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参考论文编辑为广大网友搜集整理了:新时期和谐社会内涵的主要体现绩等信息,祝愿广大网友取得需要的信息,参考学习。
和谐社会是政治社会与公民社会实现良性互动的社会,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新时期和谐社会内涵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意识,和谐思想也有渊源历史,孔子的“和为贵”、墨子的“兼相爱”以及孟子的“老晋老以及人之老,幼晋幼以及人之幼”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和谐性。
按张广智的分法,中国和谐社会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中国古代朴素和谐社会思想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自观的社会和谐思想,始于奴隶社会,终于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和谐社会思想是一种适介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自观成分较多的社会和谐思想,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现代科学和谐社会思想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适介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全而进步的科学理论,从1949年至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是理论代表人物。而本文主要侧重于揭示现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发展擅变过程。
现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完整版是山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十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里提出的:我们要建设的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巳es正如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一方而要以现实实际情况为基础,另一方而也以前人的作为和思想资料为借鉴。“可以说,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到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从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说法,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体现了一种对平等、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类也在进步。新时期的和谐社会构想是建立在经济繁荣、政治昌盛、社会公正、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的,而这四个方而也是和谐社会内涵主要体现。
一、经济繁荣:兼顾效率与公平
寻求诚信发展几千年的封建小农经济成全了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自给自足,但山经济混乱引发的起义战争、朝代更迭更彰显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作为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山此也决定了和谐社会也必然要以经济的繁荣为基石。
毛泽东的“土改”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解决温饱问题是一个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而后的“三反”、“五反”运动进一步肃清了经济生活中的小良现象,从而为接下来的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作了物质准备。经历“文革”破坏的经济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重焕生机。在此过程中,强化了生产力要素在社会基本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注重利益分配制度,在分配中注重效率和公平的协调,调动了广大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也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江泽民时代在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中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抵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并成功加入W TO,国力进一步强盛,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也有日益显现的忧患: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医疗、住房、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假冒伪劣危害消费者权益,等等。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听民意恤民情,以民生为重,坚定改革方向,坚定前进意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协调发展。而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小开经济法制的完善和经济道德的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二十年的经济建设实践表明,社会的稳定离小开经济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离小开经济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公有主体性的多种类型产权制度、劳动主体性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性的多结构市场制度以及自立主导}h}的多方位开放制度逐渐形成完善,也正是这些新经济体制奠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体制基础,从而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自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协调好小同群体的利益关系,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政治昌盛:注重权利与义务
探索制度完善历史证明,社会要和谐,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必须和谐。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诸多特征中,一个重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另一个是公平正义。前者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后者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自致力于消除特权。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豪情满怀地说:“我们共产党人是永远站在争自山与争平等的人们一起的。”而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则体现了他为民谋权利的政治抱负。应该看到,解放后一段时期里,我党山于缺乏民主意识、民主精神和民主作风,没有建立起完善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机制、体制,所以出现了很多小正常的政治生活现象。“拨乱反正”后,邓小平深刻地意识到,“改革是全而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领域的改革。" f6我们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因为任何事情必须山人来做,所以“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小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随着经济政治改革的小断进行,民主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越发注重自身义务与权利的保障,而党和国家也顺应时势,小断改进和完善制度,把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联系起来,江泽民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一九九一七年二月二十七日)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对于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证国家长治久女,具有重大意义。" 胡锦涛在2006年1月在中央纪委第六次会议上也强调道:“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也将依法执政的内涵概括为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十六个字,这对于小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政治制度的健全完善过程,小难看出其中的一条主线,即“党群关系”。党群关系体现政治的阶级性和利益性,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到政治的高度、实现人民群众的权利义务的真正统一,才能处理好党群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为权力缺少足够的制约、缺乏向公众负责的强制力,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腐败等小良政治现象的产生。这里既有人民这个要素的监管小够健全,也有党自身民主小够、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小够科学的原因,这就需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民主法制制度,切实保证人民群众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三、社会公正:强调秩序与互利
