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营销推广编辑为广大网友搜集整理了:集成外部资源实现低成本自主创新———吉利汽车的经验启示绩等信息,祝愿广大网友取得需要的信息,参考学习。
一、研究背景
经典创新理论认为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内部创新。但是随后研究人员发现,由于专业分工的存在,技术创新过程愈来愈复杂,不同的经济主体专注于特定的专业领域,任何一个主体都不能完全独立掌控创新结果。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再是独立开展的,而是依赖于对外部资源的综合利用[1].对企业而言,必须通过与其他经济主体进行密切的联系,及时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进而实现基于外部资源集成的企业创新发展,因此经济主体间的合作与依赖就更加重要。
由于创新的高风险性和创新资源的有限性,中国企业试图借助低成本途径来实现自主创新,以使自身在产业链条中位居优势地位,具有产业话语权,利用对产业的控制能力最终达成企业的自主创新绩效。在众多产业中,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与国外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亟需通过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2].
作为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十大品牌之一,吉利正在走出一条低成本的自主创新路径。从进入的时间看,吉利是汽车工业的“后来者”(1997年正式进入轿车领域,2001年列入国家产品公告,2003年进入中国3+6主流轿车制造厂家行列1)。但是吉利克服了资金有限和基础薄弱的不利条件,通过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3].例如: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吉利已经拥有专利3 000多项,发明专利340项,多项技术和产品获得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成果奖。吉利汽车率先成为集成利用外部资源的自主创新型汽车企业,通过进行技术自主探索和开发实践获得了显著的低成本创新绩效,其创新经验可以为其他汽车企业提供可行性借鉴。
二、吉利自主创新的动力分析
吉利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准备进入汽车领域的时候,吉利清晰地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企业成功的途径,只有实现低成本自主创新才能在汽车行业拓展出巨大的市场空间。由于在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吉利认真分析了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了低价占领市场的战略,如图1所示。
为了实现低价取胜战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吉利决定实行自主创新,其中重要的措施就是自主或合作开发汽车关键部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吉利最初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发动机是从天津丰田采购的,采购价格为每台接近2万元,价格较高并且在供货时间和付款方式上都受到严苛的限制。而吉利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每台只有几千元,仅相当于外购同类别发动机价格的1/2,其性能指标却非常优越。
此外,国外进口的自动变速器价格一般高达1.8万元,而吉利自主开发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产品只需要不到1万元。尽管吉利汽车的售价不高,但低成本自主创新依然保障了企业生产的利润率,为吉利带来了创新效益。目前,吉利自主开发的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了自给自足,其价格远远低于外部采购的价格,同时还带动了国内汽车设备生产厂家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协同发展[4].可见,在市场压力的作用下,成本优化是吉利进行自主创新的根本动力。
低成本自主创新使吉利很快具备了大批量生产经济型轿车的能力,以价格制胜战略的成功使吉利经济型轿车市场份额迅速增长,使中国轿车中低端市场发生了强烈的格局变动[3].然而吉利并没有满足现状,为了使吉利汽车从低端市场延伸至中高端市场,企业又实施了质量提升战略。吉利巧妙地利用生产新产品自由舰的契机,投入5亿元对原有的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在关键工序上采用了国际先进工艺设备,包括全自动底盘传输线、高精冲压设备以及焊接机器和模具等,引入基于绩效驱动的协同化管理系统,推行全面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了产品制造水平和工艺自动化水平,提升了整车和零部件的技术含量。随着汽车技术的提升,企业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吉利又适时提出了全面创新、与国际先进制造水平接轨的目标,进一步规范产品的开发模式,从技术、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迈入创新新阶段。
三、吉利创新能力的机制分析
吉利通过对外部技术知识、研发资源、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等要素的集成,在创新发展战略指导下循序渐进、重点突破,形成了低成本自主创新机制,对企业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
3.1 转化技术知识,增强创新吸收力。
模仿与合作是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6].吉利在生产制造初期研发经验不足,只能通过模仿学习与拆装试验进行自主创新。例如:吉利参照研究了夏利的车型,首次开发出了吉利豪情,并逐步掌握了整车和零部件的研发和配套,在汽车设计、工艺及制造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吉利还积极地向合作方学习研发技术和专业设计能力。通过与意大利汽车集团的合作,系统学习了涵盖造型设计等环节的整车开发流程;利用与德国吕克的技术合作,学习了造型创新以及工程可行性分析;而在与美国企业的合作中,学习了设计后评价技术。吉利在模仿与合作中主动进行知识转化和技术储备,极大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吸收能力。
3.2 自主研发关键部件,凝练创新核心力。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是创新的重点。论文格式吉利主张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以形成自给自足的产业化能力。以自动变速箱为例,技术和市场几乎被美国、日本和欧洲厂商垄断,外方对整体设计、关键参数、相关生产设备和零部件控制得极为严格。尽管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在国际上已经很成熟,但是产业化始终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难关。吉利在缺乏数据参考的情况下,首先必需研制、研发自动变速器的专用设备,开展了大量样机样件的台架试验,积累了全面的试验数据,掌握了自动变速器的设计结构、匹配原则及控制规律。技术人员在6个月内自主研发出了自动变速器并进行了搭载试验,随后完成了包括制造工艺设计、生产检验设备制造、产品定型、零部件布点在内的产业化工作,建成了年产量3万台的生产线,实现了产品批量生产。吉利通过重点开发关键零部件技术,突出了自主创新的核心力。
