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探究”,希望对需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探究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
转载请注明来源:毕业论文 需要其他论文可去论文范文查找。免费毕业论文下载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探究(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前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存在的诸多问题,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状,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作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生效。有人说:“语文教学是门悲剧艺术。”而对高中生进行文言文教学,则可以说是一门“惨剧”艺术。面对着这一个个从中考的战场上败下阵来的“伤兵”,教材上一篇篇精美的文言文,到了他们的手中,却如同拿着外语说明书一样不知所措。而语文教师那种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的教法,更使学生一头雾水,不禁在老师的“喋喋不休”中安然入梦。对于教材中较短小的文言文,记忆力稍强的同学虽能囫囵吞枣地强记下来,但不出几天准又忘得一干二净。篇幅稍长的文章,有些学生连看完的勇气都没有,就更别提要对课文理解多少了。特别对一些政论散文,如《谏太宗十思疏》,文章的趣味性减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步减少。因此,教师应打破“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使其不再视学习文言文为畏途。
一、激发兴趣,唤起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仔细分析高中生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心理,一是教师教法僵化,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太远,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因此,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在“活”“新”上下功夫。
1、突破教学常规 要想让高中生对“之乎者也”感兴趣,没有灵活多变的办法难以奏效。而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多仍采取“导入——串讲课文——分析课文——课后练习”的固定模式,使学生对文言文更是厌烦。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其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轮流翻译课文,可以分小组串背竞赛,甚至可以让学生过把“老师瘾”。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尝试,当我说明天的课文由学生来讲时,大家感到既新鲜又惊奇,很多学生都希望能上台来讲。最后我选择了一位平时最调皮的同学,他还真正儿八经地备了课,一节课讲下来,效果还真不错呢,为什么?争强好胜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们上课时故意刁难该生,而这些刁难的问题虽然使该同学有时语无伦次,但却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因为每个同学都很投入,都力求找出漏洞来为难该生。尽管难免有错讲、漏讲的地方,仍需要老师来纠正和补充,但此后的练习表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同学们都记得较牢。
2、教法灵活多变 教师应本着让学生全面动起来的原则,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法,使之兴趣盎然,非读不可。有的故事性较强,不防先简述一下故事梗概,激发学生认真读原文的兴趣,如《鸿门宴》。有的可撷取其中的一些成语,指出这些成语就来源于这篇课文,让学生边阅读、边寻找,如《劝学》。还可利用音像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讲授《鸿门宴》时,可选用古乐《十面埋伏》,《孔雀东南飞》可选《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在播放中,教师可适时讲解乐曲所表现的意韵或意境,介绍有关背景资料,使学生能迅速沉浸在悠悠思古的情怀之中,为上好文言文创造一种浓厚的氛围。
3、适时导引新知 文言文虽然难学,但它毕竟是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它的许多基本词汇及基本语法特点,至今仍在支撑着现代汉语的大厦,它的许多有生命力的东西,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若在讲解中适时予以点拨,学生必然感兴趣而留下深刻印象。譬如成语,大多是从古代走到现代的,它包含着丰富的古汉语知识。讲到词类活用时,可列举“袖手旁观”的“袖”,名作动;提及特殊句式,可联系“时不我特”,即“时不待我”,宾语前置;分析古今异义现象,可引出“赴汤蹈火”的“汤”,古为“热水”、“开水”,今为“菜汤”。再如方言中也有一些上古用语,如大锅曰“镬”,大屋曰“厝”,筷子曰“箸”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并不陌生的内容经老师一点拨,学生便会倍感新鲜、亲切,自然有了参与的热情。
4、降低要求 高中生中大多基础很差,而一些文言篇目要求学生背诵,我们在教学中应放低要求,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可以把要求整篇背诵的课文分段来背,对个别背诵古文确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允许他在较难的段落中按小层次来背诵,这样更有利于高中生完成背诵任务。如果死抱着要一步到位的教学目的,硬是要一次性完成背诵任务,那么有的学生可能一个星期也背不下来,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可能使学生产生低触情绪,以后干脆不管长篇短篇,难的、容易的都不肯背了。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探究(一)......