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国有企业改革中经营者激励、约束与生成机制探讨,希望对需要国有企业改革中经营者激励、约束与生成机制探讨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6页7163字)
说明:
一、引言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20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的突破,国有企业脱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靠政策推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其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建立能有效激励制约及生成经营者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狭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因此,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所有权安排几乎是同一个意思,或者更准确地讲,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抽象概括。
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是解决内在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 激励问题,即在给定产出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和个人贡献难以度量的情况
下,企业成员间就可能出现“偷懒”(shirking)问题。因此,用什么样的机制减少偷懒现象,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对企业的生存就变得尤为重要。
第二,经营者选择问题,即在给定企业家能力不可观察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机制能保证最有企业家能力的来当经理?(张维迎,1999)
二、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
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与生成机制的现状看,一方面激励论文存在着激励不足问题,经营管理者没有自己的剩余索取权,报酬收入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来讲明显偏低,进而存在“代理人危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约束不足的问题,由于传统体制上的原因,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制约,形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过度的职位消费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因此,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客观上要求解决对经营者激励不足、约束不力的问题,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1.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行为的积极性来源于对利益的追求。在国有企业中,经营者的收益包括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即控制权收益)两部分。货币收益可包括薪酬(工资、奖金、提成等形式)和剩余索取权收益;而控制权收益则是指凭借与职位相关的实际控制权而获得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收益;如在职消费、福利以及荣誉感、成就感等等。 目录:
一、引言
二、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
三、国有企业经营者生成机制的探讨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上海:三联书店,1996.
何晖.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分析. 经济科学,1995,(5):
14-18
王红霞. 完善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探讨——学习团队生产理论启示.
沈阳大学学报,2002,(9):24-26
高经伟. 建立激励与约束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机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5):68-72
冯根福. 关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当代经济科学,2001,(6)
陈德萍. 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选择. 经济参考研究,2002,(76):35-37
郑红亮,王凤彬.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一个理论综述. 管理世界,2000,(3):119-125
作者点评: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国有企业经营者新机制的客观要求会更为迫切。目前,国有资产的流失、人才流失问题,国有企业经理人才储备不足和经营管理水平急待提高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建立更有效、具有更强功能的选择合格经营者的运作架构,来解决建立高素质、职业化企业家队伍问题,并通过逐步营造经营者生成机制的市场环境,最终形成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生成、激励约束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