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模组的效率
模组并不是一个新观念,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人一直致力于瞭解自己身处的宇宙。这种瞭解,实际上就是模组应用的观念,将宇宙大环境,分解成为人所能认知的小环境,进而将小环境再分解成为个人的经验素材。
这样一层层地分解下去,便有了「概念、知识」。换句话说,概念及知识,就是一个个代表人类对客观认知的模组。
基于模组的特性,人才能灵活地加以应用,因而产生了「人类文明」。同理,当电脑的软件,也演化为模组方式,进一步大量推广运用时,电脑文明的时代,即将到来。
模组的效率是结构性效率的最高表现,在我们处身的宇宙中,无处没有结构,无一不受到结构的支配。有关模组规划、制作和应用,将在第四章第三节、模组观念中详加讨论。
第四节 程式价值
一、程式的种类
因为目的不同,一般说来,程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应用程式:
凡专门提供给用户,作某种特殊应用的软件,皆称为用程式。通称「套装软件」( Application Package),即成套包装的软件。
2,系统程式:
即为系统所提供的「通用程式」,包括在 DOS环境下运行的「命令」(Command) 及「基本中断程式」等。这些程式都是支援系统硬体,供用户应用的工具。
3,介面程式:
介面意为「介」于多个「面」之间,凡电脑各系统、硬体与软体、软体与软体之间,皆可称之为介面。
对程式师而言,写作程式需要「程式语言」的发展环境,所谓的介面程式,即为此类发展环境所必需者。
此外诸如网络及通讯等,也可以称为介面程式。
4,控制程式:
利用程式控制机器运作者,此类程式完全依赖硬体独特的机能,专业性极强。
二、价值观念
不论什么程式,都应该以「正确、精简、效率」为基本原则。但在目前,除了系统程式比较重视精简及效率外,其他的程式多半只重视正确性而已。
人们往往以为只有硬体才具有价值,其实大谬不然。硬体的变化有限,软体则永无止境;硬体的价值容易衡量,软体却祗有行家才能判断其良窳。在商业利益挂帅的今天,所谓的「行家」,经常就是「既得利益者」。消费大众是盲目的,也是无辜的,行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很少愿意道破其中原委。
此外还有另一层原因,硬体生产需要技术、材料、资金及设备环境,而软件则人人都可以随手盗用。对一个从事软件设计的程式师,尽管有心将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但一想到其呕心沥血发展出来的精品,很可能剎时之间就被不尊重软件价值的消费者偷抄盗卖,哪里还有兴致去精雕细琢?
如果我们能先将软体的价值观建立起来,且人人尊重软体应有的价值,如此真正受惠的,将是广大的消费大众。否则,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电脑只能靠硬体的改进,来达到效率的追求,软体不过是一种「速食」性的消费品,永远没有价值。
以金额来看,硬体的市场边际价值远不如软体为高。因为硬体的生产成本高,用户每购买一台,就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