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希望对需要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14页8037字)
说明:【摘要】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作出预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有望超过9%,2005年则大约在8%至9%之间。在全球经济不是非常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本文综合了西方经济学中各个流派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 、
问题的提出
易纲、樊纲、李岩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自从1997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由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的增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扩张却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那么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别并不难理解。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变,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以及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和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都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来源是没有考虑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应该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而其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新兴经济国家 地区 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这二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也不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实质上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变得越来越精巧,这一余值越来越低。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不能比较的。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 地区 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没有考虑这两种经济体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及投资方向上的不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热门话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985年到2002年间的GDP,固定资产等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这段时间里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 经济理论陈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认为如果资本量越大,雇用的生产工人在全部劳动中的比例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
李嘉图认为经济增长的条件包括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的增加。
马歇尔强调资本家的投资和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的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推动这一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正是那些富于冒险精神、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借助银行贷款,创办新企业,购置新设备、开拓新市场、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推动了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认为,一般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所能达到的均衡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经常出现失业和经济危机。只要政府调节总需求,就可以缓和经济危机并使整个经济活动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作者点评:本文应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1985年到2002年基于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关系进行了分析。经验结论表明,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的资本、劳动力要素的增长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其中,资本推进第二产业发展进而引致国民经济增长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在我国应继续实施“劳动力充分利用”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下面尝试给出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适度加强对第一产业的资本装备。尽管农业的地位在现代产业结构演变中逐步趋于下降,但那是在包括农业等第一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均十分发展的情况下而出现的趋势性特征。农业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为了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产业应采取倾斜的资本分配,加大农业的资本投入是必要的。国际经济发展历程表明,资本要素能够通过改善其他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提高整个经济的产业结构水平。我国农业劳动力丰富,如增加资本投入,则可以提高资本、劳动力要素对农业的综合影响,进而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出效能。
第二,实施“劳动力充分利用”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各国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要素产出效率均会提高。中国是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发展工业应当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再者,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后,资本要素的产出效率会趋于稳定,此时主要是通过增加劳动力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提高经济发
展水平的。我国已确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通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应从直接依靠资本规模扩张转向依靠资本推进劳动力效能的提高上来,因此“劳动力充分利用”应当成为
工业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第三,第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吸收与资本整合。经验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逐步增强,这符合当今时代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是十分落后的。为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应当充分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动力的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引导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其次,要着力解决第三产业长期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资本短缺问题。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实现第三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进行资本整合,充分利用政府发动型机制和民间发动型机制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除国家投资外,要吸引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促进其发展,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也可以鼓励企业兴办第三产业,通过资本运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四,加大教育的投资,发展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政府在加大财政教育支出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全民素质教育(尤其是初、中等教育)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的缩小又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我国经济增长进一步产生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