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网学 原创论文 原创专题 网站设计 最新系统 原创论文 论文降重 发表论文 论文发表 UI设计定制 论文答辩PPT格式排版 期刊发表 论文专题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原创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论文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 > 工商管理 > 正文

四大国有银行上市分析

论文降重修改服务、格式排版等 获取论文 论文降重及排版 论文发表 相关服务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四大国有银行上市分析,希望对需要四大国有银行上市分析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7页7458字) 
说明:

摘要:据报道:四大国有银行将在未来五年内先后上市。这无疑是向世人宣布我国将会彻底整顿银行业,扭转银行业的困境。目前,我国银行体系具有内在高脆弱性。它集中体现在银行不良资产率高、盈利能力低、效率低下、市场呈行政垄断结构等方面。因此,舒缓脆弱性的可行路径就是大力推进银行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在外在和内在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公开市场募集就是惟一的选择了。在选择了先境外后境内的上市方案后,国有银行上市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治理结构的完善、制度环境的改善和资产结构的优化三方面。因此,尽管说国有银行上市将是一个金融改革的突破,但国有银行上市成功与否的关键,应当是在上市之后。我们期待,国有银行上市会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在发展阶段的突破口。
关键词:脆弱性 市场化 四大国有银行
据前不久的《青年时报》报道: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一项金融改革计划,其中涉及2005-2006年间,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两家——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全球——乃至国内证券市场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并上市。
根据这一计划,目前财务状况最好也是唯一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中国银行,成为第一家上市银行,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资产规模居四大银行之首的中国工商银行,也瞄准2006年在香港、纽约、新加坡三地上市;中国建设银行则先把目标定在2007年的香港;中国农业银行的时间表大致在2008年以后。他们目前仍然没有向国务院的银监会提交股改、上市方案。
各界关注已久的四大国有银行上市问题终于向世人展现。这无疑是向世人宣布我国将会彻底整顿银行业,扭转目前银行业的困境。
一、 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内外方面的原因,我国金融业当前正处在一个困难时期,承受冲击的能力很弱。从总体上来看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良资产率高。
不良资产问题无疑是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目前银行体制改革的焦点之一。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可谓是我国国有银行的“癌症”,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处置成本代价越来越大,并且有风险扩散和导致银行危机的可能。我国官方对银行不良资产率一直讳莫如深,但是根据方方面面的资料,还是可以对不良资产率的范围进行初步估计。最近的估算是由Gounan Ma和Ben S C Fung (2002)作出的,他们根据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2001年和2002年所提出的有关数据,综合自己计算得出截止2001年底,四大国有银行包括剥离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1.4万亿不良资产在内的不良资产总额约为3.4万亿,不良资产率为42%,不良资产总额占GDP比重为35%。2002年7月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在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公布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截止2001年12月31日的不良贷款率分别是29.78、27.51和19.35,中国农业银行的数据不祥。根据已有的一些估算结果,在剥离了1.4万亿不良资产后,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要求,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估计在25-30%之间应该比较合理。
由于统计资料的缺乏和统计口径不一致,不良资产率难以准确估计是很正常的。但从不良资产率可能的区间可以给我们关于银行体系风险的强烈信号,如此之高的不良资产是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一个缩影。不良资产问题没有使我国银行风险演变为银行危机,在于国有银行背后的强大国家信用支持,能使其源源不断地从居民手中获取储蓄存款而不至于发生流动性危机。

目录:
一、前言: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将在未来五年内先后上市。
二、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1、不良资产率高。
2、盈利能力弱。
3、资本充足率不高。
4、市场结构不合理。
三、有银行上市的必要性和方式。
四、国有银行上市后的影响。
1、治理结构的完善。
2、制度环境的改善。
3、资产结构的优化。
五、总结。

参考文献:
杜 悦“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时间表初定” 《青年时报》 2003年11月22日 15版
Gounan Ma、Ben S C Fung,“China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s”,BIS working paper No.115,2002/8
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国际经验》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9
郑 鸣 “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3期 引《The Banker》,2002/7
郑 鸣 “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问题》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3期
《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统计》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6-1999年各期。
贾敬华《WTO知识解读及应对措施——银行业》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6
于 杰“国有银行上市的冷思考”《企业技术开发》湖南技协杂志社 2002第5期
宣 宁“论国有银行上市的趋势和方式”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出版社 2000第6期
徐元旦《全球化热点问题聚焦》学林出版社 2001.11
谢平、焦瑾璞《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4
庄宗明《世界经济学》科学出版社 2003.9



作者点评:
我认为,对国有银行进行体制上的“大手术”:将国有银行改造成金融持股公司,是上上之选。首先,将各国有商业银行加以分割,进行股份制改造,把一部分盈利情况好的地方分行同保险、信托投资机构相结合,组成金融公司,再由总行控股。这些金融公司分别上市,这样可以减小国有银行上市对整个股市的冲击。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一个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优化其结构的契机。
关键在上市之后。因此,尽管说国有银行的上市将是一个金融改革的突破,但是国有银行上市成功与否的关键,应当是在上市之后。
殷鉴不远,如果我们仅仅关注银行上市本身,仅仅停留在银行上市这一步,金融改革整体推进效果就必然十分有限。亚洲国家许多上市银行因为没有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有效地运用筹集的资金为胶东赢得利润,在东南亚危机的冲击下,简直是不堪一击。这些银行的胶票价格大幅下跌,有的甚至变成一张废纸,倒闭者有之,被收购者有之,其愁云惨雾之状,实际上在这些银行仅仅将步伐停留在上市这一步时就已经留下了隐患。
优质的银行股在世界各地股市中的地位都是引人关注的。就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股市上,汇丰银行、恒生银行等银行的股票就被一些投资者视为是“蓝溶中的蓝溶”,视为是香港胶市发展成熟的代表之一。而汇丰银行也成功地凭借香港胶市这根杠杆,在不长的时间内一跃而成为全球银行业的领头羊之一。
将中国内地有实力的国有银行上市,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股市的深化,并带动相关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支点、一个新的框架。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在中国内地的股市上,看到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与汇丰恒生等并肩的“银行蓝溶胶”的出现。我们期待,今日我们谈论的国有银行上市,会成为中国金融改

革在发展阶段的突破口。
  • 上一篇资讯: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成本实证研究
  • 下一篇资讯: 加入WTO后中小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研究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学首页 | 原创论文 | 计算机原创
    版权所有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20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 常年法律顾问:王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