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试论如何节约农业灌溉用水,希望对需要试论如何节约农业灌溉用水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3页3399字)
说明:
摘要:
本文是一篇介绍如何节约农业灌溉用水的文章。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了节水灌溉体系:
1.水源开发与优化利用技术
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3.农业耕作栽培节水技术
4.节水管理技术
正文:
上次听了中科院院士关于中国水资源的课,联系中国实际,颇有感悟。就以此为论文方向,探讨如何节约农业用水。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
节水灌溉的最终目的是以最少的水量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节水灌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水源开发与优化利用技术
(1)雨水集流技术。在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地区,采取各种措施把有限的降雨汇集存储起来,供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水窖、蓄水池、塘坝。
(2)劣质水利用技术。在水源十分紧缺的地区,对一些劣质水源,如微咸水、污水等,在搞清水质的基础上,可根据土壤积盐状况、农作物不同生育期耐盐能力,直接利用微咸水进行灌溉,或者咸淡水掺混后使用。城市或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有害无机物或有机化合物、病原生物等,必须经过严格净化处理达到灌溉水质标准后,才能用于灌溉非直接食用的农作物。污水处理需要专门的技术与设施。
(3)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一些灌区渠系和田间产生的渗漏水、退水、跑水可收集起来作为下游地区的灌溉水源。使用回归水之前,要化验确认其水质是否符合灌溉水质标准。
(4)井渠结合 地表水、地下水互补技术。有些自流灌区在干旱季节地表来水少,轮灌周期长,供水不足,可采用井渠结合,打一部分机电井,提取地下水补充地表水的不足。而抽取地下水以后,地下水位降低,又能起到“腾空”地下库容,增加雨季降水及灌溉水人渗补给地下水的作用。地表水、地下水两者互为补充,提高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5)储水灌溉技术。把河流冬季多余的闲水引到田间灌溉,存储到土层中,供春季作物吸收利用,以缓解春季河流来水不足与供水紧张的矛盾。在南方地区也可将冬季的雨水、灌溉水存蓄于水田中,称为冬水田,以供次年春耕之用。
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1)喷灌技术。喷灌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的目的。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它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但在多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的问题。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水30%~50%,增产10%-30%。
(2)微灌技术。微灌是通过管理系统与安装在地面管道上的灌水器如滴头或微喷头等,将有压水按作物实际耗水量适时、适量、准确地补充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进行灌溉。它可以把灌溉水在输送过程中以及到了田间以后的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传统的“浇地”变成为“浇作物”。微灌是用水效率最高的节水技术之一。它的另一特点是可以把作物所需养分掺混在灌溉水中。在灌水的同时进行施肥,既减少用工又提高肥效,促使作物增产。
(3)渠道防渗技术。我国各类灌区渠道总长度达数百万公里,大多数为土渠,水的渗漏损失很大。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这部分损失,采用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如混凝土护面、浆砌石衬砌、塑料薄膜防渗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渗处理,既减少了水的渗漏损失,又加快了输水速度,提高浇地效率,深受群众欢迎,成为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水技术之一。
(4)低压管道输水技术。用塑料或混凝土等管道输水代替土渠输水,可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水的利用率可达95%。另外还可减少渠道占地,提高输水速度,加快浇地进度。
(5)膜上灌水技术。膜上灌水,俗称膜上灌,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把过去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流水,水沿放苗孔和地膜旁侧渗水或通过膜上的渗水孔,对作物进行灌水。通过调整膜畦首尾的渗水孔数及孔的大小,来调整沟畦首尾的灌水量,可得到较常规地面灌水方法相对高的灌水均匀度。
(6)抗旱点浇技术。在我国东北和西南部分地区,一般年份降雨基本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但在春季播种期常遇干旱出苗率低而减产。为解决播种期土壤墒情不足的问题,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抗旱点浇(俗称“坐水种”)的方法,即在土穴内浇少量水,下种,覆土。
(7)沟畦灌水技术。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两项技术只解决减少输水损失问题,田间灌水过程中还有很大节水潜力。
(8)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水预报技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张力计、中子仪、电阻法等监测土壤墒情,数据经分析处理后配合天气预报,预报适宜灌水时间、灌水量,做到适时适量灌溉,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目的。这种技术要与其他节水技术措施配套使用。
(9)灌区输配水系统水的量测与自动监控技术。真正实现优化配水、合理调度、高效用水,还必须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水情,如水库、河流、渠道的水位、流量、含沙量乃至抽水灌区的水泵运行情况等技术参数,对几十万亩、几百万亩的大型灌区尤其必要。
3.农业耕作栽培节水技术
(1)耕作保墒技术。采用深耕松土,镇压、耙糖保墒,中耕除草,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等耕作方法,可以疏松土壤,增大活土层,增强雨水人渗速度和人渗量,减少降雨径流流失,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既提高天然降水的蓄集能力,又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墒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节水技术措施。
(2)覆盖保墒技术。在耕地表面覆盖地膜、秸秆等材料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降雨地表径流,起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使作物增产的效果。这种技术除了保墒以外,还有提高地温、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
(3)施用化学制剂节水。施用化学制剂可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作物蒸腾损失。
(4)优选抗旱品种,调整种植结构。
4.节水管理技术
用科学方法进行用水管理也可挖掘很大的节水潜力。只有在重视工程节水技术、耕作栽培节水技术的同时,重视和加强节水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改进和完善灌溉制度,用节水型的灌溉制度指导灌水。如广西、江苏等省、自治区推广的水稻“浅、湿、薄、晒”灌水技术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既节水,又促进增产,比常规灌溉省水10%~20%,节水1500m3/hm2以上,增产5%~10%。
(2)制定适合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农业节水技术政策,使干部和广大群众都明确在一定条件下应当优先采用哪些技术。
(3)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节水的政策、法规。例如确定合理水价,促使人们珍惜水、节约用水;制定鼓励和奖励政策,使为节水付出的代价得到合理补偿,奖励对节水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4)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和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节水管理规章制度,把节水管理责任落实到每项工程,每个干部职工,每个农民。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举办不同层次的节水技术培训班,普及节水科技知识,加强节水宣传,使节水观念深人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特别要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
目录:
1.水源开发与优化利用技术
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3.农业耕作栽培节水技术
4.节水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节水灌溉体系和正确处理节水灌溉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冯广志
《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和节水灌溉普及力度开创节水灌溉工作新局面》 陈雷
《水 权 管 理 与 节 水 社 会》 汪恕诚
《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刘昌明
《高效用水与农田灌溉技术变革》 余开德
《也谈节水农业发展战略》 黄介生
《节水灌溉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黄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