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营销推广-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研究,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2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企业的会计核算是指,企业会计是指以财产作为测量量表,对会计主体已完成或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一般是由会计人员进行账目记录并报账。保证企业的会计工作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它同时也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工作的目标是对经营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信息。这以目标取决于经营单位的总目标。企业想要比较长远的进步以及发展,就势必离不开企业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企业会计核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向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财务信息。二是满足企业管理内部的需要,为管理者进行各项考核,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因此,会计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今,我国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并且存在各种财务制度的制约,导致会计核算不能够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因此,会计工作的目的是计算业务部门的经济活动,并提供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的信息。这是着眼于业务部门的总体目标。
二、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
相关的原则是,会计信息应当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满足各方的需求,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满足企业的需求,加强内部管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第一,预测价值。如果一项信息能帮助决策者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则此项信息具有预测价值。第二,反馈价值。一项信息如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正过去的决策和实施方案,即具有反馈价值。
2.可理解性原则
可理解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理解性是企业会计报告使用者和会计信息有用性的连接点。要使会计信息对会计报告使用者有用,首先会计信息应能被会计报告使用者所理解。
3.配比性
收入和费用配比的原则是指收入水平及其相关成本费用符合规定。这一原则是基于会计核算制度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当一个计费周期被确定时,有必要确定相关的收入的费用,以便反映该特定期间会计工作的成果,并以此来评估企业的运行性能。比例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个是因果率,收入和相应的成本需要对等;二是时间比,收入与同一时间段成本付出形成配比。
4.重要性原则
企业会计识别原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交易过程中对于会计原理的应用。会计工作的测量过程应该根据公司规定来区分,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其拥有的资产,负债,收入和亏损等方式对公司的影响很大。帮助用户做出合理判断的是会计报表项目,必须按照会计方法和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全面准确地披露问题。对于财产较少的核算项目,在不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正确判断的真实性的前提下,这个过程可以适当简化。
三、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配备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企业主会考虑到企业经营成本,很多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 即使有自己独立的会计机构,然而大多数企业内部所设立的财政会计部门或是机构非常不专业,不少财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对会计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又多少存在着分工不明确或者层次不清晰等等问题,不仅使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还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质量。
2.缺乏高效率的会计核算监督机制
目前,有许多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不完善,导致企业会计工作的职能弱化。表现在:企业对于财务职位的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的责任不够明确,造成了企业对于财务制度监督的不完善,做假账、私立金库等现象也屡禁不止。或是由于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进行非正常干预,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不够民主,往往易伤害会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会计职能作用大打折扣,不能发挥会计核算对企业管理的监督作用。
3.会计核算制度缺失
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都是企业发展的支柱,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从未认真执行过。企业会计核算体制不健全会给企业带去很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会计核算系统主体的界限不明确。有的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 便会发生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相互占用的情况,组织结构也多采用集权制,经营机构会计工作规范等都很少,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第二,账本的建立不规范。会计在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时,会出现报账员没有进行日常报账的现象。个别企业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会计核算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4.会计核算电算化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着非常大的应用。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应该跟上继续发展,提高企业会计的电算化水平,但是我国目前来看,使用计算机虽然能够提高财务处理的效率,但由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够使财务账目更清楚而系统,而且不易于做假,能为税务部门稽查提供详细的数据,但是少数的公司还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进行记账,即使有些企业引进电算化的方式,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应用,忽视了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致使会计电算化核算成为企业工作的一个形式,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不仅浪费了的资源,也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5.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会计资料乱、漏的现象
企业管理人员“任人唯亲”,导致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企业是最常见的做法是委托其亲属作为会计工作人员,这些人在税务部门只能承担一些粗浅的工作。一般的国有企业干脆雇一个熟人,有些会计人员半路出家,导致业务不精通,会计处理不规范,出现会计信息混乱遗漏现象。
四、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措施
1.建立健全相关会计机构
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健全会计核算机构,明确会计机构的权限,健全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在会计人员聘用上, 应避免用人唯亲, 做到公平公开, 选拔优秀的人才;为了招得来、留得住这些会计人员,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对留下来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尤其是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2.加大会计核算监管力度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大有关部门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例如,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企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履行内部监督职能。二是国家财政部门的监督。国家财政部门要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确保我国企业可以开展会计制度,碰到违法情况应及时处理,追究法律责任,并规范实施会计法。三,税务部门也应完善审计,建立公正的税收环境,并建立税务代理制度,加大纳税申报速度,监测,加快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3.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成本核算和财务会计分析系统等。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发达国家,越来越完善。它一般分为两部分,是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前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的资产,检查记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则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相关人员遵守规定。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会计控制是基础,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到会计管理制度。同时,企业会计应适应从业需求的管理,其中,加大收入和支出的会计事项的经营者应该被惩罚,税务机关要明确企业会计科目,防止企业会计主体不明确引起的偷税漏税,解决当前企业会计核算存中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4.加快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要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我们必须促进会计电算化。从长远来看,企业必须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帮助企业控制其内部的财务状况。为了有效地推动这一进程,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人员的技术培训要加强,提供参考数据,在企业管理决策讨论中,这些措施会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企业会计的工作。
5.加强会计档案保管,严格档案销毁手续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的经济业务,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档案整理。会计档案保管期满后,应严格按照审批备案手续,企业的盈利和亏损预算提供帮助。
6.规范企业损益预算的会计核算政策
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标准的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收入和损耗预算的基础上。这大致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企业确认相关成本的费用;第二部分是做出准确识别企业的利润和收入政策;第三部分是关于企业的固定资产;第四部分是银行的所有的投资行为是建立在政策的基础上;五是要防止企业所有资产的贬值。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企业在规范会计核算体系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规范措施,提供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以便领导进行决策,使企业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从而在根本上达到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