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问题上,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即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弊大于利。有一些人更是主张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阴谋,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是发展中国家的陷进。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评价经济全球化影响不能简单搞“两分法”
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是弊大于利。我认为不能这样简单地搞“两分法”。经济全球化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造成冲击,很难说对发达国家的冲击小,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大。例如,在经济全球化态势最为明显的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中,除美国外,欧盟经济增长缓慢,而日本经济更是一蹶不振。据统计,1992年~1999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3%,而欧盟和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只有1.9%和1.0%左右:欧盟特别是日本经济的停滞说明,这些发达国家受到经济全球化较为严重的冲击。所以,不能笼统地认为发达国家受到的冲击小,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利大于弊,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据统计,1991年~1999年,发展中国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5.5%,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几乎2倍,特别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经济体如“亚洲四小龙”等,还由落后国家进入“先进经济体”。认为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大,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弊大于利的观点是否不大符合实际?
其实,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既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包括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空前激烈都可能会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较为严重的冲击。这种可能性是否会变成现实,并不取决于一国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而是取决于本国的应对之策是否适当。如果发达国家应对失当,同样会带来严重冲击(例如日本);只要发展中国家应对得当,同样会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亚洲四小龙”)。
对经济全球化冲击认识不能“上纲上线”毋庸讳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冲击。我们既要正视这种冲击,又不能“上纲上线”,把经济全球化视为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把目前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归咎于经济全球化。这种“上纲上线”只是传统“中心-外围论”的翻版,井没有多少新意。二战以后,普遍盛行于发展中国家的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现代国际经济格局只对发达国家有利而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割断这种经济联系,实行内向型的发展战略。二战以后的大多数时间内,发展中国家普遍把该理论奉为圭臬,人为隔离同国际经济的联系,走内向型的发展道路。但不幸的是,奉行这一理论的国家无一成功,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尽管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不能据此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因为这不符合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中国家普遍落后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全球化,而在于发展中国家自身政策的失误,包括没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普遍割裂同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所受的国际剥削可谓少矣,但为什么经济发展却普遍缓慢,与此相反,以亚洲“四小龙”、墨西哥等为代表的少数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甘心遭受发达国家的“剥削”,经济发展却取得成功,又该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