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言:争议是个好东西
确实,争议是好的,最起码争议能够让我们知道彼此的长处和弱处,如果一个人能够和别人友好地争议、辩解,并且去思考自己的言行,那么,争议便能成他成功的法宝。文章法人深思,引经据典,不偏激,是篇好文!
让我执有这种观点,写下这个题目,是在二年前的一次画展上,当我穿过人群,走到梵高、毕加索的画作前,凝视那一根根粗犷的线条,一笔笔大匠不雕的色彩,突然想起两位大师生前遭受猛烈争议的艺术生涯。直至今日,不少美术界的权威人士还在对他们争议。甚至有人生发“艺术就是不懂,名气就是炒作”的感叹。
梵高、毕加索以及无数大师在她们的作品没有得到世人认可之前,与“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艺痴没什么两样,也常常被旁人当作笑料戏虐一番,而在数十、数百年后的某时某刻,那些最不起眼的废纸烂版却摇身变成了艺术的佳作,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时,当年受人景仰的画家,著名画家却被历史埋进了黄土,唯有一直存在争议的东西留在了人间,被高高举着。
与他们一样,曾经颇受争议,尔后,被捧为大师的画家何止可数,无一例举。
岂止美术,政界、商界以及其他行业也是越有争议,越凸现他们的价值。在林肯执政的美国政府,这个瘦小穷酸的光棍,掀起了美国南北战争,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民众对他恨之如骨,也有三分之一的人民对他爱戴拥护。在为人处事方面,他傲骨的执行力、决策力,有人认为是不计情面的毒辣。如此这般,他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总统之一,然而,他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美国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除此之外,还有美国的华盛顿、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日本的明治,俄国的彼得一世……他们无不是最遭争议的人物,而同时也是最杰出的人物。
在中国,这样的感受就会更深,更真实。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可谓历史一大功绩,“焚书坑儒”却引来历史长达数千年的怒骂,一座万里长城,摧毁多少无辜的冤魂,却一朝又一朝帮国家抵御外来侵略;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夺皇位,后又来个“贞观之治”;成吉思汗纵横草原,戎马生涯,勇护国土,而在外族人的眼里,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强盗;康熙大帝一生励精图治,唯才是举,最后兴场“文字狱”总觉得不挨骂,心里就是不痛快;毛主席开国兴中华,人们独立自主,却闹个“文化大革命”啼笑皆非。这些伟大的壮举,总是带有残缺,是应该夸他们,还是骂他们,真不好作妄论,只有让后人去争议,长期的争议,无休无止的争议,而争议足可以让他们更伟大,更让后人铭记。然而,这些又不是历史的功过追加,受其时代、社会背景的纵容,从政治的角度来讲,争议又是多么的轻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真实地去赢得人民拥戴,为多数人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才会在部分人的心里有过的一面,区区何足挂齿。
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足以相信,争议至少不是件坏事,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争议不是刻意造出来的,它是历史曲线不同切点的回瞄产生交叉所至。而且是要得到行家的认同与争议和历史的证实,没有哪个伟人说是为了得到后人传诵,而故意造出一场革命,闹得天下大乱,他们也不知道后人究竟怎样书写历史。
一个由来被人称颂,从没犯过大错的人并非不好,并非不能被历史记住,大彻大悟是神人都向往的境界,那些大都能成就大事的人,细微的过,偶尔,也更易被人夸耀变大,一旦全部揭露,引发争议,就已经证明他不是个普通的人,所以,有名的人值得牢记,但无需掩饰,你应该有值得争议的资本才对。鲁迅先生就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的人和他的文章一样,横眉怒对,敢爱敢恨,单就文章来讲,他的敢爱,成为一部旷世之作,敢恨又被许多人颇笑荒唐,觉得恨过头了,而文学就需要这样的固执,需要这样的精神,无须在意别人的对错成败之说,最怕就是没人争议,大家一致说好,结果可能走向平庸,大家一致说坏,应该算是完蛋了,不过,尚且只要有一人执反面意见,你还是有必要继续坚持。
一部《战争与和平》《飘》,一部《红楼梦》《阿Q正传》《雷雨》如果没有争议,一致认为好,只被看得懂的人接受,就不会再有人来研究,为那些看不懂的人接受了,也就不会产生强烈而广泛的影响了。中国第一部在世界获奖的电影《红高粱》为什么就是在国人一致的狂骂声中,慢慢上升为经典,曾创下中国票房奇迹的《英雄》《十面埋伏》,也是从来就遭非议的,而张艺谋也正是在一片说辞的浪潮里成就了自己,把他推向中国影视行业的领军人物。是不是张艺谋在刻意制造这种争议,迎合社会流向,回答,非也。
好的东西需要细嚼慢咽,需要有争议,好的管理者还要用看有没有遭人非议而定,一个从未遭人嫉妒、为难的人肯定不是优秀的人物,人性是有弱点和优点的,又各不尽同,任何事物,人不能尽得人心,必然产生争议,争议越猛烈,证明你越成功。很多人怕争议,那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你应该庆幸,有人认同与反对,无论哪个国家,哪样事物都存在这种现象,如果我的这篇拙文尚能引起你的争议,引起你以后对事物新的看法与认同,那就真功德无量,阿弥陀佛了。
文章《人生感言:争议是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