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网友都进入紧张的学习或是工作阶段。网学的各位小编整理了汉语言文学-杜诗的人民性——试论杜甫《北征》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顺利!
论文编号:HY2216 论文字数:6436,页数:05
杜诗的人民性——试论杜甫《北征》
[摘要]本通过对杜甫《北征》一诗的具体分析,从家国天下的角度,分“蒙恩探亲、忧虑情怀”、“归途景象,自我思想之流露”、“妻子女儿团聚的悲喜交集”、“关切国家形势、期望中兴”四部分对诗歌本身进行解析,详细确证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善于选择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和寓主观于客观的写作手法,去体现诗人杜甫与国家、人民休戚与共的深厚感情,展现“诗圣”杜甫“诗史”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杜甫《北征》 人民性
杜甫(712-770)是第八世纪里我国一位伟大诗人,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千四百五十余首诗歌。这些诗歌深刻、广泛而具体地记录了唐王朝从盛到衰这一转折时期社会各方面的现实,构成了一幅极为丰富多采、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他的诗歌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成就很高,在艺术上也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两汉乐府诗歌以来古典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并且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唐代孟棨《本事诗》说杜甫“逢禄山之乱,流寓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之后,历代评论家都公认此说,杜甫诗歌获得了“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