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完整论文]参考使用 > 参考论文 > 正文

唐诗中的常用酒具及其造型艺术特点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6/11/01

【编者按】网学网参考论文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唐诗中的常用酒具及其造型艺术特点“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诗中丰富多彩的酒具和酒文化折射出了唐代绚丽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唐诗常用酒具及其造型艺术特点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唐代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酿酒业空前发展,酒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了人们会友、抒怀、欢聚、饯别的常用饮品;物质资料丰富的同时也迎来了精神文明的璀璨时期——诗歌的全盛时代。酒,代表着奔放、享乐、自由;诗,意味着洒脱、浪漫、超俗,文人借酒抒诗意,激发诗歌创作的激情,使得酒与诗在盛世大唐相遇,酒成就诗了的鼎盛,诗展现了酒的魅力,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唐诗酒文化”。而酒与酒具相伴而生,酒是饮品,随着时光的流逝,或慢慢挥发,或“酒入愁肠”,终会消逝;酒具作为酒的承载物保存于世,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蕴藏着文化的积淀。

  一、唐诗中的常见酒具

  唐代诗人嗜酒如命,“酒仙”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愿将自己的宝马、名衣都拿去换了美酒喝,杜甫晚年更是典当衣衫,甚至到处赊酒账“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人嗜酒,诗中自然少不了谈酒,在四万余首的《全唐诗》中,带“酒”字的记录为5498条,咏酒及与酒相关的诗近万首,诗中所涉及的酒具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杯、壶、樽、觥、觞五种。

  1、杯:“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全唐诗》带“杯”的词条共1532条,是唐诗中提及最多的酒具,也成为了酒具的通称。“金杯御酒倾”、“家家春酒满银杯”,唐诗中谈及的杯,其材质不仅有金、银,还有铜、玉、玛瑙,甚至藤、贝壳等天然材料;杯的容量有大有小,杯身亦有深有浅。最着名的杯还是要数“夜光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在《凉州词》中的寥寥数笔,勾勒出了将士一醉方休的悲壮和夜光杯熠熠生辉的美艳,从此,夜光杯也随着这首千古绝唱刻入世人心中。

  2、壶:“春昼提壶饮,秋林摘橘尝”

  壶是唐时常用的盛酒器,“蒙笼荆棘一鸟吟,屡唱提壶沽酒吃”,连鸟都会叫“提壶沽酒”。从古文字形(如图1)可以看出,壶有敞口、鼓腹、带足、有盖、贯耳的特点,根据不同形状,其大致又可分为圆、方、扁三种。“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唐代推崇道教,壶正是道教审美意象的体现,壶天仙境道出了“道”的追求,以壶为天地宇宙的象征,“壶中无窄处,愿得一容身”。

  3、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樽是我国古老的酒器之一,“初见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晋”,其形主要为桶形、双环、三足、带盖,纹饰精美,常饰有动物图案,因此也有牺樽、象樽等名称。皮日休在《酒中十咏·酒樽》中写道:“牺樽一何古,我抱期幽客”。樽以其优雅、端方的造型获得了唐代诗人的青睐。

  4、觥:“笑擎云液紫瑶觥,共请云和碧玉笙”

  觥同“觵”,许慎《说文》:“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从角。”;《辞海》解释为:“古代酒器,青铜制,器腹椭圆,有盖及弩,底有圈足,有兽头形器盖,也有整器作兽形的。”在饮酒礼中,觥也是一种罚酒器,《郑笺》云:“觥,罚爵也”。唐诗中的觥,有“兕觥”、“金觥”、“银觥”等,可见,唐代觥的材质并不仅限于兕牛角或青铜,其造型也不拘泥于时人认识中的先秦酒器,而是多方借鉴,创造新样式,如样式别致的酒船,刘禹锡诗作云:“罚筹长竖纛,觥盏样如舠”而“舠”即船也。

  5、觞:“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

  觞,既有饮酒的意思,也是一种酒具。带“觞”字的基本都与饮酒有关,如:觞令就是今天所说的猜拳、划拳;觞咏即饮酒赋诗;觞祝为敬酒祝福等等。当“觞”作为酒具时,提及最多的要数“羽觞”。羽觞,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诗云“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小小的耳杯像是插了翅膀,在诗人手中飞快地盛满酒,又一饮而尽,这席间的行觞快疾,展现出了酒具的轻盈和诗人的豪兴。

  此外,唐诗中提及的酒具还有杓、铛、罍、爵、碗、瓶等,金银玉饰、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折射出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唐诗中酒具的造型艺术特点