3.3 整合外部研发资源,强化创新融合力。[LunWenData.Com]
外部研发资源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7].吉利善于利用社会研发资源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与英国麦拉联合开展了整车试验项目;与奥地利AVL进行了发动机研究;与德国帝目进行了变速器的试验开发;与德尔福、西门子、博世及上海联合电子公司共同开发了发动机ECU项目;与天津汽车技术中心就新产品的定型试验、可靠性试验及国家强制性检测试验达成合作。吉利还与高校密切合作,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与同济大学联合开发混合动力、柴油动力技术和网格车身技术;与江苏大学签订了整车室内降噪技术合作协议;与上海交通大学展开了进气效率及环保能源车型等项目的合作;分别与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协作成立了汽车电子技术研发中心以及轿车车身设计和轿车模具开发中心。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已经应用于企业生产中,强化了企业的创新融合能力。
3.4 引进外部研发人才,增加创新驱动力。
研发人才是创新的持续动力[8].吉利非常重视创新和专利技术,尤其注重对标杆产品的差异化生产,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了提供更好的研发条件,吉利斥巨资建立了电气、道路和多功能试验室以及虚拟造型中心,投资3亿元成立了汽车研究院,并且为研发团队设立专项资金。吉利已经将每年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达到了国外汽车企业的研发强度[9].在智力资源方面,吉利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如引进美国戴-克公司的CAE专家,引进意大利汽车集团的研发设计师,从中国优秀汽车企业引进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为满足企业对特色人才的需求,还自主创办吉利大学、吉利汽车技师学院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吉利将创新精神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有机渗透融合,借助创新平台建设,为各类汽车人才提供了发挥最大创新驱动力的渠道,使企业迅速实现了正规化创新发展。
四、吉利低成本自主创新的经验启示
4.1 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取得创新绩效。
总体来看,吉利的技术创新已经从模仿式的内部研发,逐步转变到了集成利用全球资源的分布式创新网络,有效降低了成本。以吉利金刚为例,其分布式创新网络如图2所示[10].借助于分布式创新网络,吉利分别取得了阶段性的创新绩效。首先,在以价格取胜为主导战略的创新阶段,主要完成了企业内部研发积累绩效;其次,在以质量取胜战略阶段中,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其创新绩效表现在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水平达到国内一流企业水准以及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自上而下设计创新流程,对供应商活动进行中心协调,大幅度提高了创新管理能力;第三,在全面创新阶段,整合国内外资源,汲取国际汽车先进技术进行再创新[11],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电子助力转向装置等汽车动力总成和电子电器产品,其自主开发并产业化的JL4G18-VVT发动机、Z系列自动变速器和EPS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12],并在此基础上推出高性价比的吉利系列整车产品,形成了独特的低成本创新竞争优势。
4.2 利用资本并购获得创新资金支持。
吉利在发展初期需要大笔资金用于新产品研发、工厂建设和技术设备改造等重要项目,但是自主品牌轿车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寻找支持性资源绝非易事。为了筹集资金,吉利借助资本市场和多渠道融资推动自身的持续发展。为此,吉利汽车首先利用与上市公司合资经营、入股企业集团公司以及全资收购控股公司等途径将核心资产注入目标公司,成功实现了在香港联交所整体上市的规划。上市后的吉利通过股权置换和海外并购逐步掌控目标公司的资金主导权,利用国际资本运作扩大企业的创新收益。吉利汽车集中优势资源专注于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在汽车产品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及整车设计上成为创新型企业[10],同时通过构建完整的资本链,使资本和生产紧密结合,为吉利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有效资金支持。
4.3 拓展销售市场搭建国际创新平台。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受到了外资与合资汽车品牌的严重冲击。与此同时,经济一体化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汽车消费的兴起,让已具备较高制造水平的吉利汽车获得了切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吉利充分运用在中国汽车低端市场获得的成功经验,努力挖掘国际市场资源,输出高品质产品与国际汽车企业展开竞争,并通过海外市场与售后反馈对创新进行管控,使企业获得了国际创新网络资源。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吉利汽车实施了本土化战略,综合利用当地市场、技术资源培育网络合作伙伴。目前吉利汽车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销售网点达到200多个,在多个国家配套建立起汽车生产组装基地和研发试验中心,形成了立体化国际网络资源,确定了网络地位,国际创新网络更促进了技术强化与创新提升。
五、结语
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和基于成本优化的战略规划使得吉利选择了一条从完全模仿到仿制创新再到局部自主创新的路径。与其他汽车企业比较而言,吉利在自主创新方面的2个突出特点是从低端市场着手、从零部件体系建设着手,其创新路径非常有效。总体而论,吉利汽车的创新成功主要在于积极与发达国家的汽车集团进行技术、资金合作,广泛集成国际、国内的外部资源,通过学习和吸收世界汽车工业的前沿技术,达成了低成本的自主创新目标。低成本自主创新使吉利在短时间内具备了整车设计和制造技术,掌握了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而且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目前吉利已经跨越了模仿阶段,实现了从逆向设计到正向设计的转变,其创新路径为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优化思路。研究吉利汽车自主创新的模式可以发现,除了挖掘内部的创新资源而外,汽车企业可以利用外部资源实现低成本自主创新,增加创新绩效。[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