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完整论文]参考使用 > 应用化学 > 正文

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用户投稿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15/07/20

以下是网学网为您推荐的应用化学-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转载请注明来源:毕业论文  需要其他论文可去论文范文查找。免费毕业论文下载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一)


课题来源
自选
科学依据(包括课题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
1.课题的科学意义
 软膏剂是将药物加人适宜基质中,制成易于涂布于皮肤剖面的外用半固体制剂,由于软膏有较好的附着性、涂展性,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在皮肤科、眼耳鼻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借助国内外高科技、新材料、新工艺制出不少新的中药软膏品种,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龙珠软膏等,具有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2.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一种涂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用乳剂型基质制备的软膏剂又称为乳膏剂;含有大量药物粉末( 25%-75% )的称为糊剂。软膏剂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亦能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糊剂主要起局部保护作用。                          
 软膏剂在我国创始很早,公元前 2 世纪在《灵枢经》中即有“涂以豚脂“的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有软膏剂及其制法和使用,所用基质多为植物油,又称油膏剂。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广泛采用凡士林、石蜡等到烃类物质作为基质,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以高分子材料的新型乳剂基质和水溶性基质的品种明显增加,从而制成较为理想的软膏剂。《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二部软膏剂有 48 种,其中乳膏剂占 32 种。与软膏剂密切相关的防护用品、化妆品的发展则更快。新基质的不断出现、药物透皮吸收途径与机理研究、生产工艺的革新、生产与包装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软膏剂在医疗保健及劳动防护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近年来,利用皮肤给药方便、可随时终止给药这一特点,通过皮肤给药而达到全身作用的制剂日趋增多。
 
3.应用前景
 虽然中药软膏剂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中药作为外用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软膏剂作为经皮给药的一种剂型,不仅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破坏,减少血药浓度峰谷变化,而且已成为克服药物副作用的有效用药途径之一;其次,在医院皮肤科、外科里广泛应用,并在医院的普通制剂, “内病外治”可能成为中药软膏剂今后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包中药材的提取及软膏剂的基质研究两个方面,具体是:首先对中药材的提取进行研究,其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药材有用部位进行提取,第二部分是对中药材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其次是软膏剂的基质研究,其内容包括三部分:中药有效成分在不同基质中的释放、基质配比、透皮促进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1.1中药材的提取
1.1.1中药材有效部位的提取
研究方法:采用水煎煮(醇沉)法和油炸法对有效部位的进行提取
技术路线:将各种中药材的原材料按配方加到水中,进行煎煮,获得煎煮液,然后再加入基质进行制备的。
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的中药,按一定的比例加水,在一定的温度下,煎煮一段时间,获得煎煮液(对中药材进行两到三次的煎煮),然后添加基质。
可行性分析:目前,中药软膏剂药物的提取常用水煎煮(醇沉)法和油炸法。如复方石苇软膏的制备,将石苇、虎杖、大黄、地榆等用水煎煮,煎液浓缩加入羊毛脂、凡士林等基质制备;复方黄连油膏改为水煮法,煎液浓缩加入凡士林制备;紫草软膏制备,将紫草、白芷、忍冬藤三味加入麻油中浸泡24h,温火加热至130oC左右炸取油溶性成分,因此该方法是确实可行的。
1.1.2.有效成分的提取
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的方法来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技术路线:将中药材粉碎后,称取一定量的粉末,加到已标号的三角瓶中,添加一定量的水,利用超声波进行提取。
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的粉末,加到已标号的三角瓶中,按比例添加水,置于超声波仪器中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在一定频率和压力下,超声一段时间。
可行性分析:超声处理运用,如佳田膏 樟脑、薄荷脑的超声提取;镇痛灵软膏也采用了超声提取工艺,因此该方法确实可行。

