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浅谈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希望对需要浅谈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11页6683字) 图纸
说明:摘 要
一个企业的软件能力,包括软件开发过程控制和管理能力,决定其开发软件的质量和效率。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正是这样一个指南,它以几十年产品质量概念和软件工业的经验及教训为基础,为企业软件能力不断走向成熟提供了有效的步骤和框架。
本文对CMM的发展情况、管理思想背景、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作用和基本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同时也简单介绍和分析了我国软件能力评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关键词
能力评估 发展现状 软件过程 软件工程 软件质量认证
正文
1. CMM概述
CMM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英文简称,是由专业组织--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开发的软件成熟度模型,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最实用的软件生产过程标准和软件企业成熟度等级认证标准。
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进行过程监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学化、标准化,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实现商业目标。它侧重于软件过程开发的管理及软件工程能力的改进与评估,因此CMM被用作评价软件承包商的能力并帮助组织改善软件过程质量,协助软件开发机构建立严格、标准的软件开发过程,最及时、高效地组织软件开发队伍进行软件开发,所以CMM成为当今企业从事规模软件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在形式上,CMM把软件开发机构按照不同开发水平划分为5个级别:Initial(初始化)、Repeatable(可重复)、 Defined(已定义 )、Managed(已管理)和 Optimizing(优化中)。
2. CMM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美国软件工程研究所(SEI)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基于已有60多年历史的产品质量原理。Walter Shewart在30年代发表了统计质量控制原理,W.Edwards和Joseph Juran的关于质量的著作又进一步发展和论证了该原理。
CMM的研究始于1986年11月,为了满足美国联邦政府评估软件供应商能力的要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SEI)展开研究,以探索一种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缩短开发周期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软件工程模式与标准规范。1991年,CMM 1.0版正式推出,其后又修改升级为CMM1.1、CMM2.0等版本,并被纳入国际标准组织,成为认证标准之一。CMM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衡量软件公司软件开发管理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和软件过程改进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CMM基本思想是基于已有60多年历史的产品质量原理。Philip Crosby将质量原理转变为能力成熟度框架,他在著作《Quality is Free》中提出了“质量管理成熟度网络”。他的质量管理成熟度网络描绘了采用质量实践时的5个进化阶段,而该框架后来又由IBM的Rom Radice和他的同事们在Watts Humphrey指导下进一步改进以适应软件过程的需要。1984年美国国防部为降低采购风险,委托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SEI)制定了软件过程改进、评估模型,也称为SEI SW-CMM。1986年,Watts Humphrey将此成熟框架带到了SEI并增加了成熟度等级的概念,后来又将这些原理应用于软件开发,发展成为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框架,形成了当前软件产业界正在使用的CMM框架。该模型于1991年正式推出,迅速得到广大软件企业及其顾客的认可。从1987年SEI推出SW-CMM框架开始,1991年推出 CMM 1.0 版,1993年, SEI正式发表了能力成熟度模型。2002年正是发布了软件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SM)。
目录:摘要3
1.CMM概述4
2.CMM的背景及发展过程4
3.CMM模型与内容5
3.1.CMM 5级能力成熟度模型5
3.2.CMM包含内容5
4.CMM的实施过程6
5.CMM现状及其表现的作用和意义7
5.1.CMM认证现状7
5.2.CMM的应用7
5.3.CMM所体现的意义8
6.国内企业进行CMM认证的建议8
7.前景9
8.总结10
参考文献:11
参考文献:《CMM-软件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商学院 丁斌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技术中心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软件过程改进指南》 (美)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 电子工业出版社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何新贵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软件工程与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 周伯生教授
作者点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CMM的模型已被全世界众多的国家的软件企业所接受,特别是在美国和印度。我国的大型软件企业为了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也着手进行CMM的评价。
基于CMM模型的软件成熟度实践要求企业尽量采用更加规范的开发标准和方法,使用更加科学和精确的度量手段,选择更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开发工具。因此,造成了整个工程的可重构性、可分解性和最优化,明确了整个项目中必要和不必要的工作,明确了整个项目的风险,以及各个阶段进行评估的指标与应急措施。
CMM是软件工程的一部分,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察和评估,对文档的管理、人员的管理和人员素质的评价。CMM在技术上强调统一、硬性的指标,不要求所有采用CMM的企业都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和规范,CMM仅仅是提供了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企业是否都达到了标准,并使他们有一个自己的前进和改进的目标!
实施CMM对软件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MM过程本身就是对软件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完整而准确的描述,企业通过实施CMM,可以更好地规范软件生产和管理流程,使企业组织规范化。企业通过CMM不是为了满足其他公司的要求,而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发展,为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企业只是为了获得一纸证书而通过CMM,那么就已经本末倒置了,对企业的长久发展反而有害。试想如果企业的态度不够端正,即使通过CMM认证,企业又怎么能够保证它在以后的操作过程当中继续坚持CMM规范呢?CMM只是一个让企业更好发展的规范,不应该成为企业炒作自己的工具,企业需要的是优化自己的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而非一张CMM证书。
CMM不是万能的,它的成功与否,与一个组织内部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而且CMM并未提供实现有关子过程域所需要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在国内要想取得过程改进成功,必须做好以下的几点:软件过程改进必须有高级主管的支持与委托,并积极地管理过程改进的进展;中层管理的积极支持;责任分明,过程改进小组的威望高;基层的支持与参与极端重要;利用定量的可观察数据,尽快使过程改进成果可见,从而激励参与者的兴趣;将实施CMM与实施PSP和TSP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企业的商业利益服务,并要求同时相符的企业文化变革。
现在课已经结束,我已经基本了解国内外软件发展的现状,存在的
问题及前景,我国加入WTO以后,软件产业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遗憾的是国内技术水平和实力没有达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最低要求,无法开发符合预算和进度要求的高可靠性和可实用性软件,软件成本高,软件开发的进度难于控制,软件质量难以保证,,软件维护困难,主要是管理上落后,软件开发过程的不规范和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我国软件产业水平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改革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提高软件质量,已成当务之急。国内企业通过CMM认证少,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观念跟不上,没有把CMM认证放在企业经营的战略高度;二是费用高;三是软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为此,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采取鼓励、支持政策,积极宣传CMM认证,对参与认证的企业进行经济资助。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夺得企业参与、通过CMM认证。
在大多数软件企业看来,CMM只是一张通往海外的通行证,或是一张让客户放心购买软件期货产品的质量保证书。但实际上,开始实施CMM只是踏上不断优化自己、修正自己的一个起点;起点延伸处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路上充满了引领企业“更上一层楼”的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