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嵌入全球产业链是后发国家发展知识密集产业集群的可行方式的观点,然后运用上海张江合同研究组织(CRO)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验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需要注重外部联系和本地联系的结合。
关键词:产业集群,合同研究组织,外部联系,
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是我国改善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路径之一。可是,当前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而知识密集型的制造和服务业产业集群主要在发达国家。虽然后发国家并不甘于这种被困于低端的国际产业分工,努力培育自己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但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案例很少。位于上海张江“药谷”的CRO研发产业集群就是成功的案例之一,剖析此案例可以帮助我们厘清知识密集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
一、嵌入全球价值链与知识密集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回顾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知识密集产业和产业集群,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在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研究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区域创新体系(RIS)的重要性,该理论专注于本地化组织之间的动态关系,它研究的本地组织和制度有创新企业、高等院校、公共研究机构和政府激励政策和措施等,上述创新主体在当地创新氛围(milieu)下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后发国家的知识密集产业集群中产、学、研各主体的知识存量都相对较少,本地化知识供给相对不足,此时,外部联系(External Linkage)在产业集群竞争力方面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我们看到世界上后发国家或地区的著名知识密集产业集群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和台湾的新竹等都有很强的外部联系。
学者Owen-Smith和Powell在研究美国波士顿生物技术集群时重点研究了知识型、技术型产业集群中知识和创新技术的来源问题,他们使用了“管道”(pipelines)一词来指称产业集群内组织与远距离外部单位进行互动的渠道。他们的实证研究发现,虽然知识溢出效果区域内比跨越区域的明显,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外部管道不重要。恰恰相反,关键性和重大的创新知识常常是通过外部管道引入产业集群的,而不是在当地通过“嗡嗡声(buzz)”产生的。这些管道是集群内单位与区域外和国际的企业和组织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波士顿生物技术产业集群而言,企业不仅根植在当地的区域创新网络中,也同时根植在它们的社会网络中,而这个网络是全球范围内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