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浅谈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总供给理论研究差异,希望对需要浅谈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总供给理论研究差异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8页4357字)
说明:[摘要] 各派西方经济学家在求得总供给曲线时,对这些分析工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假设,因而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首先对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总供给理论的研究方法假定进行分析,再由此推导出古典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并分阐述了其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总供给曲线
一、前言
总供给是在一国经济中的工资和价格模式给定的情况下,企业和家庭愿意提供的总产量。总供给曲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与总产量(总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它表示一个社会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所愿意提高的不同产量。一般说,价格水平越高,社会愿意提供的产量越多。因此,总供给曲线表现为向右上方倾斜。这是因为企业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单位产品的利润不过是商品价格与单位成本之间的差额。而绝大多数工资和其他一些生产投入要素的成本都是以较长时期的合同形式固定下来。因此,长短期内,假设成本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时,利润就上升,从而刺激企业扩大产量。但是扩大产量需要增加工人,这就涉及劳动市场、货币市场与生产函数等一系列
问题。所以总供给曲线的形成,需要把劳动供给曲线、劳动需求曲线、货币工资曲线和生产函数曲线等分析工具联系起来才能求得。同时由于各派西方经济学家在求得总供给曲线时,对这些分析工具有不同的理解和假设,因而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也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古典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看法有区别。我们首先从古典学派的研究开始,然后再转向凯恩斯学派的研究。
目录:一、前言
二、古典学派的总供给研究理论
三、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研究理论
四、总结
参考文献: (美)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美)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版.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9:249-25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82-591
(美)杰弗里•萨克斯(Sachs,J.D),(美)费利普•拉雷恩(Larrain,F.B).《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5-56
赵红. 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就业对策.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Vol.16,No.5
段军山,毛中根.西方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模型综述.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5,Vol.26
张兰霞.不同学派总供给模型的比较分析. 辽宁大学学报,1998,1
作者点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说明了总供给曲线的几种不同的形状。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它在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完全缺乏弹性。价格水平的变化对供给完全没有影响。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曲线由于粘性工资而向上倾斜。价格和产量间至关重要的联系是通过真实工资来完成的。但是,真实工资的决定并不能确立劳动市场的均衡,反而可能出现大量的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