务内容。物流服务具体包括基础性服务和增值服务,企业目标在增值服务上有所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提升物流运输速度;减少运输耗损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为顾客提供便利自助及延伸性服务
(三)对现代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现代物流的信息资源整合其实是一项综合而又复杂的的大型工程。要做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构建企业信息价值链是关键。它是信息资源增值的主要手段。根据波特的模型,综合信息增值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构造企业信息价值模型,如图 由上可知,与实体价值链不同,信息价值链是在宏观环境的整体范围内运行的,它是通过对庞大无序的信息进行系统采集加工组织,构成系统加以利用,企业根据该价值链提供的有效的市场信息,有针对地满足顾客不同需要,同时有效利用资金流,将获取的有效信息与价值链成员充分互享,互惠互利。
对物流信息资源的采集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计算机知识,还需要考虑利用新兴技术,如EDI技术等。EDI是一种订单处理自动化的技术,采用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企业采集处理信息的效率,增加企业的潜在盈利能力。再比如条码自动识别系统,它可以通过扫描条码,瞬间获取货物信息,从而方便物流企业管理与决策。还有GPS定位系统,语音沟通系统等工具。通过这些信息工具的处理,使物流企业能够更加有效运用企业现有资源,最大程度缩小成本,实行最优化管理。
(四)对现代物流资源的组织整合研究
迈克尔波特的传统价值链开始于原材料供应,接着是零件的生产,制造装配,批发分销,最终是送达用户。而这条传统供应链将服务掩藏在了价值活动的后面,这对于现代物流企业组织资源的整合十分不利。现代企业面临全球化的巨大挑战,不得不专注于发展核心业务,随着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采用JIT等管理模式,企业可以聚集全部力量提升核心竞争力。
实施物流企业标准规范化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物流服务规划化,在降低整体固定成本的基础上,降低企业变动成本,从而高效保证物流服务质量,在市场上树立良好信誉。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通用基础类标准,物流技术类标准,物流信息类标准,物流管理类标准和物流服务类标准,它们均可通过外部设立的体系认证,比较知名的如ISO体系认证,ILT认证等,同时从当前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来看,亟待修订物流服务类术语,物流服务项目分类,物流服务合同准则等标准项目。
(五)对苏南苏北地区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差异的研究
物流行业基础条件发展不均,如图所示
江苏处于长三角地区,与环渤海,淮海,陇海兰新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江苏物流业发展。然而虽然江苏整体物流业发展顺利,江苏的区域发展不平均局面十分明显,相关数据表明,2013年全省物流综合指数为0.5052,南京(0.6811),无锡(0.6259),苏州(0.7615)三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而苏中苏北地区综合指数不佳。苏南苏中苏北物流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苏南苏北铁路营运,物流园区(基地)等仓储类物流设施发展参差不齐,具体来说电子商务交割库,期货交割库以及冷藏库,化工危险库等专业化库房建设不完善。
信息化系统建设规模有差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而苏北地区物流服务业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水平还有所欠缺,这就导致信息资源整合不足,发展增值产业部分受到制约。
高端物流人才层次不一。众所周知,物流产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仓储派送服务,而是专注于建立高度系统专业化的工程,这就离不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管理,掌握网络技术与产品开发维修多方面知识的人才。而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人才流出远比流入多,这是物流服务停滞不前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缩小地区间差异,推动江苏省物流经济一体化进程,形成新格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力度完善苏北物流基础建设
政府应该完善相关物流政策,为苏中苏北地区物流发展创造一个政策优惠的有利环境,从基建入手,缩小差距。
2、推动物流信息资源整合
具体来说要建立物流信息处理的专业化标准化系统,苏南等地应向北边地区辐射物联网智能化等电子技术,而苏中苏北地区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型技术,促进物流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决策流程的智能化,高效化,实现与合作企业之间的资源互通,数据共享无障碍,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3、大力培养,引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可学习采用人才引进计划,提供别样优质的优惠措施吸引物流行业熟悉国际准则,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精英人才留在本地创业打拼,促进本地物流产业发展。同时也应通过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合作,大力培养在职物流产业人员,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其专业素质,打造高端人才。
四、结束语
江苏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分析得出南北存在的发展差异值得企业深入研究资源整合问题,并且利用所掌握的客户资源,能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组织资源整合四方面知识改善江苏省物流企业区域间发展不均的现状,南北区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大力提升江苏省整体物流产业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