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网学网校园文化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数学成绩与快乐无关“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育遭遇“快乐尴尬”——新加坡最不自信的学生,数学成绩都高于美国自信心最强的学生。布鲁金斯研究所报告显示:10月18日,美国华盛顿的著名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发布研究报告称,所谓的“快乐因素”跟学生的学习成绩成负相关:对数学表现出较高自信心水平和快乐感的学生,在国际数学测评中的成绩低于平均水平。
题为《布朗研究中心2006年美国教育报告:美国学生学得怎样》的报告显示,全世界的八年级学生在是否喜欢数学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学生对数学课感到“最快乐”的前10个国家,学生学习成绩无一例外地低于平均水平;学生对数学课感到“最不快乐”的10个国家和地区,学生成绩全都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些国家包括瑞典、英国英格兰、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和荷兰。
美国的八年级学生处于中游,同样适用于这个规律:总体上讲,他们比其他国家的同龄人少了些许快乐,但成绩略高于平均水平。
报告作者、布鲁金斯研究所布朗教育政策中心主任汤姆•莱伍里斯说,最快乐与最不快乐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是“巨大”的。他认为快乐因素对于数百万儿童的数学成绩的作用微乎其微。数据显示,仅仅让数学变得贴近学生、令人愉快是不够的。莱伍里斯说:“如果我们想让美国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位居世界前列,我们显然还需要做得更多。”
报告的出台正值美国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数学、科学技能提高乏力而深感困惑之时。就在不久前,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委员会(nctm)发布了一个促使小学和初中数学教育“回归基础”的重要文件。(详见本报9月20日第174期《美国数学“课程焦点”出炉》)
这样的转向早已被传统主义者心向往之,但批评者却认为,学生在掌握算数、代数和微积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但也有人指出,熊掌和鱼可以兼得。
弗朗克•王曾是一家出版公司的总裁,该公司出版的“回归基础”的数学教材影响甚广。他认为,你可以让学生拥有满足感,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但不能以削弱对基础的掌握为代价。
他还说,奇怪的是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学业训练大皱眉头,但却从来不反感体育训练。“当橄榄球教练说我们必须在高温下连续训练两个整天时,没有人会提出质疑。人们之所以不质疑,是因为他们感到这是取胜所必需付出的代价。”
布鲁金斯研究所的这项研究依据的是2003年“国际数学与科学学习趋势”(timss)的数据。timss提供了世界25个国家的4年级学生以及46个国家的8年级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研究者把学生的成绩与所谓的“快乐因素”——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快乐感,以及教师使数学跟他们现实生活贴近的程度——进行了比较。
总体而言,学生自认为数学学得怎样,难以作为预测他们真实数学成绩的指标。
8年级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最有自信心的10个国家中,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以色列)的学生成绩高于平均分。
在那些有更多孩子说“我的数学通常学得很好”的国家,4年级和8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趋于较低。孩子越是不太可能说他通常学得好,他们的学习成绩反而更高。
最令人吃惊的也许是,数学成绩傲视全球的新加坡,学生自认为数学学得好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39%的美国学生认为他们的数学“通常学得好”,而这么说的新加坡学生只有18%。
但新加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