  唐代酒具的造型艺术,既有对前代酒具形态的吸纳和传承,又有唐人思想文化的整合和融会;既继承了传统华夏文化(儒、道)的精神渊源,又摄入了外来文化(胡人文化)的新鲜血液,兼容并包,多元共生。

  1、金银玉质作选材

  从《全唐诗》看,谈及酒具材质最多的非“金”、“银”、“玉”莫属,究其原因,诗人喜好华美之物是一,但归根结底还是物质资料的丰富和制造工艺的进步所致。在大唐盛世的时代背景下,金银器及玉器的工艺制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丝绸之路”的繁华大大加强了对外交流合作,不少外来金银匠进入长安,传播技艺,推动了金银加工工艺技术的更新。“唐代金银器制作加工技术成为中国古代金银器工艺发展、行业兴盛、技术转型的关键一环”。同时,玉器制作的碾琢工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题材丰富、艺术风格鲜明,明代高濂就在其《遵生八笺》中评价道:“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碾法如刻,细入丝发,无隙败矩,工致极矣、尽矣。”金玉并用的也得到较好传承,金相玉质、色泽互补,形成绚丽多彩的器具艺术。

  金银玉做酒具,其功能有二,一是点缀宴之豪华:“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金、银、玉总给人以华丽、珍贵之感,因此,唐诗中的筵席、欢聚总少不了金杯、银盏或玉碗。“玉管箫声合,金杯酒色殷”(韩翃《宴吴王宅》),金银玉器的出现展现了一场豪华饕餮的筵席和盛世下的莺歌燕舞。二是衬托酒之气质: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个性,唐诗中的金银玉酒具在不同场合出现,迎合了酒的品质,营造出诗人深远的意境。白居易在《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中“一榼扶头酒,泓澄泻玉壶。十分蘸甲酌,潋艳满银盂。捧出光华动,尝看气味殊。”“玉壶”泻出酒的清澈,“银盂”盛满酒的灵动,酒的光华、酒的气味全呈现在了这玉质银器的酒具中;李白的《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玉盘”衬托出了清酒名贵、菜肴珍奇,但李白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精美的酒具、丰盛的菜肴与诗人壮志未酬的离伤形成强烈对比,极好展现了那种激荡起伏的情感和强烈苦闷的心境。

  2、“错彩镂金”为装饰

  钟嵘在《诗品》中谈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芙蓉出水”和“错彩镂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前者强调清新脱俗、自然天成,后者则是精美绝伦,绚丽夺目。盛唐的设计文化辉映其盛世繁华,总体上是追求“错彩镂金”之美的,这在酒具造型艺术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下面就从唐诗中最常见的杯、壶、樽、觥、觞中各取一名酒具为例(如图2),来分析唐诗中酒具造型艺术的“错彩镂金”:器形饱满而线条流畅,纹饰精美又富有活力。

  (1)器形饱满而线条流畅

  唐代的富足正如杜甫《忆昔》中描绘的那样,“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当人们丰衣足食后,必然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唐人“以肥为美”,追求“丰满”、“圆润”,酒具造型也延续了这种“肥美”的诉求:以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了饱满丰盈的形态(如图3):直线与曲线、弧线合理穿插,围合出一个个精美造型的酒具。流畅的线条曲柔起伏,在酒器的底部、腹部、口部具体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其追求饱满、柔润的美感却是一致的。此外,简洁而流畅的线条交错,带来了酒具结构的稳定,功能上也能得到最大发挥,给人一种稳重、华贵又富情趣之美。

  (2)纹饰精美又富有活力

  为满足上流社会不断追求的豪华生活方式,酒具在华贵饱满的造型基础上极尽装饰之能,纹样繁多,工艺精湛,不仅有各种动植物的花鸟纹饰,还有时代活动场景和诗意的刻画。动植物纹饰仍以饱满、圆润、流畅为主,巧妙地利用不同材质的特点,刻画出的图形形象生动、可爱逼真。如图2中的“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其纹饰就有珠点纹,心形团花图,三足上部饰有孔雀开屏状花纹;“镶金牛首玛瑙觥”巧妙运用了玛瑙的本色和斑纹,将金与玛瑙完美结合,牛眼炯炯有神,牛角蜿蜒后曲,角背螺旋纹精湛细腻;而“金花鸳鸯银羽觞”则内外均有精美的修饰:外满饰鱼子地纹,底刻团花,内壁枝蔓流畅、花繁叶茂,连耳面也雕刻了小团花,腹侧有錾莲花座,其上立鸳鸯。