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第1周: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
第2周:论文研究方法制定
第3~5周:对中药材有用部位和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获得提取液
第6~8周:软膏剂的基质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中药有效成分在基质中释放较好的基质、合适的基质配比以及寻找的合适的透皮促进剂。
第9周:撰写毕业论文并修改定稿
第10周:论文答辩准备及论文答辩
特色或创新之处
 以前对中药材软膏剂中中药材的提取采取传统的方法,而在本文将超声波提取方法引进去,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后面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已具备的条件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需要使用到的试剂仪器设备如酒精、超声波、电炉、温度计等设备都具备了,但是中药材的购买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不同批次不同产地不同季节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不一样。
2.1.2 有效成分的提取
 药物处理过程中,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β-环糊精包合可显示新的物理化学性质,减轻对皮肤的刺激,矫正药物不良气味,在透皮制剂中还能改善药物的透皮吸收性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珠黄软膏中,冰片用3%β-环糊精包合人基质。超声处理运用,如佳田膏 樟脑、薄荷脑的超声提取,镇痛灵软膏也采用了超声提取工艺。
2.2 软膏剂基质的选择
 软膏剂常用基质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三类。软膏中药物的释放、穿透、吸收主要依赖于药物本身的作用,但基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药物的这些特性,这主要是由于基质的组成和性能可影响到药物在基质中的理化特性与皮肤患处的生理功能所致 ,一般认为o/w型乳剂基质中的药物释放、穿透要比w/o型乳剂基质即油脂性基质快 ,同时软膏的基质与药物的性质、分配情况也关系密切。
2.2.1中药有效成分在不同基质中释放
 姜贵文[3]对不同类型软膏基质体外释药试验做了研究,结果发现:o/w 乳剂>w/o乳剂>水溶性基质>动物油>植物油>烃类基质。刘汉清等[4],采用琼脂平皿法对黄芩素不同基质释放药性进行考察,结果o/w 型乳剂基质药物的扩散系数为水溶性基质的3~5倍,而油脂性基质7h内尚无扩散。说明乳剂型基质不但有较好的药物释放性能,而且增加了药物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2.2.2中药软膏剂中各基质配比
 软膏中基质作为赋形剂,不仅影响药物的释放度,而且也直接影响了软膏剂的其它理化性状,因此,软膏剂基质的配比至关重要。张学农等[5]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去氧骆驼蓬碱的透皮速度为指标,考察了石蜡、羊毛脂、氮酮的不同用量对有效成分渗透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利湿平软膏处方中基质的最佳组成为石蜡10% 、羊毛脂6% 、氮酮2% ,所制软膏具有均匀,稠度适宜,易涂布,无刺激性,疗效确切和质量稳定等优点。可以看出,调整基质的配比不但能够控制软膏剂均匀度、稠度和稳定性等理化性状,同时减少了药物的局部刺激,提高药物的渗透速度。
2.2.3透皮促进剂
 常用的透皮促进剂A zone(氮酮),可增加角质层类脂的流动,从而提高药物的渗透性 ,在中药软膏剂中广泛应用。利湿平软膏处方筛选,用体外透皮吸收试验考察石蜡、羊毛脂和氮酮对药物渗透的影响,发现2%氮酮浓度最为理想。二甲基亚砜 、油酸一氮酮组合及中药冰片、当归等一些芳香引经药物,也具有良好的透皮促进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中药软膏剂中。
3 软膏剂的质量标准
 中药软膏的一些有效成分至今尚不能确定,其化学成分复杂.并且中药软膏常需添加一些赋形剂.这给质量控制带来了难度,中成药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之一就是质量标准不完备。目前,中药软膏的质量标准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除了一些常规标准如外观性状、pH值、粘度、刺激性等项目外,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3.1定性定量检测
3.1.1定性方面
 中药软膏的性状主要从颜色、粘稠度、气味、质地、手感等方面进行判断。软膏有效成分的鉴别,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显色反应,如三黄珍珠软膏中小柴碱的鉴别:取软膏5g,在30mL的沸水中煮沸15min后,冰浴冷却并过滤,向2mL滤液中加盐酸酸化并加少量的漂白粉,振摇后产生樱红色即可。除此之外还有荧光斑点鉴别、薄层层析色谱法、纸层析色谱等。
3.1.2定量方面
3.1.2.1紫外分光光度法
 该法利用软膏中药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或某些特征吸收峰的波长来测定药物的含量。沈德荣[6]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依沙吖啶软膏中主药含量。检测效果较好,并表明该药膏的制备方法可靠,质量稳定。
3.1.2.2薄层扫描法
 张翠欣等[7]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如意金黄膏中的姜黄含量.结果准确,为如意金黄膏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软膏剂的制备方法研究(一)......

  • 下一篇资讯: 乙肝疫苗的研究与发展
  •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