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审计方法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本文拟论述审计方法的发展演变,为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模式提供一点借鉴。
一、早期详细审计的背景及其局限性
审计产生于财产所有者与财产经营者之间的分离,并随着二者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而演变。审计目标与目的、审计内容与范围、审计技术与方法都随其变化而发展。
在审计发展的早期,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规模和审计对象有限,经济业务也比较简单,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管理权还没有彻底分离,财产所有者能够直接地监督和控制受托经营管理者,这时的审计主要是受财务所有者的委派或委托对受托经营管理者是否存在错弊以及有无贪污盗窃等行为进行检查,其目的是查错防弊。与此目的相适应的审计方法是对反映财务经营管理者所办事项或代管财产的会计凭证、账簿、表报等会计资料,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以发现记账错弊和财产盗窃行为。这种审计方式,虽然适应了当时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需要,但其局限性也比较明显:一是费工费时,效率低下,二是审计内容局限在会计资料本身,难以保护账外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产生导致了抽样审计技术的应用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审计理论与实务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是以资本集中为基础的。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和银行信用的扩张,二者都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一方面,股份有限公司的兴起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权的进一步分离,绝大部分资本所有者已完全脱离了管理,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虽然大部分股东不直接参加公司的管理,但出于其切身利益的需要,都非常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希望能经常了解公司的有关财务信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另一方面,银行信用的扩张为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多从银行举债以解决资金周转的需要。但由于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降低了股东的风险,相对提高了银行的风险。为使信用资本免受损失,银行也更加关心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偿债能力,以作为是否给予贷款的依据。基于上述情况,以满足股东和银行对有关财务信息的需要。为确保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审计人员进行审查和确认,从而产生了资产负债表审计。审计的这种变化,使抽样审计技术开始得到了应用。
首先,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目的已不再是传统审计的查错防弊,而转向为证实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是否真实,这就使得审计内容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无须对审计期间内的交易活动进行检查,而只需对于资产负债表项目余额有关的会计记录和存货进行检查、认证和盘存,即可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做出判断。因此,从技术方法上,详细审计已显得不那么适应了,必须有更科学的方法取而代之。
其次,资产负债表审计一般属于强制实施的年度审计,这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保证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而通过立法形式确立的。由于股份公司的兴起和对股份公司的强制审计,使审计业务量急剧膨胀,加上年度审计制度的时效性,使得审计人员不可能对股份公司进行详细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