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IBM PC/AT作为发展对象,本来不必讨论其硬体机种。只是,站在系统分析的立场,则不能不加以说明,因为这是系统分析必要的步骤之一。
根据市场分析,国内 IBM及与其兼容的微电脑几乎占 80%以上,中文系统是特为国人发展的,而且是种「附属程式」。以目前的形势看来,可以说是别无他途。
既然决定了系统,进一步是探讨系统的规格。
硬体系统的规格,不妨参考随机而来的手册或说明书,
资料越齐全,对工作越方便。尤其是「程式师手册」(Programm-er''s Manual)更是必备,应事先收集妥当,随时可以取用。
有了硬体的规格
资料,再看哪些与程式本身有关,摘录下来,一条一条地比对,直到全部有了
答案,机体的系统分析才算完成。
兹以一、所述的任务为目标,并假定使用的机种为 IBM的AT 兼容机。
其相关的规格有:
系统记忆体 640KB
硬磁盘 20 MB
软磁盘 360KB
萤幕显示卡 Hercules Graphic Card
键盘 101键,型号 CSK-1101
操作系统 dos 3.3 版本
其他周边无关宏旨,从略。
此外,为了应用中文,假定采用了“聚珍整合系统”,本系统程式包括所有中文字形及七大应用软件,占 440KB。
作为一个系统,使用者能支配的空间越大越好,既然要用中文,而中文系统程式又是一种附属程式,难免就会占用部份空间。
因此,要想使中文的应用功能不弱于原系统,必须非常有效地利用时间及空间。既然已经用了 440KB,千万不要再多事浪费。
有些中文系统的设计,是把中文字形存贮在硬磁盘中,从表面上看来,空间并没有浪费多少。但是不要忘了,硬盘的读写次数有其极限,如果每个中文字要读取一次,大概不到半年的时间,硬盘就会损坏。不仅如此,这种方法速度很慢,用起来也不方便。
有些设计为了避免上述的缺点,便以扩充记忆体的办法,先将「常用字」装入扩充区内。这样速度加快了,硬盘的损耗也减低了,可是成本却大大增加。也有人认为,硬体在不断改进,光盘问世后,容量不再是
问题,何必多虑?
软体工程师的责任,是要在自己的技术能力上,发挥最大的边际效益。不论硬体是否能够改进,都应该不辞辛劳,努力将程式写好。一方面当目前硬体尚不够理想时,效率高的软件有立足之地,即使未来硬体改进了,优良的软件仍然占有高效率的优势。
当今电脑的应用观念尚未充份发挥,似乎光盘的容量大得超过我们的想像。可是,在未来的电脑时代,才真是「寸土寸金」,分秒必争的关头。尤其是一旦电脑成为普遍使用的「大众化产品」后,成本之高低将决定产品的成败。中国本来就贫穷,需要的电脑数量又多,能节省一分钱,对整个市场说来,就是一笔天文数字。更何况硬体技术越进步,电脑的体积越缩小,笔记型、口袋型电脑相继问世,其所面临的储存问题并不是光盘能解决的。
假如真能因为多花一点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问题,倒也值得,事实上却不然。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本,收字不足将形成「残缺文化」。同时,电脑技术在进步,使用者的需求也跟着增加,私人用的排版软件以及「视窗」的方兴未艾,中文还能梦想徒以增加记忆体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