  精美的酒具镌刻了时代的故事,张说在《舞马乐府》中曾描写过舞马的场面:“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而舞马衔杯纹银壶(如图2)正是唐代“舞马祝寿”的唯一见证:一只体型饱满、浑圆厚实、绶带飘逸的舞马口衔酒杯正合着节拍在伴饮助兴。此外,纹饰也是诗意的体现,鸿雁折枝花纹银杯(如图2)中展翅欲飞的鸿雁就是寄托情思之物,“鸿雁向西北,飞书报天涯”,当饮酒之人捧起这精美的银杯时也不禁会“鸿雁美酒寄情思”。从环形、散点到缠枝卷叶、飞鸟走兽,从纯粹的动植物描绘到以物寄情,盛景再现,酒具从外表的富丽堂皇进而内含诗情画意,从纯粹的盛酒之物继而被赋予了鲜活的灵魂。

  3、兼容并包有气度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李白《横吹曲辞幽州胡马客歌》),唐代,西域至波斯的“丝绸之路”已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大量胡人进入中原行商,带来了中原从未有过的服饰、器物、纹饰等。在经济文化的交流融汇中,唐人以兼容并包的姿态包罗了各种文化。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从酒仙李白的诗中可以看出,胡人在长安开酒肆,并深得酒友的喜欢。逐渐,胡人的酒具也进入中原,如: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

  “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卢纶《送张郎中还蜀歌》“垂杨不动雨纷纷,锦帐胡瓶争送君。”胡人酒肆、酒具及其制作工艺的传入,丰富和发展了唐代酒具及酒文化。凤首龙柄青瓷执壶就是唐代一款中西合璧的酒具,其形借鉴了波斯萨珊王朝鎏金银壶的造型(如图4),又融入中国本土工艺成分,改金银器为瓷器,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八棱人物金杯中的胡人、乐伎形象也体现了唐代与西域的开放和民族融合。

  着名的“胡人抱囊壶”既有唐三彩的,也有唐代白瓷的,造型基本为一胡人,斜抱一囊,囊底与身体连通,酒液可由此注入。酒具设计中胡人文化的融入展现了唐代“有容乃大”的设计文化气度,唐人以特有的自信,吸纳外来文化,促成了多元共生、相互融合的设计文化,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交流。

  4、思想传承得延续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以人为本”的人际观: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仁者爱人”,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自然观、人际观,这两种传统思想,在唐代的酒具中均得以体现。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唐诗中常出现“鹦鹉杯”,在李白的《襄阳歌》中“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卢照邻《长安古意》中也提到“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鹦鹉杯,并非形像鹦鹉,而是用鹦鹉螺制作而成的天然酒杯。鹦鹉螺,是海螺的一种,这种源于大自然的天然材料,不加雕琢,纯粹自然,饮酒时会有一种回归自然、浑然天成的感觉。

  此外唐诗中还描绘了藤杯、酒瓢、酒葫芦等,王勃的《赠李十四四首》中“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张说《咏瓢》“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杜荀鹤《戏赠渔家》“葫芦杓酌春浓酒,舴艋舟流夜涨滩。”这些酒具均为以天然材料制成而成,体现了唐代人对大自然因地制宜、因才施工,和谐共处的传统思想。

  (2)“以人为本”的人际观

  人际观主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酒具展示人际观,主要表现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酒具。唐诗中常提到的展现人际关系的酒具有合欢杯、柏梁杯。沈佺期在《寿阳王花烛》描绘到“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黄滔的《催妆》也写到“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杯。”合欢杯是婚礼时新婚夫妇合饮的酒杯,象征合欢偕老。而“柏梁杯”则是指君臣之宴,卢照邻在《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中写道“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将酒具赋予一定的人际观,正是体现了物质生活丰富之后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进一步追求。

  三、结语

  唐诗中丰富多彩的酒具和酒文化折射出了唐代绚丽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而今,酒已随“诗人”而去,我们却可以从存世的酒具和诗文中,看见大唐盛世人们活泼生动的生活场面,看见诗人举杯赋诗的豪情。将酒具作为切入点,从造型艺术的视角深入分析,我们能了解盛世唐朝的设计文化和设计理念,从而“古为今用”,从古代器具的外观、结构、工艺、装饰特征中借鉴并追寻设计灵感,以使现代产品设计有更多民族的、自有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王浩滢、王琥.设计史鉴——中国设计技术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3]赵克理:顺天造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4]王琥.设计史鉴——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研究,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5]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 上一篇资讯: [参考论文]
  •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