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低碳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希望对需要低碳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低碳文化是建立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在人类文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低碳文化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低碳文化建设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在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飞速发展的今天,低碳经济要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减少碳排放量,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从而带动人们生活向低碳生活方式发展。人类在近年来不断强调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融入了低碳文化,不仅丰富了生态文明的内涵,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在生活中开始注重低碳消费、增强了碳排放意识,不断减少碳排放行为。
一、低碳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低碳文化的真正内涵是提倡人们真正做到与自然的之间的和谐相处,低碳文化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一个整体的系统观念表达出来,在包含了动物、植物、各种物种的整个生态系统当中,表达出人与自然既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又有互相影响的一面。低碳文化从一个新的角度指出了资源的再生和自净能力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低碳文化实际上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而出现的,低碳的文化产品和活动方式以及一些低碳观念和意识是物质生活的直接反映。
二、低碳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低碳文化建设,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维护,加强低碳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加强人们的社会意识建设,对人类的生存和长期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然而只有坚持科学的建设方法,并且采取正确的路线措施,才更有助于人类社会低碳文化的建设。
(一)坚持正确的低碳文化建设取向
低碳文化的建设是具有战略性的一项重大工程,只有在这项重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战略取向,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坚持正确的低碳文化建设取向,首先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建设取向,由于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全球各地碳排放量不断增大,因此今后人们在追求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要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社会经济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进;其次,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能够运用先进技术来支持低碳文化的建设,使人们意识到低碳文化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而是能够促进全球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坚持以科学精神进行低碳文化建设
低碳文化带有很强的自然色彩和人文色彩,低碳文化是新时代的一种综合性文化,包含了技术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不同内容。因此建设低碳文化,要以科学的精神,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首先,低碳文化的建设是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向将大自然生态环境为中心的转变过程,要尊重科学,尊重大自然的资源和环境的重大价值;其次,科学技术是低碳文化得以发展和持续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重大改变,在坚持低碳文化建设的观念上,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上的创新,能够降低能源使用的成本和增强核心技术减少能源的消耗,碳的捕获和封存技术要依靠科学技术上的创新来进行完善和加强,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是节省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方法。
(三)加强低碳文化的教育
要想将低碳文化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加强人们的低碳观念和低碳意识,就要加强低碳文化的教育。低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需要不断的努力去进行传承和扩大,才能将低碳的文化理念真正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性,将正确的低碳文化理念通过教育手段进行传播,以简单有效的方式进行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手段,并且要不断加大教育力度和投入,形成一个全民学习的景象,更有利于低碳文化的建设和长期发展。
(四)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低碳文化的建设
要想低碳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建设和传播,加强公众的参与,增强公众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例如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措施中,公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首先,低碳文化的建设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另一个角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人民群众了解到自己的一些行为能够为保护生态环境尽一份力,群众的低碳意识加强之后就能够积极自主的去保护环境,因此,人民群众是低碳文化建设的主体;其次,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方法对低碳文化进行有效建设,植树造林的活动,废物回收再利用行动等都能够很好的进行低碳文化宣传,还能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机会,并且能加强群众对政府的执行力度的监督,种种做法,使得低碳文化的建设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播。
结论
低碳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否能够可持续进行,因此为低碳文化建设选择正确的取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精神和角度去建设低碳文化,并且加强教育加强公众的参与,为低碳文化建设做最大努力,才能够实现低碳文化建设的意义,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文展 .我国低碳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探析 [J]. 市场论坛 ,2012,01:9-10.
[2]余晓钟,魏新.论低碳文化的科学内涵、功能及建设方法[J].贵州社会科学 ,2012,08:136-138.
[3] 郭立珍.我国低碳消费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J]. 现代经济探讨 ,2011,08:42-45.
[4]胡新良。试论大力推进低碳文化建设[J].民族论坛,2013,10: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