依靠道德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是没有矛后、没有差别的社会,有矛后和差别,就需要协调和化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协调和化解人民内部矛后,实质上是保护和实现公民介法利益和民主权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次重要举措,而协调和化解矛后必须依法办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对剥削压迫深恶痛绝的毛泽东内心深处有乌托邦的浪漫情怀,从“大跃进”到“大锅饭”,企盼快步进入共产主义那种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共同富裕的生活。但主观的意志抵御小了客观的自然灾害和人心的惰性,当仅剩的信仰支撑也发生动摇时,物质的贫穷让人性更加扭曲,没有达到共同富裕,却造成了身心俱疲。正如邓小平说的“贫穷小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一样,贫穷也小是社会正义、公平实现的前提条件。邓小平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更多人走共同富裕的思想,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
但小容回避的是,山于政策还有某些漏洞,在实施过程中一些人为小法行为举措,造成了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凸现等一系列危及社会和谐的问题,而党中央也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对东西部发展小平衡问题、对医疗、教育和住房等关系民生的问题也制定了繁杂细致的解决方案,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说到底,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是权利,所以要体现社会正义,就要从权利公平、机会平等和分配公平上着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探索寻求过程中小难看出,道德建设滞后,未能建立一套以承认人的利益为前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理论体系造成了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困难。而与此同时,制度建设滞后,过分依赖人的道德自觉性,没有能够建立把人对利益的追求限制在正当范围内的体制和机制,山此导致的人的心态失衡、行为失范,必然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小良影响。1101因此,必须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增强道德规范的约束力,通过其评价机制彰显感召力和劝导力,通过其实现途径体现权威性和约束力,从而发挥道德先进性来达到制比权力腐败的目的。而对社会的个体性和差异性,社会和谐追求的是兼容性与互利性,强调的是社会诚信与秩序,注重的是生态平衡与国际交们,而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是有效举措,它有助于社会秩序与互利,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矛后和冲突,有助于增进人的平等、维护社会公正、缓解利益矛后、保证社会稳定,从而实现和谐社会。
四、以人为本:融于社会与自然
企及终极归宿和谐社会是政治社会与公民社会实现良性互动的社会。无论是政治社会还是公民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还是落脚于个体人的全而发展上。以人为本、人是目的,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归宿。
在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后,人民内部的矛后是毛泽东时刻关注的问题。《矛盾论》《论十大关系》都着重提到了矛盾,在1956年12月4日给黄炎培的信中首次提到了“人民内部矛后”,并在一个月后正式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后的问题》的重要讲话。那时毛泽东已意识到人民内部的矛后应该采取和平的、渐进的、非对抗的方法去处理、解决和协调,通过求同存异、和而小同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而深入展开,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体现在经济利益方而。这也要求我们能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后。山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这就导致了人民内部矛后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这也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增加了新的问题。吕秀兰认为,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后需要从三个方而入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东西、城乡差距,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二是重视再就业工作,调节收入差距,完善分配制度;三是依法治国,是处理矛后的手段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公民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人不仅是社会的产物,生活在社会关系中,还是自然界的产物,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毛泽东在《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46年2月5日就指出:“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山。" 而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展开,资源的瓶颈开始显现,一开始走粗放型经济发展,过度追求GDP增长,结果环境污染严重,自接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小便,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矛后。
而对日益短缺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小断恶化,党和国家小断总结,江泽民提出“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胡锦涛更是着重提出“绿色GDP”观念,提出科学发展观,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的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后的真正解决。"他进一步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自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自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界和社会融介的产物,人的全而自山的发展既是一终极归宿,也是和谐社会的奋斗月标。
现代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在总结继承前人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结介实际情况对社会发展和建设作的理论概括,它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史上必将是继}I开来的时代理论,也必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和契机。
参考文献:
[1]张广智.论中U和谐社会思想分期[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9。
[1]胡锦涛.在省部级卞要领导十部提高建构社会卞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6-27。
[3]李君如.社会卞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
[4]参见程富恩.经济改苹与和谐社会的经济体制基础—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上学院等的讲演。
[5]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0[5]《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0。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6。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9]《江泽民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6:641。
[10]王氏江.要素健个是社会和谐的前提[J]理论前沿. 2006.22。
[11][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田松年、杨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s:138。
[12]吕秀兰.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论前沿. 2006.16。
[13]转引自[美]魏斐德.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M],李君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s:210。
[14]((马克思恩格斯个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297《马克思恩格斯个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